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0 00:00:00| 人氣1,9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文軒(139).離離原上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離離原上 

    「
」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其圖形有二,為,分別代表一棵小草或一片草叢之意。「艸」則最早出現在篆文,字形為。「艸,百卉也,从二屮。」即「艸」是漢字代表百卉的部首,而實在的「草」則是從艸早聲的形聲字。「艸」部首在漢字中是個龐大的家庭,根據《說文解字》,「艸」部共收字458個,屬近代常用字為133個,即是:艾、芋、芍、芊、芳、芝…… (詳見附註1)。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艸」部收字有216個,新增加的字為83個,計有:芭、花、芬、芯、芮、芷…… (詳見附註2);在新增加的字中,「莫」、「葬」、「莽」、「華」、「蔑」、「薨」、「薦」、「萍」和「藹」是由《說文解字》的其它部首併歸而來,餘均為成字期較晚的漢字。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艸」部的有:
    一.「蓐」部(音辱) 。「蓐」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
。「蓐,陳艸復生也,从艸辱聲。」該部收漢字2個,均非近代常用字。
    二.「茻」部 (音罔)。「茻」單獨使用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由四棵小草組成,意為草叢事實上甲骨文中早已有「茻」含義部件出現表現為4屮或4木茻亦每相通。「茻,眾艸也,从四屮。」該部收漢字4個,屬近代常用字為3個,即:莫、葬和莽。該部首取消後,上述字併入「艸」部。
    三.「華」部。「華」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華,榮也,从艸从𠌶 (音華)。」該篆文與楷書字形差別較大。該部收漢字2個,屬近代常用字只有1個,就是:華。該部首取消後,「華」併入「艸」部。
    四.「茍」部(音狗,《說文》中訛作音計)。「茍」最早見諸甲骨文,字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是。該甲骨文象狗兩耳上聳,前後肢踞地警惕之狀,為「警」之初文,後引申為敬。該字與「艸」部的「苟」本為一字。郭沫若云:「苟茍字《說文》兩收,苟訓為草,茍訓為自急敕而未言其音,後人因急敕之訓而傅會以己力切。」該部收漢字2個,屬近代常用字只有1個,即:敬。該部首取消後,「茍」併入「艸」部,「敬」併入「攴」部。
    五.「菐」部(音撲)。「菐」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從丵從廾,會煩瑣之義。「菐,瀆菐也。从丵从廾,廾亦聲。」徐鉉加註:「丵,衆多也。兩手奉之,是煩瀆也。」該部有3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有2個,就是:僕和菐(「菐」現多用作漢字表音部件)。該部首取消後,「僕」併入「人」部,「菐」併入「艸」部。
    六.「𠁥」部(音拐)。「𠁥」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象羊角之形。「𠁥,羊角也。象形。」該部有3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1個,即:乖。該部首取消後,「乖」併入「丿」部。
    七.「萈」部(音環)。「萈」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象細角山羊之形。「萈,山羊细角者。」該部只有1個漢字,就是:萈。「萈」非近代常用字,但為「寬」的表音部件。

