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age Theatre. Photo by: Chia-Chien Hsieh in Downtown Issaquah, Washington, 2004.
(三)奇遇及轉機
我不斷的邊走邊拍,忽然街道對面出現了一棟棗紅色老建築,而這棟建築吸引了我。說實在,從外觀看(見如上照片)這房子不但老舊且無特色可言,充其量不過是重新粉刷過而已。那它為何會吸引我呢?
一般而言,從我眼前晃過的東西,絕對不會只是晃過而已,因為我的眼睛習慣性會掃到不一樣的地方,而我注意到這棟建築的不一樣之處。這就是為何我會被它所吸引。
它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門前以及門內,門上掛的招牌是Theatre,但門前牆壁上卻有一個咖啡的Logo。而當我走到門的正對面時,其門內看起來也不像是Theatre,於是我走近一點看,並覺得那個咖啡的Logo很不錯(見如下照片),便拿起相機把它拍起來。
就在此時從裡面走出了一個人,那個人(見如下照片)招呼我進去點杯咖啡喝,並介紹著這棟建築的歷史、設備、及其裡面的擺設。在與那人的交談之中,得知原來這是一間在60年代時所開的電影院,現在偶爾還會放放老電影,而他是後來附設的咖啡把的老闆。
我環顧著店內的呈設,覺得充滿了美國西部的牛仔風,而老闆仍繼續訴說著店內的東西。突然間他問我剛剛是在外面照甚麼,我回說因為你們的Logo設計的很好,而我正在學平面設計,所以把它拍起來。接著老闆對我說,坐在我隔壁那桌的人,正是設計他咖啡把Logo的人。聽到這我忽然有點驚喜的望著那位設計師,而她也抬頭跟我打了聲招呼。
然後她輕輕拿起了她的咖啡啜飲了一下,接著問了我是不是正在學平面設計。經眼前的這位前輩如此一問,原本壓在我心裡的話,便有如泉湧般的傾巢而出。我先答了她說原本是在學,可是現在可能已經完蛋了吧,因為我不知是否還進的了其它學校,而我是不是還適合學平面設計。她聽了之後,有點疑惑的問我為甚麼會這樣。於是我便從頭到尾把我為何轉系換學校,如何進新學校,以及如何被踢出那科系的過程講給她聽,而她給了我很多她的建議以及她本身和她朋友的一些經驗。
她說的頗多,而我也很仔細的在聽,有些疑問也請教了她。雖然有一部份她的話,礙於英文非我母語,所以聽不太懂。不過,一些可強化或做為心裡建設的重點,我倒是都聽懂了。
在此我截取一些她說的重點,望同樣做設計或正在學或非設計界的朋友們,讀了也能有些許的幫助: 一.做設計要有熱誠,要真的愛跟享受它,若沒了愛這份專業的熱誠,是絕對學不久也做不久的。二.你現在被否定不代表你永遠會被否定。三.再好的作品也會有人嫌,再差的作品也會有人欣賞,因為觀看者和評價者難免會有其主觀意識,所以總有一天會遇到懂得欣賞你作品的人。四.若你真的愛設計,就要真的堅持到底,那才是真的愛,才是真的熱誠。五.行行出狀元,所以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負面譏笑與批評所打敗。六.成績差或作品未過,甚至被學校踢走,並不代表以後你不會成功。七.有人在校成積和作品極優,可一生卻仍然潦倒一無所成。相對的,有些人在校成積和作品並不怎樣,可往後卻是名利雙收,所以成功與否是操之在己,而不是操之在那些成績與作品評價上。八.意力可以左右一個人以後成功與否,所以要建立一顆堅強不輕易放棄的心。
在聽完她的建議與經驗談後,我心中突然像是打了一針強心劑,又活了過來。更何況她是畢業於,應該更嚴苛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所以相信她也曾熬過一段苦日子,更何況是我的處境。
在喝完咖啡並與她聊完之後,我繼續在街上走著路拍著照,可其心境卻已完全不同了。忽然間,我想起我忘了對那前輩,說聲一句簡單的謝謝。於是我快步的跑回那間老戲院裡的咖啡把,可那門卻是任由我怎麼拉怎麼推也打不開。然後我注意到旁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Sorry! We’re already closed.」接著我看不到裡面有任何人,而附近也都找不到那位恩人。此時我心頭冒出一些從沒有過的感觸:第一.當時我為何忘記說謝謝,也沒有向她拿名片?第二.如果我今天沒來這小鎮,那我將可能如何處理我的心境與處境?第三.就算我仍來了,如果我沒先在這老戲院的門前駐足,那我依然會進去嗎?第四.如果我晚點到,是不是就遇不到那位設計前輩了呢?第五.為何給了我幫助的是名陌生人,而不是我的家人或朋友?最後,這名莫明出現又莫明消失的人,來的真是巧到不能再巧了,而我竟是如此的幸運,如此的受到上天疼惜。
(附註:後來我卯足了勁努力再找學校,終於黃天不負苦心人,讓我找到另一間了,而我亦即將畢業,再度重返這大社會的懷抱。)
(完)
Village Theatre. Photo by: Chia-Chien Hsieh in Downtown Issaquah, Washington, 2004.
The owner of Coolbean Espresso at Village Theatre. Photo by: Chia-Chien Hsieh at Village Theatre in Downtown Issaquah, Washington, 200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