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影后 (楊惠姍)作琉璃 話人生 | 沉浸創作之際,是楊惠姍最快樂的時候。 | | 雖然已不是當初那雙細嫩的手,但楊惠姍手部的語言依舊很豐富。 | | 琉璃工房位於上海的TMSK餐廳,曾被旅遊雜誌《Conde Nast Travele》列為必逛景點,裡頭的一切裝潢皆出自楊惠姍之手。 | | 楊惠姍是80年代家喻戶曉的女星,當時的身材一點都不輸現在的名模。 | | 28歲時的楊惠姍風情萬種,以當時的尺度,這樣的照片已經非常性感。 | | 既是事業伙伴也是愛人同志,兩人的互動仍保有熱戀的溫度。 | | 抽離絢爛的色彩後,琉璃有更純淨的面貌,這件大型作品的花蕊,是曼妙的女體,每個都是活動式的。 |
記者張寧馨/專題報導 記者陳奕全/攝影 80年代新銳導演張毅與影壇巨星楊惠姍跨足琉璃創作以來,他們一直是沒有婚約的伴侶,但彼此間的感情與默契,早就超脫世俗的婚姻關係。在創作琉璃時,楊惠姍常引用藥師經文:「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隨著年齡與高溫的淬煉,雖不復當年美豔的皮相,卻有了更為柔軟知性的風采。 演技精湛 80年代影后 1975年入行,楊惠姍十年間拍了上百部的電影,更是連續獲得兩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影后,資深的影迷,應該很難忘記楊惠姍在「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裡精湛的演技,或許更難忘記,那個曾經轟動影壇、文壇的超級八卦;當年張毅的前妻蕭颯,在報紙上的一篇「給前夫的一封信」,給三人的未來投下震撼彈,讓完美「鐵三角」的組合—蕭颯的故事劇本、張毅導戲、楊惠姍主演,瞬間瓦解,這也讓張毅與楊惠姍拍完「我的愛」後,退出影壇,開始了琉璃創作的生涯。 沉浸創作 玉手變粗無妨 夢想很美,但琉璃創作的路卻比拍戲導戲更為艱辛,一路走來兩人歷經無數的挫敗,楊惠姍回想過往,都覺得自己好傻!「當初想做脫蠟鑄造,就買一般的白蠟燭自己在公寓裡燒融,想融出熱蠟來灌蠟,結果當然是失敗。」一路經過三年多的摸索,花光了積蓄,好不容易才有了一點作品,張毅更意外發現,原來早在漢朝,就有脫蠟鑄造技術,且琉璃這一詞,在命名時就已經被定位,而有了文化價值。楊惠姍的執著與投入,也是他們能堅持到現在的關鍵。你能想像,鏡頭前楊惠姍那雙美麗的手,曾幾何時,已經變成「藝術家」的手,短短的指甲配上略顯粗獷的指結,雖然她手部的語言依舊豐富,但這樣的轉變卻道盡了她對琉璃創作的義無反顧。「我從來不擔心,高溫的環境會傷了我的肌膚,潛心創作時,腦中完全沒有枝枝節節的念頭。」 琉璃創作 亦是人生道場 琉璃工房的作品有著濃厚的宗教、哲學意涵,楊惠姍提到,日前病逝的聖嚴法師曾在參觀他們的工作室後,語重心長地說了句:「原來這也是個道場!」這句話對她的鼓勵很大,讓她突然了解,琉璃易碎多變的特質其實是在提醒著生命的多變化且無法掌握,如同佛教中說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藉此張毅與楊惠姍也透露了兩個人的感情觀,張毅說:「雖然彼此會因小事而起爭執,但吵歸吵,生氣的當下自問要不要他走掉?答案當然是不要!」這也是他1997年時因心肌梗塞,差點送命後,兩人的體悟,張毅更感性地表示,「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到完美,這樣就夠了。」 佛像花卉 表現東方女性細膩 佛像、花卉是楊惠姍最常創作的主題,日本奈良的藥師寺內,就供奉了楊惠姍的作品〈藥師琉璃光如來〉。對於自己的作品這樣受人膜拜、尊敬,楊惠姍的態度很謙虛,「在佛像完成的那一刻,祂就不屬於我了,我只享受創作的過程,用最大的心去做,想把宗教祥和的境界表現出來。」看她詮釋佛的一切,你會以為她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楊惠姍笑說,其實她原是基督徒,因為創作佛像,對佛法有深刻的體悟後,現在已改變宗教信仰。 