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我可能因為這文章而不能成為一位天主教徒的話....
天主!! 請伱垂憐我!! 願伱的愛永遠與我同在... 阿門!!
<神父>-全美最受爭議的禁忌電影的醒思!
宗教的人格傾向的討論概念:
人信仰宗教所得到的是心靈的自在或是禁錮?
在實踐教義的活動中,人真能獲得解脫嗎?
或則僅是由一個心靈的牢房轉移至另一個心靈的牢房而已?
此片(PRIEST神父)即是基於這樣的考量,藉由天主教神父們的遭遇來了解世俗宗教的迷思、『人性』與『神性』的衝突以及制度化宗教可能引發的對人性的壓抑。
希望藉由神父們的內心衝突,穿透各種宗教的假象,讓我們重新思考宗教的本質。
劇中所要批判的『理所當然』包括:教條主義、制度化宗教、禁慾主義、同性戀、人的偏見與盲從等。
我先大約說一下電影內容:
故事首先藉由某位年長的神父,背著十字架衝向教堂,將十字架粉碎,象徵著破除宗教的迷思。
對這位神父而言,他終於『頓悟』了,原來他窮畢生之力奉獻於宗教活動上,所得到的僅是一場『空』而已,是一種生命的浪費。
不過在片中並沒有交代為何他會如此的思考,也許他喪失了生命中『平凡人』的一些生命體悟:親情、愛情以及某種程度的自在與享樂,到頭來卻發現其實自己也只不過是一個『凡人』而已。
片中的神父們充滿著各種『人性』與『神性』的衝突,年長的神父馬修經過霜雪的鍛鍊之後,找出一條妥協之道,他為自己找到一位女伴。
年輕英俊的神父蓋瑞滿懷熱忱,他在搬進新教區神父馬修的住所後,發現馬修神父竟然和一教友女佣同居,加上新教區的素質低落,教化困難,讓他倍感壓力和迷惘,而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蓋瑞忍不住心中慾火,跑到同性戀酒吧尋歡,與男子葛瑞漢一夜激情後,匆匆離去,但心中對葛瑞漢念念不忘。
而蓋瑞在一次告解中發現一位少女瑪麗亞,遭受生父的性侵害性的不幸事實,
卻因為(教規),使它無法將此事公諸於世來幫忙解救這可憐的小女孩,這件事讓他不時的處在自己的良知和煎熬之中!
蓋瑞在滾滾洪流中匍匐前進,弄得傷痕累累。
馬修老神父告誡他,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迷失自己,在出世與入世之間難以理出一個平衡點。
此片藉由神父們的內心衝突來凸顯宗教的『反功能』--
對人性的壓抑,希望能回歸人性與心靈自由的本質。
天主教是一個高度制度化的宗教,有許多的教條規範宗教活動。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教條是對自由的恐懼』。
他指出:
“任何型態的教條主義總是會產生惡性循環。
教條主義也許可以撐持個人的安穩舒適。
反過來個人的安穩也會助長教條主義的擴張”。
的確,焦慮可以經由教條主義來逃避,但是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一個強化自己周身藩籬的人,阻斷自己的可能性與實踐性將焦慮排除在外。
逃避焦慮的同時,自己也成為自我牢籠的囚犯,喪失了自由,也不再有創造新事物的可能。
如果我們脫下教條主義的防衛外衣,就會發現一個顫抖不已,被自我囚禁在牢籠裡的囚犯。
以下主要是將宗教現象置於心理學上的『異常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的視角加以檢視,筆者必須事先在此加以澄清的是:宗教的許多心靈現象傾向於所謂的『個人化』與『神秘經驗』是屬於『超心理學』的範疇,不容易將之具體化、科學化;勉強擠入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架構中,可能產生偏見。
無論如何,宗教人士尚保有肉身的存在,儘管性靈如何的高遠,仍離不開世俗的需求與活動因。
此『超心理學』與心理學仍有一些交集之處,只不過每個人的認知與體悟不同,交集有深、淺而已。在此僅對宗教的世俗現象加以剖析,以打破宗教的迷思。
正常與異常的區分:
心理學界雖然對正常與異常有頗為明確的規定,許多異常的人格與行為症狀的分類主要是根據『美國精神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出版的『心理異常診斷統計手冊三次修訂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Third Edition, Revised, 簡稱DSMR)。
〈1〉.常態分配:是屬於統計學上的概念,多數的人格特質呈現中間人數比較多,兩邊人數比較少的鐘形分配,趨向中間部份代表正常,而若某人的特質表現落入兩極端則視為異常。這樣的分類顯示出具體、效率的優點,但也有可能產生『過度簡化』或『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的限制。第一,有許多的人格特質,尤其是抽象的宗教經驗,是不容易加以具體觀察、測量的。第二,位於兩極端的人不一定不正常,相反的,有可能比同時代的人更有遠見,只不過其見解不為當代人所接受而被視為異類,有時候,即使在本質上是異常的邪惡,但在時勢或機緣的推波助瀾之下,卻意外地登上歷史的舞台而變為某個時段風起雲湧的正常,比如二次大戰時的希特勒政權。
