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好系列之三十八,發表才一天,就有好多朋友留言說有感動,也有給我鼓勵的話語。
很開心,原本擔心引用錢穆先生的話語,會不會讓大家覺得太陳舊太嚴肅,沒想到,迴響挺好的,真是太高興了拉!
高興之餘,知道有些細節沒有寫完整,決定再來多說一些,讓不同位置的朋友,可以有更多共鳴的內容。
中國文化裡的五倫『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好像在五倫中忘失了個人,其實是在五倫中完成了個人。我為人父則必慈,我為人子則必孝。若依個人主義言,啟不為了遷就人而犧牲了我。但以中國觀念言,父慈子孝,乃是天性。...故為父而慈,為子而孝,此乃自盡己心,而亦成全了他人。斷非遷就,斷非犧牲。』
這段話,在我心裡,迴盪許久許久。
一代國學大師,下了這麼重的詞『斷非遷就,斷非犧牲。』
我猜,我懂這麼重的詞,在說什麼。
活在中國文化影響下的我們,當一個慈愛的爸爸,是天性,做到了,看到孩子滿足開心,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不是孩子要求我們當一個慈愛的爸爸,而是我們自己很想這麼做(這就是『自盡己心』)。當了爸爸,每回去香港澳門帶訓練,就會很想很想家裡的兩個女兒;孩子發燒生病,就會很牽掛很牽掛...這,就叫做天性。
所以
當然不是遷就,當然不是犧牲!(斷非遷就,斷非犧牲)
不是遷就不是犧牲,是天性,是一旦完成了,同時完成了自己,也完成了別人(父母的慈愛給了孩子,孩子接收了,就滿足了;孩子的孝給了父母,父母接收了,就滿足沒有遺憾了)
於是,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如果我們做了以後,然後會說:『(深呼吸一口氣),這樣,人生就沒有遺憾了!』的那些種種,不就剛好是我們面對死亡,所要做的準備,用錢穆的觀點來看,就是把我們的心,安頓在別人的心上。
用更簡單的語言來說,就是,好好的對人好。
五年前,剛結婚時,跟夫人去了一趟日本北海道旅行
有一天,來到洞爺湖國家公園裡,一個座落在整個籠罩在白雪山頭的WINSOR HOTEL,安靜美麗到了極點的飯店。從飯店房間看出去,可以看見美麗的湖,純白色的山,泡湯的時候,細細的白雪就這樣輕輕的落在冒煙的臉上.......
一直記得的,是,剛要走進這個美麗的飯店門口時,一個五十幾歲的很平凡的婦人,對著她的老公(快退休的國小老師)說:『老公,你帶我來這裡,我這輩子嫁給你,值得了。』
這句短短的話,讓我很觸動。
這句話是我聽過最美的情話了。可以想像,這對平凡的夫妻,經歷了大家都經歷的生小孩,照顧孩子長大,照顧老人家,還房貸,身體病痛,職場上的勾心鬥角,人生的種種辛苦與不完美......
