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23 09:06:52| 人氣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白色恐怖年代 張家10人海外拚台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色恐怖年代 張家10人海外拚台獨
張家姊妹在二○○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合影。右起張肅、張照、張郁彬、張豐、張月英與張薰丹。(記者林嘉琪翻攝自「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一書)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張姓家族十口人,在一九五○、六○年代投身海外台灣建國運動,當時國民黨政府引誘勸降,以吊銷護照威脅,還時常規勸留在台灣的張家人多寫家書,試圖以親情召喚家族成員回國,但他們有志一同加入海外台灣人獨立聯盟,是台灣民主運動行動者。

姊妹先後赴美留學 加入台灣建國運動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發表「青春.逐夢.台灣國系列1─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新書,作者、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記錄張肅姊妹故事。五○、六○年代正值留學風潮,張家姊妹先後赴美留學,並認識人生的另一半,在當時白色恐怖年代,父母訓示兒女不可參與政治,讀書後早日衣錦還鄉,但張家在大姊夫楊宗昌、大姊張肅的影響下,陳希寬、張郁彬、張伯寬、張月英等人加入台灣獨立聯盟。

凱達格蘭基金會董事長李鴻禧昨天低調現身會場,他表示,在日本讀書時期,就知道這幾位人物在美國的行動。張炎憲費時三年進行專訪,他說,這段故事不能忘記,他們記錄了台灣政治變化,當年才二十出頭,前途看好,但一想到拿了博士回台灣,家鄉卻受獨裁統治,便堅持留在海外奔走。

楊宗昌自喻不孝子,因為被統治政府驅離,近三十年無法回國,也不能寫信,也不曾打電話給母親;十七年後,楊宗昌的母親張品飛赴美國相會,白髮蒼蒼,兩人相見不相識。張炎憲說,當時一個家族有十個人投入獨立運動,被人形容「這個家族完了」。

堅持留在異鄉奔走 對抗家鄉獨裁政府

張家五女張月英回憶,「加入台獨那晚,我做惡夢,夢見蔣經國車追我,他一直追,我一直跑,感覺很難過,醒來後我想著,也許是心裡還有部分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背叛了國家,但到最後還是加入」。

張肅受訪時表示,台灣前途還是很樂觀,社會在變,不是對或錯,一個孩子在學走路,也要顛顛簸簸,希望大家經歷一件事情一次覺醒。以張家故事回應台灣現況,張炎憲說,人們都在問,台灣怎麼了,士氣相當低迷,但回首過去,當時比現在艱難,我們要更有勇氣。

張炎憲指出,張家由姊妹串連,共同為台灣建國而努力,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充分展現家族情誼。


回首當年 黑名單17載 楊宗昌不識老母
楊宗昌捧著花束,獻給坐在輪椅上的九十八歲高齡老母親張品,老母親頻頻對他說,保重、保重。(記者林嘉琪攝)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台灣在蔣家獨裁統治的白色恐怖年代裡,許多海外政治運動者無法返家,前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主席楊宗昌,因為政治因素,護照被擋,成為黑名單,長達近三十年無法歸國,他的母親在闊別十七年後,克服層層關卡才能赴美相見。

楊宗昌的妻子張肅回憶,十七年的時間,讓紅嬰仔長大成人,楊宗昌從三十二歲成為四十九歲,媽媽從五十六歲跳到七十三歲;媽媽以前很年輕,現在頭髮全白,成了老人,兒子頭頂微禿、身材發福,兩人同時在機場相等,卻認不出彼此。

直到一位留學生打電話通知張肅,「你媽媽到了,我把她帶到機場警察局等候。」楊宗昌才趕到警局尋母,但找了半天還是認不出來,後來看到一雙像媽媽青筋浮現的腳,母子終於相認,那是一九八五年十二月。

張炎憲表示,張家三女張郁彬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調查局多次走訪張家,要在台灣的張家人多寫家書,試圖以親情召喚這家族十個人返台,張家雙親和親家也幾乎無法申請出國,要不就是須陳情十幾次才准出國,親人間的大半人生都被拆散。

楊宗昌這幾年台美兩地來去,這次返台後還沒有機會與母親見面。昨天他出席「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新書發表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安排他九十八歲高齡母親張品親抵會場,楊宗昌捧著花束,走下台獻給坐在輪椅上的老母親,張品收了花,頻頻對他說:「保重、保重。」

這對大半生別離的母子,正是台灣建國運動路上,許多被迫分離的家庭縮影。


台長: 嘟嘟
人氣(2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專欄 |
此分類下一篇:「你會死得很難看!」
此分類上一篇:江南案 不得拍電影、寫小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