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鹽埕區,這的地方是我最有回憶之一的故鄉,由於爸爸和媽媽的關係,從工作、朋友、家人,這地方真的讓人熟悉不過;小時候我原先居住的地方是鼓山,因母親關係常健走鼓山,到左營、西子灣,母親是一位熱愛爬山的人,因此我小時候總只帶我老往柴山跟壽山登爬,當時母親老訓練我必須讀完所有功課,預習隔日要教的課程才能睡覺,天未亮又被叫起床爬山去,現在呀!哪有山,哪有登山隊,我的母親仍然很熱絡地參加,也因為有他,我才知道台灣省有哪些山名,風景,以及現在的我能如同鬧鐘,除了能叫醒自己也能叫醒他人。
而鹽埕區、苓雅區除了是親戚,也是印象中,爸爸朋友居多跟工作的地方,只要爸爸在,全高雄沒有他不熟悉,然而因為爸爸關係,鹽埕跟苓雅是我跟過他常去的地方,也因為他,很慶幸讓我品嘗過好多美食,甚至還能去過中山大學打工,接觸什麼是助教的職場,只要跟爸爸同行,哪的美食他都知道,只要跟他同行,到處有美食,只要跟他同行,出入各大校園絕無人阻攔,只要跟她同行,各個長官,老闆、大小人物甚至政壇人物、警界人物,軍事等等皆能看到,甚至餐廳到小吃店,只要跟爸爸同行,還能聽到不收錢的字眼,而因為高中職畢業最後再到楠梓區,因此這些區域怎會不熟悉。
鹽埕區位於市中心中南端,西北面與鼓山區接壤,東鄰前金區、三民區,東南隔愛河出口與苓雅區相望,而說起地名,鹽埕區以前稱為鹽埕埔,乃因「鹽埕」(曬鹽的地方)而得名。
這一區在還沒發達以前,是曬鹽的地方。二十世紀初期,這兒在那時候幾乎是鹽田和沼澤,放眼望去只白水汪汪白茫茫的一片呢!當時只住了數十戶以曬鹽維生的居民,除靠近鼓巖一帶被稱為鹽埕「埔」外,其餘各地都是泥濘的漁塭、鹽埕、鹹湖及淺水沼澤。
自從爸爸過世之後,這些城市慢慢記憶變淡了,有的小吃口味大不如從前,有的關了,有的則換老闆...,完全不是兒時感覺,由於喜歡讀書的我就讀了空中大學,在城市記憶部落客的這堂課,很慶幸再次踏上鹽埕區,這裡的一切突然之間變得模糊,有時明明知道地方,感覺也有,但卻記不得有什麼確切的真實,因此跟著老師、同學、校長的帶領下,再一次陸陸續續開啟了時光回憶之旅,讓我們能一起吃吃喝喝探索鹽埕的美食與文化歷史!
一路美食來到難得的崛江之路,這是以前曾經風光的城市,記得今日的鹽埕區一帶因為在荷據時期以前,便有船隻至此進行烏魚撈捕作業。明鄭時期此地居民便以曬鹽為生。
1701年(清康熙49年),鳳山縣衙認為打狗海濱有漁鹽之利,故招徠20餘人來此開闢鹽田,因鄰近打狗港口,故稱之為「打狗鹽埕」。
鹽埕的「埕」與台語的「庭」同義,皆指「工作場所的廣場」。 之後因鹽場沒落,航運興起,開始出現「拆船」熱潮。
最盛時期,在此開業的拆船業者近數十間,甚至出現所謂的「拆船大王」,然而再度沒落,高雄侯家即是以此起家,現漢王董事長侯西峰的祖父輩和父執輩都做過此行業,替侯家纘了日後創業的大量資源。
1908年高雄港築港完成,以港底泥沙覆蓋在本區,從鹽田澤國搖身成為海埔新生地。
1928年,高雄市役所遷至本區榮町(即舊高雄市政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發展迅速。
戰後合併堀江町、入船町、鹽埕町、榮町、北野町,設置高雄市鹽埕區至今,在1960年代時是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但因商業中心的東移而繁華落盡,人口開始大幅滑落,在2004年已成為高雄市鬧區中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如此的轉變真的讓人有感而發,昔日的風光,今日卻除非過年過節,否則就必須由人告知哪有美食小吃的好風味,才會有顧客,觀光客,再度蒞臨,因此329是青年節,就隨著我們回憶記憶的小吃出發囉!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651267/)
這是昔日光的大新百貨,可惜因一場火災將它熄燈了!
