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論九九太極拳是陳家
太極拳的特性 鍾國政
不獨九九太極拳及其他家太極拳,皆有其共同的特性,更有別於其他外家拳術,其特色有四:
(一)圓: 太極拳無處不求園圓。身(腰)圓、手圓、步圓、意圓(氣)皆圓。
<1>圓才能活:在內意使氣,以氣喚勁,皆要求圓。圓才能夠活潑運用自如
<2>圓才能化:太極拳處處求圓,處處求化,絕對不使用拙氣與笨力。
<3>圓受力最少:太極拳在練習時,圓弧要大,應用時圓弧要小,而練太極拳功夫愈純,其圓弧亦漸小。
(二)連:練習太極拳,從始至終,須一意貫徹到底,一式導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之式之終,而此式之終,又是次式之始,無停頓滯留之意,所以太極拳又稱太極長拳,一經引發,就滔滔不斷,如長江大河,連綿不絕如抽絲。
(三)沾:習太極拳者,蓄而不發,發則必中。去不丟,來不頂,沾而復,黏纏不脫。各種拳術中,固然有沾勁,但不似太極以沾勁為主,太極拳主化,能沾然後能化,能化然後能發
(四)調息法:練太極拳一開一合,一呼一吸,開時吸,吸是氣蓄氣,合時呼,呼是氣沉,氣沉丹田散發於四肢。所以太極拳,是將中國為家的導引吐納功夫,加入拳術中練習,即拳式中含有內功。
九九太極拳的技擊
一般太極拳主張松柔,實際上柔應寓剛,過與不及均是太極拳的大忌。基本上要先嚴守「以柔克剛,剛柔相濟」,「以靜御動,動中處靜」,「順勢借力,以小勝大」,「以迂為直,後發先至」等技巧。在民國初年時的太極拳藝,除了可培元養生之外,均是極符合實用技擊的太極拳。當不難發現,許多太極拳的前輩們所示範的套路拳架,其掌型為含掌,絕不是鬆垮掌。而其前趨之腿(膝蓋部份),絕不會出尖;亦絕不會使自身重心過於前移,而給予對手以可乘之機。再看其後腿,則是睬地蹬力,運用腰力的樞紐,將力貫諸兩臂,以達瞬間發立力的技擊效果,絕不止是矮著身子行走的步伐。
拳術初始,均以技擊為主,惟今人因打擂台及隻身遇敵的機會減少,不復有習拳以自衛的需求,便漸次地偏向太極拳養身的用處上。養身是極適合大眾的活動,但習拳之時,仍應先瞭解拳藝本身,每一出手趨足的原本含意,且於松、穩、慢、勻的解釋上,亦應與符合人體工學的條件下進行。而松或含胸的意思,絕不能練成 佝僂著背,久之會造成脊椎不正,駝背現象,亦會造成腹腔器官,長久被壓制的症候群疾病。穩,主在講求練習時,自始至終皆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頻率,以使氣血順暢,不致氣浮而血躁,故而要求穩,不可使身形過低或過高,過低重心下落氣亦浮。過程則效果不彰。慢與勻,是氣息動作、開展收束間技巧的拿捏,但絕不是可因求慢使掌、腕、肘,肩塌垮下來,如無生氣一般,此會因關節的阻礙,造成氣息不穩,肌肉不協調的緊張。至於其實戰技擊的手法,則有「單鞭」、「雲手」、「野馬分鬃」等式。分別以撥帶方式配合步法身法,或合力,或分力,以達到制敵機先的目的。
太極拳對身體的益處 鍾國政
社會型態的改變,傳統的運動方式有其競爭性、有組織、強調技巧,如足球、籃球、棒球、跆拳等,雖然為大眾所喜愛,但無法讓漸漸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繼續從事激烈的跑、跳、投擲、踢的運動,那如何來找一樣適合中老年人的健身養身的大眾化運動?