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是指由於圍生期窒息、缺氧所導致的腦缺氧缺血性損害,臨床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常見於嚴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兒,嚴重者可死於新生兒早期,倖存者多留有神經系統損傷後後遺症,如智能低下、腦癱、癲癇、共濟失調等。是圍生期腦損傷的最重要原因。
★病因 主要是圍生期窒息、缺氧所致。
(一) 圍生期窒息
宮內窘迫和分娩過程中或出生時的窒息是主要的病因。腦部病變依窒息時間和缺氧缺血程度而定。
(二) 新生兒疾病
如嚴重的呼吸暫停、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胎糞吸入綜合征、嚴重肺炎,心搏驟停、心力衰竭、休克等。
★發病機理 缺氧時腦細胞能量供應不足,使腦細胞氧化代謝發生障礙,體液由血管 內經組織間隙轉移到細胞內,產生細胞內水腫。缺氧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細胞外水腫,繼而使腦血管受壓,發生腦缺血。嚴重缺氧時心搏減少,腦血流量明顯減少,更加重腦組織的缺氧缺血,最終導致腦組織壞死。缺氧使靜脈淤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或組織壞死使血管破裂,引起顱內出血。
★病理 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有腦水腫和腦組織壞死。不同部位的腦組織對缺氧缺血的易感程度不同,細胞豐富、代謝率高的區域需氧量高,對缺氧缺血敏感。腦的動脈末梢邊緣區由於血壓低、供血少,成為缺氧缺血的敏感區。大腦的病變表現為白質軟化、皮質壞死、變性、分解和液化。嚴重者液化成空洞腦,形成多囊及出血性壞死、神經廣泛脫失萎縮。腦幹的病變表現為在腦幹神經核或血管末梢的白質區發生壞死和軟化,腦幹萎縮。顱內出血常見腦實質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
(一) 後遺症
HIE的近期不良預後是早期新生兒死亡,遠期不良預後多為腦神經損害的後遺症。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嚴重,腦病症狀持續時間越長者,越容易發生後遺症,且後遺症越重。後遺症常見的有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痙攣性癱瘓、癲癇等。
(二) 提示預後不良的指征
1.持續的低Apgar評分。生後5分鐘Apgar評分為0~3分,10分鐘評分少於5分,是預後不良的敏感指標。重度窒息者,其病死率及神經系統後遺症隨Apgar評分的時間延長而增加。
2.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驚厥或持續驚厥者。
3.生後較早出現肌張力低下,且長期肌張力低下或由肌張力低下轉為伸肌張力增強者。
4.生後早期出現昏迷,有腦幹損傷表現如中樞性呼吸衰竭,瞳孔改變、伸肌張力增強等及一周後異常神經症狀未消失者。
5.腦電圖持續異常,尤其呈週期性,多灶性或瀰漫性改變者。
6.顱腦超聲檢查異常,特別是腦萎縮或腦實質囊性變者,或未成熟兒腦實質囊性變和腦室擴大者。
7.頭顱CT檢查有顱內出血者
參考資料/轉至
http://big5.jkw.cn/jbdq/jbdq/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