大型的花卉也是楊惠姍最常見創作的主題,她能夠細膩完整以脫蠟鑄造法將花朵的生命力表現出來,第一階段的作品「花好月圓」系列,件件有著琉璃璀璨的色彩,但到了2007年創作花卉時,她卻把所有色彩抽出,只留下透明的形貌,在美國造成轟動的〈澄明之悟〉作品,就是一朵盛開的透明無色的巨型牡丹,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館長Tina Oldknow看過這些作品後,馬上以博物館名義蒐藏〈澄明之悟〉,且被置於顯目重要的位置,國際知名琉璃藝術家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在參觀博物館後,忍不住對著楊惠姍說:「這樣的位置連我都嫉妒喔!」 琉璃志業 全方位融入生活 全球頗具公信力的旅遊先驅雜誌Conde Nast Traveler在介紹上海的餐廳酒吧時,提到了TMSK,而這正是琉璃工房在上海新天地所開的餐廳,而裡頭的一切,大至餐廳裝潢、家具,小到一塊桌布、餐具都出自楊惠姍之手,楊惠姍說:「我們是從〈韓熙載夜宴圖〉開始的,先設定一個盛唐的繁華富麗,然後想像地點亮一種九百年前的燈火,再讓一切細節隱退在掩映裡。」楊惠姍和張毅心底的琉璃志業,不僅止於桌面的擺件,而是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的物件,包含家具、餐具都是表現的範疇。而他們所設計的琉璃家具去年也在巴黎家飾展中獲得注目,讓外國人對新東方家具有了全新的認知。 即便琉璃工房已經闖出一番成績,但張毅和楊惠姍心裡對電影還是保有澎湃的熱情,一起看電影是兩個人最大的興趣,張毅還開玩笑的表示,電影就是要配傳統食物看起來才「有味」,對目前戲院禁帶外食的規定頗不以為然。問他還會不會想拍電影?答案是肯定的,但他會朝「動畫」發展,藉由動畫的表情來「導戲」,而楊惠姍也能以她豐富的演技,「指導」動畫裡人物的表情動作。 ●採訪後記 令人稱羨的伴侶關係 經過兩個多小時訪談,看了張毅與楊惠姍細微的互動後,說實在的,我很羨慕這樣的伴侶關係,不是胡志強對邵曉玲那種呵護,彼此間的深情是表現在「動作」上,楊惠姍看到張毅的衣服上有毛絮,輕柔地依偎過去,彈指抖落,眼底盡是溫柔,這樣的神情我只在熱戀的情侶眼中見過,當出現在這對「老夫老妻」身上時,就顯得格外珍貴了!不過,他們也會絆嘴,雙方各持己見,即便最後沒有討論出個什麼共識,兩人還是依舊還是可以各說各的。 ● 楊惠姍 Profile 琉璃工房創辦人/藝術總監 學經歷 1952 出生於臺灣 祖籍湖南 臺灣靜宜女子大學 紐約實驗玻璃工作室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琉璃藝術工作室顧問教授 演藝成績 1976出道 1978以《錯誤的第一步》成名 1984以《小逃犯》獲得第2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玉卿嫂》獲得第29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5以《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第2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作品典藏 2007 美國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2007 美國紐約康寧琉璃博物館 2005 法國國立賽夫勒陶瓷博物館 2001 美國寶爾博物館 2000 墨西哥蒙特利市維多博物館 2000 中國甘肅敦煌研究院 1998 英國維多利亞·亞伯特博物館 1998 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 1997 美國國家婦女藝術館 1996 中國香港徐氏藝術館 1995 中國上海美術館 1995 日本奈良藥師寺 部分圖片提供/琉璃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