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中年輕的神父一直擔心著麗莎的父親對她亂倫行為所產生的傷害,在嘗試各種方法無效之後,只好帶著沮喪與憤怒的心情不斷向上帝祈禱。
雖然他本人也懷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何無視於人世間的苦難〈戰爭、飢荒、性虐待等〉。
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麼擺在眼前的,麗莎所遭遇的痛苦,為什麼不及時地介入?
雖然有很深的疑惑,但神父所能做的,也是他被教導的習慣就是不斷地祈禱,無視於自己的懷疑,希望因為自己的誠心,引起上帝的回應。
而這就是神父的強迫思想,強迫自己相信全能的上帝,並且否定許多現實界的反例。這樣的思考模式我們稱為『選擇性思考』,只選擇那些符合我們自己『偏見』的資訊,對於不符合的資訊,則加以曲解或『不小心』遺忘。
接下來我們將由宗教的『強迫症』性格轉移到『受虐症』性格來研究。這個社會對於『異常』的事物有時加以鄙視,但有時卻深深為『異常』所吸引,驚覺於產生『異常』背後那股驚人的毅力、決心與勇氣。印度有些修行者為了顯現自己的決心與毅力可以終身奉行某些奇特的活動,例如終身不修剪指甲、鬍子,有一隻手臂無論醒著或睡著都高舉著,也有人睡釘床,或則將自己『活埋』入一個小洞中,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一但這些人成功的通過試煉則他們的階級立即升高,可以吸引眾多的追隨者。於是他們的『異常』就此轉化為一種象徵堅毅、決心或智慧的無比光榮,也許正因為這樣的『轉化』功能使人樂於接受磨練。Koch引用《智慧書》中的文章描述中世紀時英國有三位女尼將自己終身囚禁在斗室內,使終生的孤獨轉化為眾人眼中之神聖的情況:“雖然三位女尼隱閉了起來,不為世人所看見,但她們卻被所有基督徒視為神聖的楷模,是整個教會穩固而可信靠的樑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女隱士才會被稱為女隱修士--她們是教會的鐵錨。就像一艘船的船錨可以在風與浪中把船穩住,女隱修士也可以在魔鬼的肆虐叫囂中把整個聖教會--它也常常被喻為一艘船--穩穩的定住。”
此種的『自虐』行為據說是有意志訓練的昇華作用,古今中外,不知多少的宗教人士藉由這樣的『獻身』方式,以表達自己對神的無限景仰。理論上,當個人不顧一切地放棄自我,看破生死,以便讓神來填充完全放空的自我時,他就從此擺脫原本平凡的自我而晉身至神的層次。
而佛洛姆則以『良知』來描述此種自我磨練的行為。
他說:“『良知』殘忍而無情地驅策著人,禁止他享受樂趣和幸福,使人的整個生活作為某種神秘罪惡的補償。
『良知』也是『內心苦行理論』的根據…,自辱與自我否定的『良知』不過是敵意的一面而已;另一面就是輕視他人,和仇視他人。”
宗教的自卑情結: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感。
造成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例如器官缺陷、人際關係不良或是性格柔弱等等〉。而自卑的表現亦各有不同,可以面對強大的焦慮來源時表現的柔順、無動於衷或攻擊。與神相比,人是如此地渺小,能不感到自卑嗎??
人是必死的、有限的、充滿邪念的、有許多不可告人的過錯的、無明的等等。
阿德勒認為人的生命動力來自克服本身自卑感而朝向自我超越。如果人的自卑來自人的必死、有限性、罪惡感與無明,那麼如何才能超越這些自卑感?方法之一就是設法與神連線,經由神的救贖或修行,跳往神的國度而獲致永恆、智慧並洗滌自身的罪惡。從此觀點而言,人之信仰宗教,不正是想”克服深沉的自卑感”??
