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2 22:41:22| 人氣2,7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書心得--危險心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管系郭芳容


危險心靈
内容簡介:
  這本書是描述一名國中生謝政傑因為在導師詹老師的課堂上看漫畫而被處罰到教室外上課,而且要坐在走廊上上課一星期。小傑因為不服,而直接去跟校長申訴。之後詹老師請小傑的媽媽來學校處理,可是卻一直羞辱小傑的媽媽;小傑也因此而推倒詹老師;學校針對這件事,給小傑記了大過;但小傑和媽媽不認同學校的作法,因此與校方產生衝突;後來事情越鬧越大,演變成了教育抗爭。而一位十五歲的國中生該如何面對這以自己為中心而引發的一連串抗爭事件?

心得:
  在讀這本書時我感觸良多,因為我國中時期也是在那種升學班,也度過那種為了考試而讀書的經驗,也常因為考不好而被處罰。所以當我看到小傑勇敢的站出來抗議現今的教改,心中不禁對他佩服萬分,因為我也認為教改使學生增加更多負擔;像前幾天看到新聞報導居然說現在國小生想自殺的比例比大學生還多,我真的嚇了一跳,因為我印象中的國小應該是快樂的童年;課業壓力當然是有,但還不至於讓我感到過大或承受不住。那時補習的學生大概只有個位數吧!哪像現在不補習就落後人家一大步,舉例來說:我小五的堂妹暑假或寒假的數學作業居然是要寫下一個學期教的,而她的同學因為大部分都有補習所以會寫,而她沒補習所以不會寫。這根本就是變相的教育了,根本是變成在補習班上課,而學校只是複習而已。



  我覺得小傑是個很聰明的學生,他跟沈韋真的很有自己的想法,當我是國中生時,從不曾想過他們所想的事,只是一味的遵循著規定走。讀好書、考好試、進入好學校,以後較有機會進入好公司。但一味的讀書所換來的只是變成兩腳書櫥而已;每當有人問我的興趣是什麼?專長是什麼?我總是答不出來,因為從以前被灌輸的觀念就是把書讀好、把考試考好,所以我從來沒仔細去尋找我的興趣及專長;因此我深深的覺得我或許就是現今教改失敗的大好例子吧!另外書中有位中輟生──艾莉,他雖然中輟但電腦技術卻比許多高知識份子來的好;這或許是要告訴我們就算沒有遵循別人給的道路走還是能學到東西的,但後來她還是說她想回到學校讀書。所以上學讀書還是我們必走的路,只是不要一味的埋在書中,還是要學些其他東西,不要使自己變成了生活白痴或者草莓族。

  其中沈韋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最深刻,那就是:「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當我們是小孩子時總不希望大人對我們做的事,到了我們變成大人時,卻又同樣是如此的對待小孩,就如那句話說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我們老是再重蹈覆轍。

  這本書到後面,抗爭卻變成了政治的舞台了,那已經不是為了學生著想而發起的抗爭了,它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風貌,已經脫離了原本抗議的意義。這種事在現在的電視新聞上也常看到,時常一件非常單純的事卻老是被政治化,因而變相;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好好沈思,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一再的發生。


  最近在電視看到一個節目因為十年教改,訪問了五位十年前的國中生今天的境遇如何。這五位分別有資優班的、實驗班的、國立普通學校、私立的以及郊外學校的原住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十年前實驗班的學生夢想以後當個畫家,而原住民則是希望當棒球選手;而十年後,實驗班的那位同學現在在郵局當工讀生,沒有固定的工作,訪問時他不禁流下淚來說:「國中的確是我最快樂的時後,但出去考高中時,根本沒競爭能力,所以我很後悔讀實驗班。」;而原住民學生則是早上在打零工,晚上則是在大學的在職進修部唸書。問他為什麼沒當棒球選手,他的回答是:「棒球選手如果打不好的話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夢想終究只能當夢想。」;而當他們在尋找那位資優生時卻一直找不到,後來是用視訊和她聯絡上的,她人現在在美國,是史丹佛的雙碩士,今年即將畢業,而且Google也聘請她畢業後去他們公司上班。受訪時,她說:「我到現在還是一直活在沉重的壓力下,我一直都過的很不快樂,但從現在起將是我新的人生開始,我將會過的很充實、快樂」。

  看完這訪問後又使我開始懷疑現在的教育對我們來說真的都是錯的、不好的嗎?就如同這本書裡有一位美國的朋友寄的E-mail裡說的:「或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如果我們真的改成像美國一樣的教育制度,我們就會自動自發去學習知識嗎?大家就都不會再有怨言嗎?我的答案是──並不全然。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2,7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讀書心得--危險心靈
此分類上一篇:讀書心得--盧春如「上帝的黑名單」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