〈2〉.社會規範的標準:符合社會規範且從眾者為正常,違反社會規範者為異常,這樣的標準也是會產生眾多的爭議性,其中之一就是規範本身的正當性以及普遍性的問題,在本書中已有詳盡的敘述。
〈3〉.生活適應的標準:生活適應好者為正常,生活適應不良者為異常,這樣的分類方式也不健全。原因在於生活的適應良好與否是一個非常主觀性的問題。有人每月兩、三萬元就可不虞匱乏,有人就必須另外兼差以賺取更多的錢,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解離症者〉或許自己覺得適應良好,但旁人可能不這樣認為。
〈4〉.心理成熟的標準:包含生理與心理的成熟度,若心理的成熟度低於生理的成熟度則不正常。這樣的定義也常造成困惑,我們不是常告誡別人要保持年輕的心境嗎?或者要懷抱著『赤子之心』。有時成熟意味著僵化,一成不變,常常我們發現孩提時候富含的創造力與天真無邪的笑容,竟隨著個人的成長而一點一滴的消逝。多麼希望再看到成人們那久違的、燦爛的、孩子般的笑容。
我們雖然意圖將正常與異常予以客觀化,各種書籍也列舉著許多評量的標準,但筆者也往往發現這些標準的過度化約而失去其應用的價值。人的快樂與否,有許多不同的立場加以觀之:唯心、唯物或心、物交互作用,也因此衍生許多道路以實踐快樂的人生。也許寬容,彈性,才是我們應該抱持的原則。
心理異常的症狀:
(1)態度的障礙:包含疑心病、好辯、敵視、不禮貌或過度的禮貌等等。
(2).意識的障礙:似乎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凡事用自己的『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去解讀外界的資訊,甚至將自己封鎖於內心世界裡,不為外物所動,從積極的面向來看,可能是修養到家,而達到『八方吹不動』,或『無所住於心』的地步;相反的,亦有可能是一種自我麻痺的逃避心態,對外界的事物視而不見,以免脆弱的心靈擋不住外界的誘惑與衝突。
〈3〉.注意力的障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分心。
〈4〉.情感的障礙:情感的表現不符合常態或太戲劇化〈冷漠、太熱情、變化太大、難以捉摸、遲鈍、過度反應或沒什麼反應〉
或是思考的內容、表達與行為間的不一致〈說一套,做一套〉。
〈5〉.思考障礙:包括思考自主性障礙〈自己失去掌控自己思考的能力,例 如:不清醒中卻說出的本身淺意識想法與情感等〉。
思考流程障礙〈思考過度快速或遲鈍〉。
思考形式障礙〈過度抽象、過度具體、自閉思考、,例如:一些別 人不懂的及許多難以理解的表達反應〈象徵性表達〉。
〈6〉.記憶力的障礙:包含記憶力的『暫時』喪失<忘記自己曾說過的言語或反 應。
記憶改變症〈將變質的記憶加以錯誤或歪曲〉。
(7).慾望障礙:過度或大量減少或增加食慾、性慾與睡眠需求、可能源來於壓抑 ,道德規範等 。
(8).病識感的障礙輕微異常者(例如精神官能症 [neurosis]會覺察自己的異常),但嚴重者(例如精神病 [psychosis]則缺乏意識感,且認為自己沒病)。
(9).不當或過度的情緒反應:過度冷漠、焦慮、恐慌、憂鬱或幸福感。
(10).生活功能受阻:例如過度自我保護、不願面對真實感受、情緒爆發。或人際關係恐懼感。對性的恐懼造成的無法接受快感與認同障礙。
宗教的『雙重人格』或精神分裂傾向:
天主教是極端端保守的,規定神父必須謹守獨身主義,但影片中的老神父卻有女伴,而年輕的神父卻陷於同性戀活動中而難以自拔。不僅是天主教如此的鄙視與壓抑性,許多宗教亦如此。
佛教根本上要把人推向『無性』的動物,經常告誡信徒不可『邪淫』,而且也必需壓抑觀念而不可以有『妄念』--
看到美麗女子時不可以有「不正當」的想法。
有些回教國家藉由將女子重重覆蓋的方式〈只露出眼睛〉以隔絕外界的覬覦與誘惑,順從或違反規範者將以天堂或地獄予以獎賞或處罰。
對信徒而言,這樣的控制方式毋寧說是最終極的控制方式。
不管人的思想與行為外界看得見與否,在神的面前,人是一個卑微的透明體,一切都無所逃於神的檢視與控制。
但人的生物本能與社會性是如此的巨大,要求我們全然的放棄人性!
超越人性以便向『神性』靠攏,是何等的不容易!!
即使宗教家可以建構一個『壯觀大敘事』來歌頌『禁慾』的好處:昇華、避免追逐性關係所衍生的煩惱、是進入天堂的必要條件之一、可以嘗試用冥想的極樂取代性的樂趣等,但,不可諱言的,自古以來仍有無數的信徒違反此一規範。
引用《竹窗三筆》文獻:指出清朝的佛教叢林制度面臨崩潰的狀態:『無法子就做和尚,和尚見錢經也賣,十個姑子九個娼,剩下一個是瘋狂,地獄門前倡道多。』這是在清朝禁慾規範混亂之後,人性鵬馳的結果。
現今社會中的傳統宗教雖然有較多且有效的控制手段,但仍存在著許多的『灰色地帶』,偶而爆發的宗教『性騷擾』案件,往往強盡媒體的風光,勉強壓抑的結果,可能造成人性格上的傷害,就像片中的年輕神父長期壓抑自己同性戀的衝動,後來在祈禱中,竟然看到上帝裸體成為『猛男』。
我們要如何解決『人性』與『神性』衝突的問題?
為什麼『人性』與『神性』是必然衝突的而不是統合的?
我們怎麼知道『神性』必然高於『人性』?
個體放棄『人性』而全然地投入『神性』,
會是一種解脫,還是一種禁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