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在『最遙遠的距離』之後的悲哀
當初我聽到片名時,瞬間在我腦海裡就浮現起張小嫻創作裡的其中一段詩句:『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以為這部影片會建築在這段詩身上,但事情絕對不是憨人想的這樣,果然與我預想的內容完全不一樣。
每次我看完一部無法完全看懂的電影,或是一本小說時,我總會先將它用一兩個字代替,而『最遙遠的距離』被我冠上的字眼與『The Hours』相同,都是『悲哀』!
劇中的角色們就如同蕭蔓說的一樣:『你總是喜歡一個不喜歡你的人,卻又不喜歡那個喜歡你的人。就算兩個互相喜歡的人遇到了,也會因為各種因緣巧合而分開。』只能感嘆感情像羅貫中筆下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心理醫生總是用角色扮演替病人找尋壓力、仇恨、厭惡的出口,用犀利的言詞說出病人說不出口的難過、痛苦,也許亦希望藉由這種方式解脫自己,卻始終無法解決屬於自己人生的舊戲碼。三年前的喜宴在三年後變成了小巷,189到195的跳號在他的心中變成一道傷口,留下深深的遺憾。
錄音師懷念著已經分手的女友,實踐曾經許下的約定,希望藉聲音換取女友的回心,聆聽福爾摩沙的聲音,也聆聽發自自己內心的聲音,回憶幻想著許許多多的一起做過與還沒一起完成的事,將思念寄託在錄音帶,妄想拉近比次的距離。直到角色扮演讓他也體會女友的心情,決定自己應該要好好的。
上班族厭惡自己的工作,厭惡身邊的主管、同事,厭惡週遭嘈雜的喧鬧車馬聲,厭惡自己對肉體關係的依賴,卻在陰錯陽差的錄音帶中獲得救贖。突然在都市中嚮往大自然,突然渴望那心靈的告白。她遍地尋找那些遙遠的聲音,但找到時卻已經改變;海浪聲已經不是當時的海,歌聲也不再是當時的歌聲,飯店也已經沒有抓姦在床的仙人跳。在與老闆娘的對話中才驚覺自己在找的是一位陌生人,事實上卻也不知道要找什麼...
片尾的一句『獻給陳明才』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搜尋了一下才知道陳明才是跳海自殺,留下的是無數的文字、藝術、環保與精神。至此,我才明白最後心理醫師穿著水母衣的情節,是為了陳明才吧!在他穿水母衣的當時,他可以選擇跳進洶湧的浪潮,然而他選擇了另外一個角色扮演,也許與他交換的,就是陳明才吧!
影片的結尾,他們因為聲音到達了同一個地方,但卻還沒看見彼此,留下了無限的幻想。悲哀,是每個人逃脫不開的命運,但在悲哀之後的未來該如何選擇卻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可以讓他們眼神交會後奔向彼此相擁而泣,為彼此的悲哀落淚;也可以在相視之後用一個微笑鼓勵彼此然後擦肩而過,將彼此的淚水留在心中;更可以讓他們無奈地往不同的方向轉身,抱憾終身;甚至他們雙雙走入海中,讓錄音筆和錄音帶成為最後一段聲音,在悲哀之後接續下一段悲哀。
人生悲哀,愛情又何嘗不是悲哀。正當我們感嘆『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的時候,或許會發現:最遙遠的距離,才是最接近愛情的地方!
我總是很喜歡這類似懂非懂的電影,看完彷彿得到什麼,卻也似乎什麼都沒得到;在座的每位觀眾一定都有感觸,但感觸絕對不同,也沒有辦法很清楚分享,這就是電影最應該要有的東西吧!我想...。
2008.03.12 0036
2.尋找『最遙遠的距離』外的歸屬
最近,我偶爾會思考我現在走的路到底是不是我真正想走的,這條路的未來會不會是我渴望的我追求的,卻又會反問自己:走對了那還好,走錯了又能怎樣?不!我不可能回頭重走,唯一的選擇就是繼續走下去。
將錯就錯又何嘗不可?反正...反正我不孤單,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不是?多少人活了半個人生才發現屬於自己這塊地盤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片天地!如果我可以在求學階段發現走錯了路那我還算是個先知。
辦公室女孩像寄居蟹,背著自己的行李這裡走走那裡晃晃,工作不曾穩定,家裡沒有固定擺設只有一箱箱的的紙箱;出現在家中的男人只是替代用的玩具,真正的歸屬只能從電話這頭聽聲音想像電話那頭的他。於是她厭惡了,這當然不是她要的世界,不喜歡每天朝九晚五在辦公室裡面對電腦,不喜歡城市無情的車馬聲,不喜歡冷冷冰冰無聲的捷運,不喜歡孤單在家的自己。
錄音師原本有自己的夢想,那個夢也正被一磚一瓦地建築著,有和愛人的一大堆約定,有好快樂的回憶,有那一聲只屬於自己的『呆子』。但似乎猛地換了一個不再眷顧他上帝,他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跟愛人分手,唯一陪伴他的就只剩那隻麥克風跟錄音設備以及一台小車。原本他所擁有的一切都不再屬於他,他的世界像被倒轉,找不到立足點。
心理醫師有固定的工作,有錢有閒。他的聲音可以救贖他所有的病人,一段角色扮演就可以讓病人釋放心中的情緒,他擁有的就只有這一半,而他的另一半卻支離破碎。一覺醒來,方正的房間裡雙人床上只有自己一個,衣櫃裡掛著的只有一個人的衣服,年過四十的自己隨手抓起的衣服卻沒洗而散發著異味,心中的那個人在許多年前就已經不知去向。突然間發現自己像是個獨居的糟老頭。
他們踏上旅程。錄音師為了挽回愛人的心也為了共同的夢想而踏上旅程,意外遇上心理醫生,在角色扮演中成為好友,也在角色扮演中走出陰霾。辦公室女孩為了找尋錄音帶裡的聲音而踏上旅程,把錄音帶那端的告白當成是電話那端的那個人,但旅程的最後卻也不知道自己找尋的是什麼。心理醫師似乎是為了轉換心情而出外旅遊,出發前卻帶上了對心上人的思念,在那曾經有人住過的巷子口卸下了自己的感情。
片尾,心理醫師穿上潛水衣在路上『游泳』,諷刺著大多數人都不在該在的地方做該做的事,只能在沒有水的地方乾乾的辛苦游著。錄音師與辦公室女孩不約而同走向海,不停緩慢的往海走去,『但你應該聽不見了!』、『但我要在這裡結束福爾摩沙之音!』留下兩個人兩句話的回音以及找不到自己歸屬的那種......還是悲哀!
2008.03.13 0733
很久...沒有靜下來體會文字...
總是忙完這個忙那個...
都不知道自己在做啥...
吃飯看個電影、日劇也看到不知所云...
腦袋裡雜亂的什麼也做不好...
不斷找尋自己有興趣的事...
但就像個無頭蒼蠅到處亂竄...
以上亂抱怨...QQ
其實這部戲觀後感我很想寫三篇...
很久沒有一部電影這麼讓我想重複看...
第一篇悲哀、第二篇歸屬、第三應該是改變...
前兩篇有點怨天...有點不負責任...
第三篇應該要拉回正面...
但總沒有動力去寫...
身處在負面情緒應該是寫不出來...
也許過幾個禮拜放下一些擔子之後會好些...
但到時應該也不會回頭補齊第三篇...
原本想說懶的回去投票了...
但既然媽都說要載我回來也不好意思再反悔...
就算是生平第一次投票...
我也不知道要投給誰...
其實是兩個都不想投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