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2-24 11:24:00|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信仰是很私人的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句話的由來應該是「精神信仰是很個人的事」,出自《誰背叛了女性主義The New Victorians》裡引用的話。不過這句話在我的印象中、解讀中保留下來的樣子稍有改變,但基本上相同。

這句話在書中,是用來挑戰傳統女性主義者的女神崇拜,或者不該說「挑戰」,該書對傳統女性主義,是從頭批到尾的。

有人以為,會有所信仰者,多半是有點悲哀的,必須找點慰藉,正如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人類的(精神)鴉片一般。

信仰是很私人的事。

因為早讀的關係,大一新生入學的時候還是個未滿十八歲的孩子。消遣自己是青春期過長的人;不過早熟的人不一定能夠真正成熟的論調,倒是走過那段為賦新詞的年紀之後才肯承認的。

十九歲之後某天上完課回到家裡夜裡十一點多,衝突大起,混亂號哭的情境很不真實地直到深夜,身上所有的傷一直拖了好幾個月才復原,而後數月間,從驗傷到搬進宿舍,還有一切同時得正常運作的上班、上課,還是獨立四處申請完成。至少清楚自己必須離開才能避免崩潰的可能。

往後數年,盡可能切斷所有與家庭的聯繫,即使在外面的日子再怎麼難過。不過於今看來,當時的自己是靠許多「乞憐」的行為才得以繼續生存,以此為養分,頗為病態。不是光明正大地乞求憐憫,而是變相地希望朋友讚賞我的堅強獨立,不過若在別對自己那麼嚴厲的前提下,心理復原的速度本就較生理緩慢。

知道是逃避,但也安慰自己,不能面對之前,不如別虐待自己。當時在BBS上使用的名片檔之類,曾經寫過「除了我自己,我只願意,信仰時間。」

二十歲左右,身邊相處密切,聯絡頻繁的朋友驟然過世。

一年很少哭超過兩次,但那半年至一年間,一個禮拜眼睛可以腫三天以上。「那段時間」似乎久到連當時的男友都樂於我把「精神狀況有問題」這樣的解釋按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可以沒有耐性不足的責任。有一回父親生日,維持一定平和外在的家庭組織,必須回家,家裡的人打電話通知此事,想著想著,就趴在男友肩上咽咽嗚嗚地哭了起來。

那段時間,真是徹底的水龍頭,從來也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八點檔,可以毫無前因後果的就哭了起來,無厘頭的個性還讓自己在不哭的時候,大剌剌地訕笑自己,甚至邊哭邊笑。也徹底體會一些「怕女孩子哭的男孩」這事的荒謬點,剛與男友分手的那陣子,甚至是「嘲笑」那種說法。當然了,人都是會彈性疲乏的。

Time is every thing. 更多年過去了,再回頭與家裡相處。雖然已經發生的不能裝做沒有發生過,但至少傷口沒那麼輕易能裂開。

(這裡的「家裡」其實定義精確地說,只有父母,甚至應該只是父親)



最近常常覺得自己的「時間感」異於常人,可能是花掉一個下午刷廁所、一個上午洗飲水機等的行為,被弟弟回了句:『你時間太多哦?』平常在城市裡,半個小時以下的腳程,公車大概也要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如果加上等車可能更是相去不遠,於是通常選擇走路。

和朋友們踱步在晚餐地點和交通工具之間時,也要被揣著手臂說『走得好慢哪!』我搖搖頭不解地回答:「一個人走路的時候還好啊!」『因為你一個人走路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走得慢。』「……」

花時間在一些他人覺得很無謂的事情上,也就更加強自己「散漫」的形象了呵。



古時候的人們喜歡信仰大自然裡的一景一物,從日月星辰到金木水火土,科技進步之後,許多不可解釋的都被突破了。至今,「時間」則是概念上可以突破,而實質上未能的。也許有一天,連實質上都被突破了的時間,我的信仰也變得可笑了起來。

信仰是很私人的事,那麼這篇文章則確實徹底讓我成為一個暴露狂了。

台長: 秤子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