    查近代漢字字典,「艸」部首內有相當多的表音字,茲列舉如下:
    (1).「華」字。「華」出處如上述。以「華」字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嘩、樺和譁。
    (2).「芻」字。「芻」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以手斷草之形;篆文則訛從二勹、二屮。「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 「芻」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雛、趨和鄒。
    (3).「藺」字。「藺」最早出自篆文,字形是
。「藺」本是形聲字。「藺,莞屬。从艸閵聲。」至於 「閵」,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其篆文從隹從𨳏,是一種鳥。「閵,今閵。似雊鵒而黃。从隹,𨳏省聲。」以「藺」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躏。
    (4).「荒」字。「荒」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的字形是。該金、篆文屬形聲字。「荒,蕪也,从艸㠩聲。一曰艸淹地也。」「荒」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慌和謊。
    (5).「茲」字。「茲」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字從二幺,象兩束絲之形;後人於絲上加了兩個十字,故篆文訛為从艸、二幺。以「茲」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滋、孳、磁和慈。
    (6).「莫」字。「莫」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為四棵小草中有一個太陽,寓意為太陽在草叢中,太陽下山了。其原讀音為「暮」,後來這個字轉變為「没有了」和「不要」的意思,發音也轉變為現在的「莫」了;而原來「太陽下山了」的「莫」字則要加個「日」字在下面予以區別。漢字楷化後,「莫」字形已走了樣,變成由艹、 日、大三個部件組成。「莫」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暮、慕、墓、募、摹、幕、寞、冪、漠、膜、驀、瘼、貘、鏌、鄚、模、謨、嫫、饃、蟆和摸。
    (7).「菐」字。「菐」出處如上述。「菐」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噗、撲、蹼、樸和僕。
    (8).「若」字。「若」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人跪而整理頭髮使其順形,後引申出承諾之義;篆文則訛作從艸、右。以「若」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若、諾、惹、偌、匿和慝。
    (9).「莽」字。「莽」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
。「莽,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為莽。从犬从茻,茻亦聲。」以「莽」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蟒。
    (10).「瞢」字(音懵),「瞢」最早見於篆文,字形是
。「瞢,目不明也。从𥄕从䀏,䀏,目數搖也。」「瞢」是個少單獨使用的表音字。「瞢」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懵、夢、薨。
    (11).「薛」字。「薛」最早出自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的字形是。該金文從肉從小刀,會罪犯刑人之義;而篆文加從艸,引申為植物名,是標準的形聲字。「薛,艸也。从艸辥聲。」以「薛」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孽。
    (12).「蒦」字(音穫) 。「蒦」最早見自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金、篆文象用手捕獲雈鳥之形。「蒦」無單獨使用,但它是一些漢字重要的表音部件。「蒦」在《說文解字》中原屬「雈」部,「雈」部取消後撥歸「艸」部。「蒦」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穫、獲和護。
    (13).「苗」字。「苗」最早見於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從艸從田,會幼苗出長之義。「苗,艸生於田者。」以「苗」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描、貓、瞄、喵和錨。
    (14).「蒙」字。「蒙」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冃下有鳥或獸之形,會獵人以動物毛皮偽裝自己矇騙獵物;金文加從艸,篆文則為從艸冡聲的形聲字畫。「蒙」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矇、朦、濛和檬。
    (15).「茶」字。「茶」不見於《說文解字》,
其古字同「荼」。《韻會》註:「茗也。本作荼,或作𣗪,今作茶。」 以「茶」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搽。
    (16).「蔑」字。「蔑」最早出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從𥄕從伐,𥄕是目光不正,伐為征戰,會殺人時眼神狂亂之義;篆文後訛作从𥄕从戍。「蔑,勞目無精也。从𥄕,人勞則蔑然;从戍。」「蔑」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𥄕」部,「𥄕」部取消後撥歸「艸」部。」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篾。

