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的學校行政班今年共有50人完成報名手續,預計錄取25人,初試當天實際44人到考,亦即錄取率高於50%。第二階段預計取37人進入口試,之後將筆試與口試的分數按比例合計。
筆試結束後,我還要趕回學校,因為今天同時也是學校的校慶。我盤算自己不無機會,可就擔心那筆字造成的損失太大。
等待的日子是漫長的,看到其他班別陸續公佈複試名單,這段時間真的難熬。好不容易等到5月1日,很高興我有機會參加口試了。不過筆試成績沒公佈,我很擔心自己是吊車尾進入複試。我認為口試表現所能左右的空間不大。除非有特別的人脈關係,又或是口試當天突然發神經在評審面前543,否則大家口試的分數按理說不會差距太大,我知道教師甄選的口試評分標準是這樣,不知道研究所考試是否也這樣。
怎麼辦???要口試了..我該準備什麼資料??會不會也要準備一份可笑的研究計畫...我考慮再拿出我參加教甄的履歷來修改。
正當我在煩惱時,好消息傳來。師大主動來電通知我參加口試,並特別說明不可帶任何資料進場,大概教授們也不想看考生拿些有的沒的出來,如此一來˙倒省了我許多麻煩。
不過...還有另一件事...........我的准考證不見了
幸好攜帶雙證件還是可以應考,感覺1200元複試報名費才是最重要的,不過我也真的是太混了...
口試當天,我起床先洗個頭,梳理我那睡覺時被壓扁的幾根亂草,然後拿出只在結婚時穿過的西裝,同時再演練一次昨天構思好的自我介紹,準備完畢後,就出發去闖最後一關。
口試時間有10分鐘,其中一開始有3分鐘讓考生自行報告。相較於一般常見的1分鐘自我介紹,3分鐘顯然可以也應該要有更多發揮,為了這3分鐘要呈現哪些東西,我昨晚可是苦思良久。以下我用記憶來回顧我的自介內容。
各位委員好。(鞠躬致意)
我叫楊欣龍,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
我平常喜歡下棋跟打橋牌,我覺得下棋是在資訊開放的狀態下籌謀劃策,打橋牌時看不到別人手中的牌,因此必需借重邏輯思考。由於我喜歡這類活動,因此我覺得自己在組織規劃與抽象思考方面的能力訓練得不錯。
我的教職經歷到目前為止邁入第三年,第一年尚未取得教師證,我在桃園一間私立高職擔任機械科的班導師。大家都知道,私立學校的工作負擔相當重,除了教學工作之外,還要支援行政,配合招生,而我們學校的學生無論在課業或生活常規上,素質都比較參差不齊。在這樣的環境下,壓力與挫折自然難免。不過我也很慶幸有這一年的經歷,讓我在與學生互動以及班級經營的抗壓性上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對我日後的教職生涯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年,我參加教師甄選,一開始是連續10場考試的失利,還好我沒有放棄,總算在第11場考進高雄市的公立國中,這一年我擔任生活教育組的組長。這一組的工作其實很單純,老師們只希望學生會怕你,你能管好學生,他們就覺得你很稱職,至於你其他做了哪些行政工作,老師們其實並不太關心。因此我這一年主要學習的是學生訓輔方面的事務以及學務處生教組的例行性業務。
去年我有幸靠介聘回到台北,目前在一間完全中學擔任衛生保健組的組長。這一組的工作同樣很單純,老師們希望看到的就是:學校沒有垃圾,廁所沒有臭味,其他的事他們也不會太關心。
總結這兩年,我接觸的是學校行政中比較基礎的部份,如果有機會,我當然希望能繼續充實自己。
我個人認為,要做好學校行政工作,實務上的經驗很重要,這部份由於我年資尚淺,還有待加強。不過另一方面,專業知識上的學習與學術理論的鑽研也很重要,這部份不可能無師自通,這便是我要來報考進修碩士班最主要的原因,希望 貴校與各位委員能給我一個機會,謝謝。
介紹完畢之後,坐中間那位委員先稱讚我的presentation做的不錯,我很慶幸有了好的開始。接下來三個委員輪流提問...
我為什麼想往學校行政領域發展??
做行政得不到老師方面的鼓勵時,心態怎麼調適??
學校行政體系中,有哪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哪方面是做得比較不好需要改進,請各舉一個例子.....
對台南縣教師考績設限90%事件的看法。(我猜這一題可能只是看我有沒有留意教育時事,因為提問的委員對我後續答案的內容似乎並不很感興趣,我簡單回答的中間,他插空隙很快中止了這個問題,然後繼續提問)
其他還有一些對話與問答,10分鐘很快就結束了。
接下來,又要等放榜囉。37個人還再刷掉12個,機會當然不小,可是我比較擔心自己被筆試成績太低所拖累,因為單就口試部份,我相信自己的表現很不錯,談吐跟對答大致都很流利,口試委員也沒有用什麼專業的問題來刁難我。
就這樣,我考上了.....高興嗎?? 當然,但也只有一點.....要辛苦個將近三年,但之後可以加薪,還不錯啦...
PS:也許是這個過程中自己實在太混,又或許是這個考試對我的重要性相對並不那麼高,頂多只能排第7吧。
(高中聯考、大學聯考、預官考試、教育學分班入學考、教師檢定考及教師甄選這六場考試對我而言的重要性就高多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