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知道自己念的是一所老學校。有多老?我民國前出生的的祖父念的正是跟我同一所小學。而今年,是太平國小的112年校慶。
校園平日在大清早僅開放給晨起運動的人,但教室是不開放的,趁著校慶全面開放參觀,二姐一邀,我們倆就決定回去緬懷一下已經遠離我們很久的小學生活。
因為校慶和運動會一起合辦,所以當天無緣拍到太平國小最為人稱讚的可愛制服,全是一片橘白色的體育服。夏季制服是白色的公主袖蓬裙洋裝,冬季則是改成深藍色長袖,一樣是蓬裙式洋裝。提到太平國小的制服,就又有長篇大論可寫,所以先忍住不談,等我蒐集好「證物」,也就是照片之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主題還是回到太平國小吧!
太平國小創校於民國前十四年,稱為「大稻埕公學校」,在當時小學而言屬規模盛大,還包括對街的永樂國小佔地,後來因開闢延平北路(太平町)而使校地被一分為二,另一頭的校地才改建為「永樂國小」,從此太平、永樂分別駐守於馬路兩側。兩所學校的命名寓意良好,但卻老是激起小學生的好勝心,一天到晚把兩所學校到底誰比誰好掛在嘴邊。當然身為太平國小的學生,每每在街上遇到永樂國小的學生總是要特地瞄上兩眼,真是天真又無聊啊!(還真有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味道。)
至於為什麼我如此以身為太平校友為榮,除了有一名傑出校友──雕塑家黃土水先生,以及我最喜歡的美術老師以外,太平國小悠久的歷史以及北市裡堪稱多樹且廣闊的校園,再加上算得上可愛的制服,都是原因之一吧!
我們家族上上下下八個小孩都是太平國小校友,還包括我祖父;但很遺憾的是父親身為串聯上下世代的重要中樞,卻忘了不知道什麼因素,跑去唸了台北橋附近的大同小學。因此,讓我們不僅無法三代均從同一所小學畢業,父親還曾跟我們述說他小學時回家路上若是遇上太平國小學生,落單的他總是會被群起欺負甚至打上一架才回得了家,而這樣的故事也讓我提不勁大讚自己學校的好,心裡還真是有點落寞。
不過無論如何,即使我已經是個中年人了,但我還是很喜歡我此生就讀的第一所學校、我六年珍貴的小學生活以及朋友。
話說回來,我沒有唸幼稚園、托兒所,一直在家裡玩到六足歲,便直接去上了小學。從小就坐不住、老是靈魂出竅的我,在家也不願成為二姐滿足自己想當老師的教學私慾的活道具,硬是不肯先學什麼ㄅㄆㄇㄈ或1234,等到開學才驚覺原來自己是班上數一數二最笨的孩子。再加上我的第一母語是台語,大人們在家也幾乎只講台語,所以當時的我對國語的接受度頗低,以致於老師在教些什麼,我一直是有聽沒有懂,就像是整天泡在魚缸裡聽老師上課。不知過了多久我才發現,原來不是我特別笨,而是班上除了我和另一個小朋友以外的全部學生,都有唸幼稚園,所以當時老師在教的ㄅㄆㄇㄈ和1234他們統統都學過了,難怪老師只教一遍就都會了(根本是在複習嘛!),害我以為自己的腦袋真的很笨,幼小的心靈差點遭受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說真的,一旦掉進回憶的漩窩裡,那些平日不知隱藏在哪裡的記憶就全部一股腦被喚了回來,停也停不下來……。於是我只好悄悄的把標題改了(由原本的「太平國小112年校慶」變成「小學回憶錄.之一」),以方便隨時登錄爆增的回憶。
時間再回到2009年12月19日那天,我和二姐回到暌違已久的校園裡,從ㄇ字型的校舍開始逛起,先是二、四、六年級的校舍,然後是一、三、五年級的校舍,最後是連接兩排校舍的行政大樓,然後轉進外掃區,再折回操場、籃球場。整間學校就這麼被我們一步一腳印式的大致逛完。因為我們只差兩歲,所以回憶起來幾乎沒有落差,那天最熱鬧的活動其實是集中在操場區的運動大會,廣播喇叭不斷傳來激昂的口號和加油聲,但我和二姐倆人卻只管靜靜地走在教室走廊和校區裡,沉浸在各自的小學回憶中,並偶爾問起對方:「你記不記得這裡以前是……?」
由於學校建於日治時期,所以不論是硬體(校舍建築規劃)還是軟體(制服、上下課鐘聲),都跟日本小學幾乎相同,這一點我還是在日劇盛行以及自己去了日本之後才發現的。
太平國小三棟校舍呈ㄇ字型、包圍住中央大操場,最外圍再包一圈植物綠地,這一點就跟日本學校如出一轍。回想起每升上一年級,我們就要來個橫越操場的教室大遷徙,對小學生來說還真是新鮮感十足。而幸好我家姐妹都各相差兩歲,所以當我升上小一時,剛好位於同一棟樓的大姐、二姐自然被媽媽千交代萬交代要隨時盯著我,以免老是闖禍。但當只小我一歲,而且比我還胡塗仙的傻弟弟入學時,我要照顧他可得橫跨大操場,這對於才小二又腿短的我來說是件極度困難的事,但我還是有盡了身為小二生姐姐的最大心力。就連現在看來,要大人來回走上這麼一大趟操場,也差不多要花上七八分鐘,除非用跑的;而說到我那傻弟的小學事蹟,大概又可以寫上好幾個故事。
回憶還有很多,一起頭就放不下手了,原本單純只想介紹我就讀了六年而且至今引以為傲的小學,但沒想到自己的回憶卻更多。或許我應該回家把小學時的照片放上來才是。
(小學回憶錄待續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