    在「艸」部首內,也有一些獨體字需要解釋,分述如下:
    1).「葬」字。「葬」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人在井中,井即棺槨,上有數點為泥土,以會葬義;篆文則變成「从死在茻中。」
    2).「薦」字。「薦」最早源自金文,圖形是;其篆文字形是。該金文從茻從𢊁,篆文改從艸從𢊁。「薦,獸之所食艸。从𢊁从艸。古者神人以𢊁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夏處水澤,冬處松柏。』」「薦」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𢊁」部,「𢊁」部取消後撥歸「艸」部。
    3).「芟」字。「芟」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從艸從殳,殳是兵器,會以殳除雜草之義。「芟,刈艸也。」
    4).「菌」字。「菌」最早見於篆文,字形為
。「菌」本是形聲字。「菌,地蕈也。从艸囷聲。」至於「囷」則是会意字, 篆文字形是 ,從禾在囗(圍)中,本義是圓形的谷倉。「囷,廩之圜者。从禾在囗中。圜謂之囷,方謂之京。」
    5).「蒯」字。「蒯」最早源自篆文,字形是
。「蒯」不見於《說文解字》,可能疏漏了。《左傳﹒成九年》記載:「雖有絲麻,無棄菅蒯。」 蒯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条形,花褐色。生长在水邊,莖可編席,亦可造紙。        
    6).「茸」字。「茸」最早見自篆文,字形為
。「茸」本是形聲字。「茸,艸茸茸皃。从艸,聰省聲。」
    7).「蒐」字,「蒐」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
。「蒐」是會意字,該篆文從艸從鬼,本指茜草,古人以爲蒐是地血,食之補血,故从鬼。「蒐,茅蒐,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絳。」
    8).「蒜」字。「蒜」最早見自篆文,其字形是
。「蒜」是形聲字 「蒜,葷菜。从艸祘聲。」至於「祘」則是會意字,從二示,字義為算。「祘,明視以筭之。从二示。《逸周書》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
    9).「菫」字。「菫」最早見自篆文,其字形是
。該篆文從艸堇聲,「蓳:艸也。根如薺,葉如細桺,蒸食之甘。」亦有指「菫」是一種稱為「鳥頭」的植物。後人往往將該字與「堇」或「槿」相混淆。

    「艸」部首的字,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形聲字,分列如下:
    1.「蒿」字。「蒿」最早出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從高從茻或林或艸,均為形聲字。「蒿,菣(音唚)也。从艸高聲。」                                      
    2.「萌」字。「萌」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金文中不見記錄,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明從艸或茻或木,篆文從艸則從明。「萌,艸芽也。从艸明聲。」
    3.「蔡」字。「蔡」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豕類獸之形,古字中豕、蔡音相近,「蔡」族亦以豕為圖騰;篆文則為形聲字,變作「从艸祭聲」了。

    「艸」部大多數漢字均屬標準形聲字,有關該等字表音部件的出處,可查閱其相關的部首,在此不贅。

    「離離原上草,一歳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芸芸草根是謙卑的,但充滿頑強的生命力;就如中華民族,雖歷劫磨難,然堅韌不拔,生生不息。
    



附註1.《說文解字》中「艸」部己有之近代常用字:
艾、芋、芍、芊、芳、芝、芙、芽、芟、芹、芸、芩、芥、芻、范、茅、苣、苛、苦、若、茄、茂、苗、英、茁、苑、苞、苓、苟、苕、荒、荔、茸、荐、草、茵、荏、茲、茹、茗、荀、茱、茭、荑、莖、莪、茜、荃、莎、莞、莒、莊、莠、荷、荼、莆、菩、萃、菸、菅、萋、菁、萊、萌、菌、菲、菊、菜、萸、萎、萄、萁、葷、葆、落、葵、葦、葉、葛、葩、葚、蓉、蒿、蓆、蓄、蒙、蒲、蒜、蒸、蓀、蒐、蒼、蓁、蔗、蔽、蔚、蓮、蔬、蔭、蔓、蔣、蔡、蓬、蔥、蔕、蕈、蕨、蕃、蕉、蕭、蕪、薪、薄、薜、薔、薇、薈、薙、藏、薰、藍、藉、藩、藪、藥、藜、藷、藺、蘆、蘇、蘭、蘸、蘿。
 
附註2. 近代漢字字典中「艸」部新增之近代常用字:
芭、花、芬、芯、芮、芷、芾、苧、茉、苒、苜、苔、苻、茫、荊、茴、茶、茼、莘、荸、莢、莓、莉、荻、菠、菖、菱、菴、著、菰、菽、菟、菇、蒂、萱、葫、萼、萵、葡、董、葯、葱、蒞、蓋、蓓、蓑、蒯、蓊、蒺、菫、蔔、蓿、蔻、蓽、蕊、蕙、蕩、蕞、蕾、薑、薯、薛、薸、薩、藐、藝、藕、藤、藻、蘑、蘋、蘊、蘅、蘚、莫、葬、莽、華、蔑、薦、薨、萍、藹。
 

台長: 兩果
人氣(1,9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