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從日劇、料理東西軍、日本再發現、TaipeiWalker等相關於日本的飲食文化介紹的媒介,可以了解日本飲食與台灣飲食是有所不同的,日本的飲食文化是分食且多是煮、蒸、烤、炸、生食為主要烹飪方法,而台灣是合食且多為熱炒為主,兩者的飲食文化及口感是有所差別的,而為何日本的飲食及節目卻能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20世紀馳名國際的法國文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說:「不是物品,而是名稱使人產生慾望,不是夢想,而是意義使得銷售成功。」這句話或許能貼切的形容異國飲食為何能在台灣多樣化及蓬勃發展的原因,且能以之來對於日本飲食文化消費與文化想像的現象當作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透過關於日本飲食節目的收視及媒介包裝,體驗與省思日本飲食文化消費與想像,及在日常生活實踐其背後所隱藏的意義。
對於日本料理的節目引進,除了因日劇所造成的哈日風潮原因外,另外也是因休閒品嘗美食的流行文化帶動下而蔚為風潮,在觀看日劇後所衍生的後續效應,再加以透過品嘗日本的飲食及接受相關媒介,再進行社會的實踐,除了是滿足味蕾及對日本文化的好奇外,也是對日本與自我的形象做進一步的連結與建構,當你在消費日本飲食時,內心是否產生有種與日本飲食文化所呈現的精緻、堅持、健康、高級、品味‧‧‧等產生感性及意義性的連結,覺得自己展現了這樣的特質,以消費日本飲食文化來表彰自己的特別,展現了不同於他人的差異性,藉由差異性的建構,形成與他者不同的形象,藉由這樣的宣示,無疑是種進行品味與階級的想像與實踐,消費者覺得這樣的飲食消費,是在進行自我形象的展現,日本飲食文化的消費正如同穿上名牌衣服般地之於社會地位連結想像及象徵意義,是種社會意義及心理價值的投射。
而在一片哈日的流行風潮下,日本飲食的消費也成了流行的追隨,吃日本料理不但是種時尚,且也是進行與日劇的情境的再現,日本飲食文化的消費,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為滿足自我的想像與定位外,同時也滿足了哈日族內心的感性需求與實踐,透過媒體的建構及展現的日本飲食文化的精緻性,造成國人對於日本的料理與本國的料理產生不一樣的感受與印象,大多數人覺得日式料理更頂級,再以透過消費日本飲食文化來進行對日本文化的想像及推崇,這是媒體建構下的想像與真實的再現,但為何會蔚為風潮呢?是否是被殖民的歷史延續及效應?還是民族性自卑的展現呢?
其實中華的料理聞名世界,且日本的飲食文化特色,據文獻探討其很多都是緣於中國的飲食文化的影響及保存,例如:生魚片及分食的飲食文化是緣自中國,而中華的飲食文化一直演變,日本卻因地理因素而保留了下來,以至於現今許多人說生魚片便會想到是日本的飲食文化,衛生及健康的分食的飲食文化也想到日本,再透過媒體對日本飲食文化的包裝及推崇,造成國人產生新的消費意識型態,覺得日本飲食文化是較優質的、品質佳、進步的‧‧‧,這樣的飲食消費文化及文化想像,影響與衝擊著台灣的飲食文化與認同。
試想:當你消費日本飲食時,只是飲食單純的動機及原因嗎?當你消費日本飲食時,其實正不知不覺中對其隱含的文化意義加以進行日常生活的實踐,想一想,為何會想要收看日本料理節目及品嘗呢?為何日本料理節目在台灣收率這麼高?為何日式料理店是異國料理市場中所佔比率是最高的?除了文化的親近性及地理環境造就接近的飲食文化外,還有什麼是你在消費日本飲食的原因呢?對於中日的飲食文化你進行了怎樣的建構及分野呢?
以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J.Baudrillard〉的符號社會與消費的詮釋,與法國文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說:「不是物品,而是名稱使人產生慾望,不是夢想,而是意義使得銷售成功。」他們對消費社會深刻地見解,正可讓我們了解消費文化中的所隱含的深沉意義,個人覺得其可以對日本飲食文化消費及想像提出很貼切的延伸性解釋,讓我們了解,何以當消費文化不再只單純於物品本身的價值,而衍生許多的想像及價值的轉換與象徵意義的背後原因及意涵,讓我們省思日本飲食文化消費與想像對台灣飲食文化可能的衝擊與影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