根據對公園社區的一般民眾,做一概略性的調查,大部份民眾所採用最簡單運動方式,第一名是健行,第二名是太極拳,第三名是體操,健行之會排第一名是因為很簡單,不要學就會了,但缺點是無技巧性、無美感、沒有社交團體的機會,太極拳就不一樣了,它符合一般大眾的追求欲,它是一種既是淺且深的功夫,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有技巧性、有深度,也是練武者極力追求一探窺寶上乘武術,也可以是簡易的吐納養身之術,其技巧、美感、內涵在在使學者欲罷不能,人家學藝三年四個月便出師,未聞太極拳學了三年四個月出師者,所以太極拳實謂現代人最佳的運動方式,一、不要太大的運動場所,2或3坪亦可,在原地也可。二、練習不受天氣所影響,室內室外皆宜。三、不需特定的道具(除非練太極拳,刀、劍),獨自一人就可以練習。所以常對學生講,只要學會一套拳,它就跟你一輩子了,只要你每天善待它、應用它、喜歡它和它對話,日久生情,它也會回報你健康的身體,且功力與日增深,只有不厭其煩的一直使用它,及深入的研究,它所回報你的種種,也會讓你所意想不到的樂趣及好處。
太極拳之益處,筆者深深體會感受,民國七十四、五年間,時值青壯期,每日南來北往上課講習為生活拼經濟,不久便患了十二指腸潰瘍,餓也痛飽也痛,酸辣甜咖啡茶都不能吃,看了台北市大大小小的醫院,也吃了不少藥,有吃藥有效沒吃藥便又開始痛了,生活不便身體又不適,實苦不堪言,警覺身體已發出警訊,因緣聚會,某日晚餐後在住家附近散步,離家隔兩條街正好有一家看似廟的道苑,隔壁有人在打太極拳,喚起學生時代也曾跟郭老師學過太極拳的回憶,隨即入內詢問,原來此處是仙宗崑崙道苑,要學道功拳及靜功,必須先拜師,於是隔了一個禮拜,便正式上拜三清道祖和劉培中老師,正式完成拜師儀式,跟馬師兄學習道功拳(太極拳)。空暇之餘回師大宿舍探望郭秉道老師再予指導,兩年不到胃疾不藥而癒,每日神清氣爽日有所得,直到回豐原經師兄介紹認識黃裕盛老師交談之餘深感黃師武術造詣之深學無止盡,再跟從黃裕盛老師學習至今,仍舊樂此不疲,迷戀不已除了三餐外,再加兩餐早晚必須行拳幾回,其樂無窮,如魚游水快樂自如。
再者筆者學生,萬順兄五十出頭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無什麼毛病,只是每日早晨量起血壓都要高些,有時一百六到一百七之間,想不到學了太極拳後大約一年左右,其太太高興的對我說,我家萬興血壓,每日早晨一量,皆已呈標準狀。此一實例,大部份有學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呼吸變順暢了,再也不像先前那樣容易得感冒,腿力也增強了,從學到教,太極拳無形中也帶給了許多人健康和家庭的和睦美滿,也減少了國家健保的付出。其實老年人的健康也等於是子女的幸福,想想我們基層的太極拳教練,不也默默的替社會國家盡了一份心力。
論九九太極拳是陳家
拜讀太極拳總會研究專輯,胡清如先生大作九九太極拳是屬於陳派嗎?結尾說九九太極拳應屬於混合派一詞,在此例就後學練習九九太極拳的體認概略敘述:
太極拳自古以來門派甚多,有陳家、武家、楊家、郝家、孫家,先祖師陳泮嶺先生在其自序有提:「吳家之太極出於楊家,郝家之太極出於武家,而楊家與武家之太極皆由河南溫縣陳家溝所傳授」,由此可知許多家的太極,皆緣自於河南溫縣陳家溝,只是在當時據傳陳家太極只有傳子不傳媳也不傳外姓,因此有外姓之拳家,皆有其因緣,當年楊露禪為學太極拳,甘願屈當長工,後皇天不負苦心人,終能得其所願成就功夫,至今仍流傳於太極拳界之傳奇故事,因有當年陳家有不傳外姓之習,故楊露禪學成,在外傳授太極拳,當然不能用陳家太極相稱,他將自己所領悟之太極拳再編一套,所以拳是他自己編的,後人冠其姓稱為楊家太極,武家、郝家、孫家等。想必有其例似之因緣自不再贅言,九九太極拳乃祖師陳泮嶺先生所創編製,在其自序上有提:「余自幼以來從先父習少林。