這是巷內的金雲洲餛飩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668562/)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692828/)
這是店內小籠包,個人覺得其實原味不沾醬便很好吃,歡迎嚐嚐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02925/)
這是雙妃奶茶,突然發現有我的妃字耶!結果讓同學誤以為跟我有關係,很特別的一家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16422/)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892054/)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892925/)
這家廟宇是三山國王廟一直以來很興旺,不論選舉還是節慶總是熱鬧滾滾,鹽埕區面積僅141.61公頃,為本市各行政區中最迷你的一區。走一趟座落鹽埕街的「三山國王廟」,及位於通往鼓山陸橋旁的「文武聖殿」,看其廟宇雕龍畫鳳,彩刻細緻,直至今日,依然香火鼎盛,你便不難想像出當初鹽埕區的繁華風貌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63954764/)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31266/)
來到鹽埕怎能錯過這滷味呢?
在越戰期間(民國五十三年至五十八年)(西元一九六四~一九六九年),鹽埕區的七賢三路有高雄市的西門町之稱,位於鹽埕國小附近的「堀江商場」,舶來品充斥,顧客川流不息。可惜就像海水潮漲潮落一樣,隨著市中心的逐漸東移,鹽埕區的人口日漸減少,繁華的景象也逐年褪色。
不過情況有了「轉機」,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國內第一座地下街在舊市政府對面完成了!計有三層,佔地共三萬坪,規模宏偉,不但有百貨、餐飲、服飾、玩具、遊樂設施,尚有電影院,大家都以為它能為鹽埕區再創風光的第二春。可惜盛況只是「曇花一現」,地下街的人潮又日漸稀少,隨著一場無情火的吞噬,與市政府的遷出,「繁華夢」又告破滅。 現在的我依然好想念地下街呢?
當時位置就在228公園之處!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64025756/)
此照片來自網路,可惜今日再也見不到!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45991/)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827882/)
這家鴨肉珍的鴨肉嫩,冬粉也爽口,最重要價錢不貴,每天總是生意興旺,如此好吃的店家很慶幸他仍在,讓我們能品嘗到它的味道!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64118/)
這一路拍呀!吃的!有沒有發現,我們的行為也像大陸觀光客了呢?走哪拍哪!一點都不像高雄人,是不是很可愛!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779456/)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809772/)
這是阿財雞絲麵,看見這些食材新鮮的樣子真的讓人就算不餓的肚子也會告訴你,我還要我還要呢?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901131/)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910979/)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5/impling0920/3/145956912490/)
由於一路吃吃喝喝美食太多真的吃不完所有,最後來到老師的朋友所開的約克夏消暑一番,這裡的擺設很特殊,還有冰品有的也很特別,例如黑啤酒,威士忌,玫果...等等口味都很特殊,肚子真的再也裝不下,這一日的行程真的除了認識食物天堂是什麼滋味,也重返兒時熟悉的街道,真的很感謝空中大學有如此課程,有時想想,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上,食、衣、住、行、育、樂;均不缺,你和我何嘗不是一位幸福的人呢?
鹽埕區的美食真的太多,真的要一一吃完,真不是一天兩天才能完成,有時好吃的店家是開早上,有的則是下午跟晚上,眼看清明與父親即將生日的端午節又快來臨,突然之間又想起父親,因為是他把鹽埕區所有大大小小的景點,美食分享與我,如今的回憶只能說,謝謝您,也謝謝空中大學的城市部落客的李老師與同學,安排了這樣之旅,謝謝你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