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終極體驗 雪邦狂飆Formula Michelin
記者:王若
我相信有一半以上的男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夢想:開著真正的賽車,在F1的賽道奔馳。也許你會問,這很困難嗎?的確很難。有錢,你也許可以買輛法拉利或林寶堅尼在公路上耍帥,要進去F1賽道飆車卻連門兒都沒有,何況是開著真槍實彈的方程式賽車。
由輪胎大廠米其林亞太總部所舉辦的「2008 MPE米其林賽車駕馭體驗營」,就選在馬來西亞的雪邦賽車場舉行。由於馬來西亞終年高溫,對輪胎來說是個嚴苛的考驗。不過也正因如此,更能測試出米其林希Pilot系列輪胎的優異品質。
當天體驗到的車種足足有五款,包括最基本的卡丁車(Go-Kart)錐道競速,GT5、Formula Michelin(米其林圖裝的雷諾方程式賽車)實際路跑,以及方程式雙座賽車、Porsche 911 GT3試乘體驗。一整天下來,儘管烈日當空,加上一身標準的防火賽車衣逼出不少汗水,仍是大呼過癮。
前戲:小卡丁熱身
卡丁車在台灣雖然不是很盛行,但在墾丁等許多遊樂景點,都有不少小型賽車場。不過,穿上正式的全套賽車服玩Go-Kurt,對很多人來說,可絕對是第一回。
這部小卡丁配備一具二百七十西西的四行程引擎,極速僅有八十公里,算是溫文儒雅。當然,飆速絕不是卡丁的專長,四圈的計時繞賽,目的是為了先行體驗接下來Formula Michelin的操駕習慣,譬如過彎角路線與煞車換油時機。畢竟左腳煞車、右腳油門又沒有動力方向盤的後驅方程式賽車,可不是隨便紙上談兵講解一番,就能駕馭,還得靠些真本事。
當然,台灣汽車媒體帶著最速紀錄,信心十足地離開由錐筒圍繞而成的Go-Kart賽車場,邁向真正的賽車殿堂。
衝刺:彎道G體驗
要開Formula Michelin是一件大事,出發前,每人得先進模擬車裡練習換檔。手排車人人會開,Formula Michelin的車身空間極小,坐進去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塞得麻吉麻吉。別忘了,還得在右手側邊操弄重得嚇人的排檔桿。
所幸除了一檔外,換檔不必踩離合器,升檔往下、降檔往上,除了重一點,倒是不難。實際上路,最難的是「換檔時機」。方向盤重得讓人無暇顧及儀表板上的液晶轉速。於是第一圈熟悉賽道,第二圈逐漸加速,第三圈暢意狂飆,正要大展身手,前頭的Safety Car卻已閃著黃燈宣告:「Game Over」!
接著換開由米其林自行開發、造價約新台幣七十五萬元的GT5。這輛看起來剽悍的賽車,改裝自超級摩托車SUZUKI GSX-R的一千西西引擎,所以排檔也和摩托車類似,一檔往前,二至六檔向後。
由於先開過了Formula Michelin,對賽道更熟悉,在體驗GT5時就順暢多了。尤其在過彎,總算可以稍稍體會到G(重力加速度)快感。
高潮:還想再一次
歷經了幾圈快感,高潮仍在後頭。每個人最期待的,還是真正Pro級的911 GT3和改裝過的雙座方程式賽車。
經由真正賽車手駕駛,坐在後座或側座跟著體驗時速動輒二百五十公里以上的刺激,真的很難用筆墨形容。只能這麼說吧!當你坐在方程式賽車後座馳騁在F1賽道上,稍一轉頭,那強大的迎風力可能讓你連轉回頭都備感困難。
只可惜,礙於時間與車輛稀少,只能抽籤在兩輛車中選擇其一,更沒有機會親身試駕,而且只有兩圈的體驗時間。儘管如此,當我雙腿有點發軟地下了方程式賽車,嘴裡還忍不住直呼:「One More Time」
不相信?那等你有天來試試便知曉。至於怎麼參加,去問問台灣米其林輪胎吧!
米其林寶寶由來
米其林輪胎創始人米其林兄弟,於1894年參觀里昂世界博覽會時,在一個攤位上看見大小輪胎堆疊在一起,成為一個很有趣的畫面。他們當下想,如果加上手臂和腿,就是一個可愛的人形寶寶。回去後,米其林兄弟把構想畫成草圖,米其林寶寶就此誕生。
雪邦北賽道
距離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約65公里的雪邦賽車場,賽道全長5.543公里,最長直路達927.5公尺,於1999年3月開幕,目前是F1及Moto GP馬來西亞站的賽場。
可惜僅體驗北賽道路段,有點不過癮。北賽道共有8個彎道,其中以第一、二的髮夾彎,以及低於90度的第四彎道難度最高。
文章定位:
人氣(153)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