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滿陽光親吻著八月底最後盛開的花朵
薄薄雲絲遮掩不住背後天空徹底的青
我是被禁的囚徒
只能透過玻璃窗探望這夏末不真實中的真實
總是不記教訓地先樂後苦 在幾週的遊歷過後
論文是城門前示眾的斬首 警醒著一頁頁撕去的日曆
網路文章流覽一篇過一篇 再艱深再苦澀的文史哲科
都遠比word上面敲不出來的論文津津有味
陽光偷偷踩進窗內 長鏡笑出一道光芒 讓我想起了台灣
想起正午時分地面蒸騰和車煙的熱流 扭曲而模糊了前方公車車牌
掛在對街大樓的玻璃帷幕 瞬間刺眼金光直射入眼
一球球陽春麵在鍋裡散開 衝出白茫煙霧
和著老闆娘的吆喝聲 咕嚕咕嚕冒出大街小巷的活力
太陽曬得暖 人情窩得暖 麵吃得暖
在台灣 陽光下的動 讓一切很真實
湛藍的晴空 也讓我想起了瑞士盧加諾
濃厚地中海味 也濃不過人情味
一路上右手拉行李 左手打招呼 頭要忙著點
嘴還得回應”你好””早安”...
偶爾想起耳邊是哪一國的招呼語 回過頭
那人已在好幾步之遙了
偶爾抬頭會猛然撞見飄逸衣服下露出窗戶的笑臉
或者 慵懶的貓
熱情 是我走進盧加諾最美麗的記憶
同學陸續告訴我 來英國之前
只要聽說天氣會影響心裡這種報告 就會心想nonsense
但一年過後 心裡由衷同意這樣的報告
也慶幸自己並非長年生長於這塊雲霧纏繞帶
陽光 是否等同於熱情? 我沒有答案
但肯定的是 在寒溫帶 陽光是漫漫寒冬中等待的希望
***
2003.08.06 科技與生活
我娘快要來英國晃兩圈 她老是問我 會不會熱呀我怕熱暈了
我就想 以英國的氣候 再熱也不會有台灣熱吧
後來有人提醒我 台灣再熱 到處都有冷氣
躲進麥當勞 7-11 新光三越 就可以享受清涼的盛夏
這讓我想起不知在那兒瞥過一段話
兩個加拿大女孩冬天到中國 沿路一直喊冷喔
朋友問 加拿大也不比中國溫暖吧
她們一邊打哆嗦一邊說 但是到處有暖氣呀
這兩件事的串連 有趣的就是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而我們或許不自知
昨天打電影工時 同事提到他的博士論文
就是探討史上科技與生活之間相互影響的哲學
人創造了科技 科技也主宰了人類
蘇格拉底 亞里斯多德等人 在歷史的陽光下思索的”存在”
今天也許擁有不同的詮釋
網路世界的亦真亦假 複製人的倫理顛覆
還有精進的攝影修片
照片上的Joaquin Phoenix人中那道疤怎也不見了
生活虛虛實實 只有握手擁抱的那股溫暖 算是活生生地流過
上月在MSN和台灣同事對談整晚
ID主角花姊早在我旁邊不知倒地
但網路那端 卻堅信這端打字輸出的 就是帳號上的花姊
朋友Milly曾經打越洋電話 講到口水快乾了
對方仍堅信她是另一朋友
在網路 在聽筒的另一端 一切變得這麼不確定
透過電話 我們可以五個小時傾吐心情 心靈更契合
卻也許五年都沒見上一面
”close” 脫離實體上的距離 要怎樣衡量
也許就像同事說的 ” being”的意義 也不再相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