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0 11:26:57| 人氣3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田中先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6/4)

是貼在慈濟圖書館一樓廁所出來的公佈欄上的,那篇文章也是在推崇田中先生啦!不過呢,我看到一些諷刺的地方,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那篇文章大致說明了田中先生得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過程,二十年前大學時寫的一篇論文,被生物界一再引用,最終被諾貝爾評審單位確定極有貢獻。田中先生本身是學電子的,在日本的大公司(那篇文章有寫到但我忘了名字)工作了快二十年,只當了一個最低階的主管,並不與人交際、也不積極參加主管升等考試。那篇二十年前的論文大概是說,他把兩種東西混在一起,發現可以測出別的試劑測不出的結果,因為他是學電子的,沒有生物或化學方面太專業的知識,所以不知道那是在該領域絕對不會混合的兩樣東西,因此有了意外的突破。

讓我想到那位數學家奈許的經濟學成就,兩者都是在數十年之後被年輕時不經意的成果冠冕。

該篇文章最後說,田中先生不在意外人的眼光,執著於自己的研究云云,不是將錯就錯而是堅持的精神,因此令人感動;因為那篇文章的前面寫了不少因田忠先生獲獎而招待接見他的皇室和首相啦、任職公司的股價大升值啦、職等跳升五級啦、母校東北大學從不頒給本國人士的榮譽博士為他緊急修法頒發啦~

想說的重點大概有兩個。

其中有一點就是嘲諷那篇文章嘲諷到自己在嘲諷的事吧!有一點是說到所謂「專業」,某種程度雖然是深化研究的基礎,但最強固的囿限也來自這些「所謂專業」,要有所突破,經常得不顧原有認知去做原以為不可能的事,呃,還真是個一點新意也沒有的心得感想:p

另外是感慨嗯..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更多像田中先生這樣追求自我滿足的人,並不想爭取外界的注意(不喜交際與職等升等),專注在自我世界的滿足,基本的安適溫飽即可,而那篇論文的發表,也只是很基本地當時身分之必須吧!這個世界、那些媒體之間,人群前的虛榮,因為我自己就是掙扎在這之間的,一方面可以滿足安適溫飽即可,另一方面又是面向世界的積極性格,其實這恐怕是我當初一股腦很想投入學術領域的動機吧!而且,悲哀的是,這是個「科學迷信」的時代,只有科學發現、科學突破,或至少科學方法(奈許的數學理論應用至經濟學)才會受到重視,而我這種喜好搞詮釋的,經常容易被嗤之以鼻;所以我要嘛,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轉向,要嘛就放棄學術路線,不然就別奢望所謂成就,所謂對世界有貢獻,我想這也是田中先生那樣性格的人,其實根本不會考慮到、積極去做的部份,他應該是絕大部分追求自我的滿足而已,世界?只要能提供他溫飽也就夠了。

台長: 秤子
人氣(3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