心理學家發現多數乩童具有自卑感與自我暗示的人格特質,可能由於在日常生活中所覺察的自卑感焦慮〈例如學歷、社經地位不如人〉,而轉化為神的代言人,成為眾人爭相朝拜的對象。起乩,可以使這人由nobody〈無名小子〉轉化為somebody〈有頭有臉的人物〉。
上述是將自己與巨大實體合併以克服自卑感的一種方式,就像小魚兒成群結隊形成一個巨大的魚群以保護自己。另一種就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就是自我膨脹,就像河豚遇到敵人時會拼命把自己的身體鼓起來,宗教常用的方法有強調自己是唯一的真理,保證信仰者能進入天堂、神秘經驗、神通,以及社會服務或清流自居等等。我們常看到報上刊登某個寺廟捐出多少善款,事實上並不是某『寺廟』捐的,而是某些『善男信女』捐的。
最後一種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自戀』。在許多新興宗教較常見,創教者的地位相當高,不論是在天上或是人間,這些自戀者往往以神秘經驗或特異功能來催眠信徒。
片中年輕的神父因為同性戀傾向被警方查獲,經媒體報導而身敗名裂,幾乎遭到所有人的唾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甚至以往熱忱服務的教友,也當著眾人之面辱罵他。
人情冷暖,竟因同性戀傾向而推翻以往神父的所有功績??
我們能不感慨世事的無常以及本質上,人對控制的無力感??
最後在無可奈何之下,神父只好選擇離開!為了生計只好自我放逐到遙遠、人煙罕至的鄉下,算是一種逃避!!
神父的個案指出有時他人是我們的朋友,但有時『他人是我們的地獄』,我們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那種窒息感日日夜夜啃噬著我們的心靈。
人有各式各樣的枷鎖:道德、責任、親情、愛、慾望,總是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中,自我因而淹沒。
所以多數人在某些時刻總有想逃的念頭,儘管沒有實踐,這就是所謂的『逃避機制』。『逃避機制』常是社會規範、責任、情愛或慾望的反面〈或正面〉。教導我們觀想『諸法皆空』,反映在實際上的頓入空門、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俗世或集中於宗教活動。
無明甚至佛洛伊德所謂的因為害怕傷害自我完整性而產生的『反向作用』,正如一個人害怕性的誘惑使自己沉迷,於是刻意關閉任何可能引發性聯想的資訊,以保護自己。
以異常心理學的角度來檢視宗教,是希望當個人選擇以宗教來追尋生命義意的進路時,不可過度的執著於某些似是而非的教義,致使原本應由宗教導至自在反而引至禁箇。
此片:最後,只有那小女孩,願意去領受蓋瑞神父的”天主的聖體”!
他回到了神父的工作承認自己的罪!!
他和老神父的幾句對話讓我思考很多:”教庭給了他們吃!住!一切的學問,學習,都是教庭給予的”!包含和眾人對他們的”尊敬和名聲”!
只不過要求他們禁慾!有什麼不對??
他卻曾在眾人面前,不給那個:愛他且他愛的人”聖體”!!
但他忘了:喜悅是受召來用餐的人們!!
為了無法抗拒二千多年的傳統和教會的規定.
他在房間中痛恨告解保密但被傷害的小女孩仍容許惡魔的存在傷害她,因為那是人為所定!他為自己的罪行感到哭泣!
然而對他愛的人他期望什麼?人性!同情!在他吞安眠藥住院時他叫他愛的人最好走!對他來說今日的教堂,主教,教皇,權力和階級:那些的規定比原則道理更重要!那些比什麼都在乎,然而耶穌的教訓:”以愛和同情對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人”!!
除非;他要的只是”神父”這個名聲,他可以抱著這小女孩痛哭,
卻告訴老神父他恨他,是SATAN來引誘他!SATAN有很多化身.......
而不敢正面面對自己真實的愛情.......
愛一個人變成SICK!想和另一個人生活變成是永遠的罪惡!
那是受咒囑的,對他而言......
如果福音從宗徒傳至今是變成這種樣子!!
這種因”人為改變”的福音我認為也是白傳!.......
誰完全無罪?!我承認我有罪!!
請丟出第一塊石頭砸死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