民初從李存義、劉采臣兩先生習形意,從佟聯吉、程海亭兩先生習八卦,從吳鑒泉、楊少侯、紀子修、許禹生諸先生習太極。民國十六、七年復至河南溫縣陳家溝研究太極。」民國十七年,中央政府特設中央國術?首都南京,陳泮嶺當時擔任副?長,中央國術?設立目的為發揚中華武術之精神和保存傳統武術之精髓,特延聘當時國內各家之名人來授課,謂內外家之所長之大集,並舉行考試、拔取專才、縣考壯士、省考武士、國考勇士,不數年間中央國術?人才輩出,各家武術之所長集於一家,據前師大教授郭秉道老師說,其當時也出身於中央國術?,當時中央國術?美其名為發揚國粹,訓練武術人才,另一任務也訓練敵後諜報工作人才,所以其訓練之招式,無花拳繡腿,在在是一招致命之功夫,由此可見,當初任中央國術副?長職之人,武術上若無真才實學,如何領導這一班武術高超之能人異士。先祖師陳泮嶺先生自序也提到:「民國三十年間教育部及軍訓部合辦之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聘請國術界名流二十餘人為委員,專家十餘人為編輯,會務由余主持,經三十時間,編成統一教材,五十餘冊,掛圖四十餘幅,尚未付梓,大陸淪陷,原稿未能帶出,實屬可惜」。在當初陳泮嶺先生領導國術界各流二十餘人,專家十餘人,編寫武術教材,想當然當時的構想,有意將各門派了武術精華合集成書,以利發揚光大與流傳,那要來集合各家之左右之意見,想也不件容易之事,主持之人若非德高望重,武學淵博,焉能融合各家門戶之見呢?可見陳泮嶺先生在當時,人浮眾望,不僅武德服人,在學術上,武術上在當時皆上上之舉,才能順利編成統一教材五十餘冊,實屬武術界之創舉。
陳泮嶺先生在其自序:「余於民國三十九年來台後,國術界友好不時鼓勵余從國術教材之編輯,惟因人力、物力條件不足,故未能輕易著手,直至今春(民國五十二年)才開始進行,計劃先編普通教材,然後再寫形意八卦到太極拳等專集,「太極拳」現今為宇內所重視,先編太極內容保持固有精神,兼采陳、楊、吳等各家,形意、八卦等各家之所長,姿勢選擇較優美,運動量求其大,應用采其廣,復融合作者,四十餘年之經驗及體會,詳細解說,以饗讀者。」從頭至尾陳泮嶺先生所編之太極拳,也未有稱「陳家太極拳」,其實,陳泮嶺先生武學之淵博,一套太極拳能溶合各家之所長,稱「陳家太極拳」當也不為過,只是此「陳家」非河南「陳家」也。為有別於河南陳家才取名九九太極拳,取九九重陽之吉日吉時,又長長久久,健康九九之意,又本套拳正好九十九式,故取名九九太極拳,當今舉世誰能否認陳泮嶺先生在武術界之盛名,及其成就。現黃裕盛老師承其師陳泮嶺遺志,繼續將九九太極拳廣為傳承,為益於初學者學習與比賽,特地編著九九太極拳套路,不失原有之精神及武術技巧美感。提筆至此,感觸由深,在我們的前輩 60年前就能秉除門戶之見,編輯統一教材,而我們只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所學也不過只是前人一點皮毛功夫罷了,有何德何能和資格來論前人編著之教材,誰又敢說那一套太極拳特別之好呢?太極本一家,原理自相通,何不讓我們心平氣和,共賞百家武術之美與妙,論人長短也罷!
2006/07/08登入奇摩胡清如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uchingju/article?mid=118
2012/03/09登入pchome新聞台胡清如的部落格
高雄市苓雅區漢昌街84巷23號 電話:(07)761-2979行動:0929-569449
胡清如(筆名胡大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