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建立,
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
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
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于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
只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
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
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
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
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
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ps:
一:佛陀(梵文:बुद्ध,Buddha),在漢語裡有種種不同的音譯名,因為佛教初期自西域傳入中國,而西域語言眾多,嘗見的譯名有「佛、浮陀、休屠、浮屠、浮圖、浮頭、勃陀、勃馱、部多、部陀、毋陀、沒馱、沸馱、步他、復豆、佛圖、物他、馞陀、沒陀」等。
佛陀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覺悟者」。
用現代的話來說,
是一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
真正圓滿覺悟的人,
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
佛教與耆那教:
都以「佛陀」這個稱號來尊崇他們的創始者;
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
但我們通常所稱的佛陀,
係指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
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
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
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二:辟支佛,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的簡稱,
又音譯作缽羅翳迦佛陀,
或簡稱辟支迦佛、辟支等。
指過去生曾經種下因緣,
進而出生在無佛之世,
因性好寂靜,或行頭陀,
無師友教導,
而以智慧獨自悟道,
其或是思惟世間生滅無常的道理,
或是觀察十二因緣、飛花落葉等,
進而得到證悟而解脫生死、證果之人。
所以亦稱為「獨覺」(新譯)或「緣覺」(舊譯)。
但漢傳佛教天台宗把「獨覺」和「緣覺」另作區分:
出生於沒有佛的時候的開悟得道者,稱為獨覺,
而出生於有佛之世,觀察思惟十二因緣得道證悟者,稱為緣覺。
辟支佛是緣覺乘(乘是載運的意思,載運修行的人,從迷到悟的方法與過程)的最高果位,但並不完全等於覺行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緣覺乘(沒有聽聞佛陀教說,獨自觀察十二因緣等法理而覺悟)和聲聞乘(直接聽聞佛陀教說,思惟修證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覺悟),合稱為「二乘」,加上大乘佛教的菩薩乘,總稱為「三乘佛教」。而再加上一般世間的善法善行(好人好事等)人乘、天乘,統稱為「五乘共法」,是載運眾生到善趣的共同方法,其中所說的五乘,指的就是(1)人乘(2)天乘(3)聲聞乘(4)緣覺乘(5)菩薩乘。
三:梵語阿羅漢意譯為無學,指的是從比丘因地修行畢業,所學圓滿;依大、小乘見解各有其義。其尚有三義:
1.應供:阿羅漢福慧俱足,為眾生之福田,供養阿羅漢可以修福,以其能教眾 生如何修福、修慧、斷煩惱。
2.殺賊:「賊」指煩惱,使眾生有損。阿羅漢斷除煩惱,故云「殺賊」。
3.無生:無生是不生不滅,出了三界六道輪迴。
香港的天壇大佛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
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
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
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
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
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
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
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
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30%)、蒙古(93%)、日本(71%)、韓國(23%)、台灣(28%)等東亞地區以及泰國(94%)、柬埔寨(93%)、緬甸(90%)、寮國(65%)、越南(50%)、斯里蘭卡(70%)等國家,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但佛教徒人數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只能估計大約有3.7億多人,約佔世界總人口6%。)
台北的十普寺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
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
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
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
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
創立佛教,
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遊四方,
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死(入滅)后,
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
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
之後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
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成為了國教,
佛教得到了極大的弘揚。
隨著形勢的發展,
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
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
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
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
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
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
又分為兩個支派,
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
在東漢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
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
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
稱為藏傳佛教,
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
加利福尼亞州的佛光山西來寺的一座花園中的阿羅漢雕像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市農工商,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賤民」,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
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余三姓同行。」
(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
甚至當時人們認為,他們的「梵天祖公」在創造人時,
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
賤民從地下出生。
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的不懈革新,
種姓制度仍然籠罩在印度社會上空。
日本阿彌陀佛, 13世紀, 鎌倉.
基本教義
[編輯] 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四諦
根據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
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
佛教認為人生在世,哪一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
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
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
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
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
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
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
對眾生來說,
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集諦:
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
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
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迴過程中,
在貪、嗔、痴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
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滅諦:
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
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
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道諦:
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
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
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
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
便可以達到涅槃,
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
緣起
緣起理論是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
是佛教區別于其他宗教和哲學思想的主要特點。
緣起理論認為,
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
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
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
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
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根據這種理論,
佛教否認了「第一因」和「造物主」的存在。
緣起論在原始佛教中的主要應用表現在十二因緣上。
因為覺悟到緣起法和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辟支佛。
緣起理論的發展
在緣起理論的基礎上,
後來大乘佛教的中觀學派發展出「空性」學說,
唯識學派則提出了「阿賴耶緣起」,
後期如來藏思想中又產生了「法界緣起」的說法。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
是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宣講的教義,
這些教義後來被稱為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
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
對佛教理論有較大的發展。
如果說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個「苦」字,
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個「空」字。
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
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
乃至時間空間,
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
並非真實存在。
因此要想解脫苦,
並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從六道中徹底脫離,
因為所謂「六道」,
甚至「苦」本身,
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而已。
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
成為阿羅漢,
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暫時的脫離痛苦,
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脫。
大乘佛教認為,人們只要證得空性,當下就是解脫。
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成佛才能達到。
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
當然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
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
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密宗佛教
大約在公元6、7世紀,
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密教開始興起。
密教(或密乘,金剛乘)
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
密教認為原來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說法,
而不是佛的真實義諦。
甚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在密乘看來只是佛的應化身而已。
佛陀的真實教義不能為一般信徒所接受,
只能由上師以大手印的方式秘密傳授給具備資格的弟子。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頂」加持等,
如果修行得好的話,便能夠即身成佛。
禪宗思想
在南北朝時期,
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
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
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
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
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
只要能夠放下執著,
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菩提達摩號稱初祖,
師徒次第相傳,
直到傳到六祖惠能,衣缽即止。
而惠能的徒子徒孫,
演化出五家七派,
號稱「一花開五葉」,
最重要的有臨濟宗、曹洞宗等。
後來,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
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
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甚至東傳,影響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淨土信仰
淨土宗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
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
淨土思想認為,
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經發願說:
只要眾生虔誠地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
行為及心境皆與往生淨土之正道契合,
內心真切地希望在死後往生到極樂世界(淨土),
那麼在臨終時他就會被阿彌陀佛接引到那裡,
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極樂世界顧名思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
眾生在那裡繼續修行直到成佛。
淨土思想號召人人念佛,
專心持誦阿彌陀佛聖號,死後往生西土。
並認為這條道路最簡單、最快捷、最穩妥的徑中之徑。
在漢傳佛教地區的各個佛教宗派中,相信淨土信仰的人是最多的。
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稱為佛教徒。
佛教徒基本上可分為:
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
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
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
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
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
也就是七眾佛子。
佛教徒遵守的戒律
佛教徒皈依後就要遵守五戒,
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
不妄語主要是針對不說大妄語、
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
不飲酒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
遵守五戒可以養成十善,
五戒是根本德性,
佛教徒遵守五戒只是具備最基本的守禮習慣,
如果這樣都做不到就不算是佛子了。
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
還有八戒和菩薩戒,
至於十戒和具足戒只有過著僧團生活的出家眾才可以做到,
在家眾是做不到的。
許多持律謹嚴的在家眾在受了菩薩戒後,
還會定期與其他受過菩薩戒的在家眾在佛堂舉行誦戒儀式以牢記戒條。
佛教的影響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
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
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
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
梁啟超以為:
「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
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達賴和一行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