而今,在這個安靜到了極點的飯店門口,這個太太,覺得嫁給這個老公,沒有遺憾,覺得這輩子的付出,值得了。
這個剎那,就是一種完成。
先生對太太的愛,夫妻的情,因為很多的願意,安排了這趟旅行來愛太太,而太太,完完整整的接收到了,愛,就完成了。
而先生的心,就安放在太太的心上了。安頓,就發生了。
因為安頓了,人生的使命,就完成了一部份。
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幾個,安頓了一個部分又一個部分,人就有機會逐漸準備好『隨時隨地可以死』
********************
錢穆先生說:『佛家之涅槃,耶教之天堂,老子之無為而自然,都屬憧憬此(無限)境界。孔子則吃緊為人,把捉此一段有限之生命,即在此有限中下功夫,只求此有限之完成...』
我自己,常常很羨慕夫人擁有天主信仰,在她的心裡,死亡,是到了另一個再美好不過的地方了,沒有苦痛,只有喜樂。
我自己信媽祖,從小媽媽牽著我的手,到大甲媽祖廟拜拜,每回媽祖進香回來,熱鬧非凡的街上,來自各地的攤子,滿滿的人在媽祖廟旁的夜市,那是我童年少數豐富又歡樂的記憶。
我信媽祖,所以,得永生,不是我根深蒂固打從心底而來的相信。當我看到錢穆先生寫著『孔子則吃緊為人,把捉此一段有限之生命...』,我的心大大的被震了一下!那個震一下,是在說『對對對!這是我能相信的,這是我可以化為行動的!』
這樣的哲學觀,在說的是:把握住這一生有限的生命,下功夫好好的活著,好好的付出,好好的完成真正想完成的。這樣的觀點,是我可以打從心底接進來,然後開始好好的去做,同時可以想像當我做到了,臨死前,我真的會少掉很多遺憾。
有意思的是,西方心理學非常強調自我實現,說的是我們有一個理想我,還有一個現實我,理想我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而現實我,是當下的處境。自我實現,在說的是,我怎麼從現實我,走向理想我。
上面的這一段短短的話,就出現了七個『我』字。出現這麼多我,就反映了西方心理學的哲學基礎,個人主義。個人主義講究的是個人的實現,個人主義,放到我們的文化,很可能有很多地方,是需要調整或安置的。
這個自我實現的概念,透過北美心理學的強勢傳遞,散佈到了全世界,然後很多很多人,都不假思索的,就把這樣的觀點當作是普世皆然的。三思啊三思!
中國文化,不怎麼講實現,講的是『完成』。
而完成,從五倫裡完成,也就是,從關係裡完成。
我最近工作坊比較少,常常愛想東想西,最近想著一個挺有趣的觀點:『享受』與『享福』的差別。大家聽聽參考看看。
我們的語言裡,會說
『喔!你很吃這麼好,很享受喔!』
『哇,你賺那麼多錢,一定很享受賺錢的快感!』
『專業發展到了頂峰,你一定很享受那一份成就感。』
『享受』, 常常是很個人的。
而『享福』,常常是在關係裡完成的。
我們的對話裡,會這樣說:
『哇!含飴弄孫,安享天年,真是享福啊。』
『你爸媽幫你準備了一棟房子,讓你們小夫妻不用背貸款,真是祖宗積德,有福氣呀!』
『唉攸威呀,你真好命,齊人之福ㄟ!』
(這個舉例,怪怪的,但卻是很多人期待擁有的福氣)
常常可以自己控制的,是享受,而在關係裡擁有的,是享福。我們生活的氛圍裡,有時候,覺得福氣,比享受來得更深刻。
享福,是『完成』的徵兆之一。
因為在關係裡好好付出,吃緊為人,對夫人好,對爸爸媽媽好,對兩個女兒好,這些,都是享福。付出本身,已經是享福,收穫,更是享福。
今天傍晚,在廚房與庫房的交界之處
剛學會走路的黃毛毛,用心的保持站立姿勢,拿著電話,假裝打電話,大聲的說『媽!』
黃阿赧小妹妹開心的說,『馬麻!毛毛叫你媽耶!』(黃阿赧會這樣說,是因為毛毛已經叫了一個月的把八,但是不會叫媽媽)
正在煮餛飩的夫人,轉頭微笑,極致溫柔的看著毛毛說:『你在打電話給馬麻喔!』
我坐在書桌前,滿足地看著這美好的一幕
這個剎那,孩子愛著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愛著孩子。我們,都正在享福。我們,都正在完成。
姊妹倆在媽媽買的小孩子桌椅上靜靜的玩.JPG
親愛的朋友
在關係裡完成自己,就正好是錢穆先生說的『人倫作對』。我們用心的單純的愛著身邊的人,如果正好,身邊的人也願意愛著我們,那麼,愛,就完成了。於是,說不定,死亡,會悄悄的,變得小了一點點。
文章定位:
人氣(2,481) | 回應(8)|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