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斷背山之後,有許許多多的感觸。讓我想起:
《莫裡斯的情人》(Maurice),電影與《斷背山》一樣也改編自一本小說。
這是我唸書時(17歲)翹課去看的電影,去看了二次!還不能體會!
電影配樂留到現在! 每次聽時... 畫面就在心中... 現在終能體會.....
E.M. Forster到死前都未曾出版的小說Maurice,電影版本由曾合導過無數經典電影的Merchant和Ivory兩人製作。
電影由Maurice在轉學之前老師在沙灘上畫畫教育他男人和女人性行為方式開始。
生長在一個完全是女人的家庭,Maurice與兩個妹妹和母親同住。
上大學後他認識了聰明的Clive,兩人交往親密,單純的Maurice卻不知道兩人之間的感情為何,終於在Clive的告白下才破繭而出瞭解了自己的性向。
當時英國同性戀是重罪,甚至可以被處死刑,Clive在眼見身邊同性戀朋友的遭遇後變得裹足不前,兩人之間也因為他的保守而未曾有過性關係。
最後兩人終於分手,Clive和一名庸俗的女人結婚成為政治家,但Maurice卻仍對他唸唸不望,期待著能被人擁抱……。
小說本身幾乎都是屬於Maurice單方面的心理模式和想法,要拍成電影本就困難,因此電影版本總覺得稍嫌有些空洞、內容不足。如果步驟能慢一點應該會更好。
身處在一個同性戀部被當人看的時代,作者自己就是Maurice(James Wilby),而他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選擇了政治生涯和膚淺女人結婚的Clive(Hugh Grant)則活在永遠的空洞裡。
這樣的結局我想也許是歧視Clive這種人的作者私心,電影尤其表現出了這一點。
整部電影就像所有的Merchant Ivory電影一樣清新優美,演員的選擇,尤其是Hugh Grant更是非常恰當。
這是他早期還未成名時的演出,比起他後來的東西,這部也是他唯一比較嚴肅些的。
能先讀過書再看電影感受會比較深刻~。
一樣也改編自一本小說。我覺得在故事情結上,Maurice都遠遠的超出Brokeback Mountain,明顯的比後者更有深度。
不過兩者的故事情結上還是有相似之處。
Ennis是擔心兩個男人住在一起會受人歧視及攻擊。
而《莫裡斯的情人》的故事背景大概是設定在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當時的風氣非常保守,從電影可以看得出當時人們的觀念是非常深受宗教勢力所影響的。
Clive擁有英俊的面孔,一個堪用「美」來形容的紳士,他「主張」男人之間可以有伯拉圖式的關係,因而如此他向Maurice表白了。
Maurice聽了驚愕不已,當時只能用「don’t talk rubbish」來反應他。
當晚,Maurice從外處爬進Clive的房間,吻了他,還說他也愛他。
可是在後來,Clive因為擔心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及聲譽受到同性戀緋聞所破壞,他毅然選擇了跟一個女子結婚。悲慟不已的Maurice難以接受這種被拋棄的衝擊,他始終忘不了Clive。他去找醫師檢查自己的生殖器官
是不是不正常,所以才會喜歡男人。
他甚至去找催眠師催眠自己重新變回正常的異性戀男人去喜歡女人。一切都是多餘的,他們的邂逅是注定的。
Maurice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表明自己不會與女人結婚了。
一夜,夢醒來的Maurice輾轉難眠,爬出窗外急悶得不停用爬梯碰敲牆壁發出陣陣聲響。
回到床上睡時,驚見Scudder(Clive的僕人)從爬梯上了來。他那獵人般的熾烈視線深深的射在Maurice空虛的心裡。
Scudder將錯愕的Maurice按在床上,用激情填補了Maurice空虛的心靈以及飢渴的肉體。
Clive嚮往伯拉圖式的關係,代表他的肉體是「純潔」的。
Maurice心裡敢愛,也敢用自己的身體來表達愛,他是世俗的,不過他是真實的。
他與Scudder都是真真實實的用自己的身與心去愛。
在電影劇終前,Clive臨睡前將房子的窗都關起來,遙望窗外的Clive突然惦記起
Maurice在大學時期的樣子。他那回憶時的眼神帶著哀怨,流露出那陣陣剪不斷的惆悵,沉重的無奈感逼迫的在他臉上顯現出來。
那種遺憾,不是他背後的那個女人所可以彌補的。
那種遺憾比起斷背山劇終前,Ennis對著自己的衣服說”I swear”更有震撼力。
一個無法言喻的遺憾,是因為Clive也是還忘不了Mauric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