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客家音樂才子、「客家本色」作曲者涂敏恆,日前不幸車禍身亡,消息傳出,全國藝文界為之震驚,這是繼吳盛智、林子淵兩位重要的客家音樂創作者後,第三位因車禍喪生的客家歌壇菁英。無論是巧合,還是命運作弄,涂敏恆的辭世,留下世人無限的遺憾。
客家英才相繼殞落,謹以此文紀念這些為台灣客家音樂開創新生命的先驅,也期待後生繼續守護這片得之不易的園地,讓前人播下的種籽開花結果。
主文:
總統大選後,來到蜿蜒苗栗內山的台三線公路,依舊是群山環抱、雲霧裊繞的美麗景色,每回走台三線,總是被竹林遍布的山光水色,以及樸素的客家風情深深吸引;然而這趟走來,心情卻格外沈重,在前往涂敏恆故鄉拜訪途中,我們沿著他車禍前走的路線,試圖尋找當代大師的足跡,並追念這位充滿理想與熱情的音樂奇才。
這場致命的車禍發生在三月十四日,那天,整個台灣西部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平流霧中,開著賓士老爺車的涂敏恆,在竹東用完午餐後,沿著台三線公路前往苗栗大湖,準備晚上為「客家樂府」的學員上課。
下午二時卅分左右,涂敏恆路經獅潭鄉公所,興奮地把剛完成的「獅潭鄉歌」交給鄉長,還當場唱給鄉公所的同仁們聽,讓鄉長蕭天福十分感動,沒想到就在離開鄉公所不久之後,即將進入大湖鄉的三寮坑路段,因為視線不良,車子直接撞上了護欄,涂敏恆當場傷重不治,車子裡沾滿血跡的手稿,寫著當晚原本要交給歌謠班成員的信,沒想到卻成了他最後的遺言。
「這張就是他最後的筆跡!」滿頭白髮的大哥涂敏辰,拿出沾著褐色血跡的信紙,對於這位才華洋溢的大弟,有著深深的不捨。「我們家就屬他最有音樂天分,可能是祖父的隔代遺傳吧!」經過大哥的說明,原來涂家算是書香門第,祖父涂長興在日據時代是台北師範學校畢業,不但拉了一手優美的小提琴,還精於繪畫及寫文章;至於涂敏恆的父親,光復前則是擔任警察,在後山的花蓮服務十多年,深獲地方百姓敬重,直到光復後,才回到大湖鄉公所當公務員。
不過回到故鄉的父親,一生很不得志,加上家裡的子女多,經濟狀況並不好。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六的涂敏恆,從小就展露音樂方面的天分,像是隨意摘下的樹葉,涂敏恆便可以當樂器,吹奏出各種旋律;在8、9歲的時候,涂敏恆就會自己做竹笛,音階相當精準;而在唸大湖初農時,涂敏恆便自修基本樂理,並且在建台中學畢業後,進入政戰學校音樂系就讀,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
除了天份之外,涂敏恆還飽覽詩書,包括全套資治通鑑、唐詩、宋詞、元曲、散文、小說、新詩,涂敏恆都有相當的涉獵,國學底子相當深厚;另外在寫曲方面,涂敏恆也廣泛接觸世界各地的音樂,包容不同類型的音樂形式。根據涂敏恆的學生表示,涂敏恆寫曲的速度相當快,有時一個晚上就可以寫上三首歌,而且每首都令人感動。如此豐沛的創作力,的確讓後進望塵莫及。
早期涂敏恆的創作,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以軍歌及藝術歌曲為主,直到民國69年,涂敏恆以一首費玉清演唱的「送你一把泥土」,成為當時熱門的國語金曲。大哥涂敏辰透露,其實這首歌曲的靈感,是來自他在民國37年,到大陸打內戰的經歷;不過無論如何,這首歌曲的確紅遍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而在此同時,涂敏恆也開始和另一位客家歌手,陽光合唱團的吳盛智共同創作客家歌曲。
這兩位歌手雖然同為苗栗大湖人,卻是到了台北才相識,不過兩人合作時間相當短,民國72年12月15日,吳盛智在深夜的台北街頭,遭到不明車輛撞倒,送醫急救無效,於21日不治身亡,享年39歲。在短暫的合作期間,他們共同合作了「 係中國人」等多首膾炙人口的客家歌曲,根據涂敏辰表示,當時原本歌名是叫「 係客家人」,但是在那思想控制的年代,歌曲檢查相當嚴格,「客家人」是禁止使用的,只好把「客家人」改為「中國人」。
儘管歌詞受到限制,但是這種創新的客家歌曲,在當時真的是令人大開眼界,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人用流行音樂的形式創作客家歌曲,還公開在電視台上演唱。這時大家才驚覺到,原來除了山歌之外,客家歌也可以像國語歌曲一樣琅琅上口,這在客家音樂史上,的確具有劃時代意義。
儘管少了一位戰友,涂敏恆仍然持續以客語創作歌曲,在當時充斥著一窩蜂日本改編歌曲的台灣音樂圈,涂敏恆以極具原創性的客家歌曲,以充滿鄉村野趣及生活記憶的歌詞,得到客家鄉親廣大的迴響,也為客家流行音樂開創了一片新園地。廿年來,涂敏恆已經作了一千五百多首各式各樣的客家歌曲,由於他豐富的創作及推廣,客家流行音樂逐漸在客家地區流傳,後起的創作者與演唱者也愈來愈多,而涂敏恆所作的多首客家童謠,也被官方列為國小母語教材。
目前任教於大湖國小的音樂老師涂敏綜,是涂敏恆的小弟,對於二哥創作的客家歌,涂敏綜笑著說,「這些全都是我們家生活的寫照!」像是不少的童謠,就是小時候母親唱給他們聽的,「每天睡覺前,母親都會說故事給我們聽,還有傳統歌謠、打油詩、歷史故事,全都是母親口傳下來的!」而這些童年的記憶及生活經驗,也成為涂敏恆創作的主要泉源。
不過光靠個人的經驗及天分,並不足以成為一代宗師,涂敏恆在創作過程中,跑遍台灣各地的客家庄,甚至到大陸原鄉找尋資料,採集當地歌謠及童謠,作為創作的素材;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工作全都是涂敏恆自掏腰包來做,沒有任何官方或民間的補助,而涂敏恆也不吝將這些資料與他人分享,甚至經常免費作曲送人,不收取任何酬勞,例如許多客家地區的鄉歌或是學校校歌,都是出自涂敏恆之手。
另外,涂敏恆還在全省各地的客家歌謠班、育幼院、慈善機構,義務教導演唱客家歌曲,甚至在故鄉成立「客家樂府」,培養更多的客家歌曲創作人才。「只要是替故鄉做事情、替客家人做事情、替弱勢者做事情,他都不會拒絕!」大哥涂敏辰有點苦笑地說,涂敏恆是「有才無財」,名氣雖然響亮,但是卻兩袖清風,「如果他把時間和精神拿來寫國語流行歌曲,現在可能早就賺翻了!」這樣的傻事,只有像涂敏恆如此充滿理想與熱情的人,才會用其一生、不顧一切地投入。
然而,滿腔的熱情終究不敵突如其來的意外,一場車禍,讓這棵客家樂界的長青樹從此倒地不起,不過他生前留下的客家歌謠,已經為現代客家音樂開闢出一片天地,就像「客家本色」裡描述的客家先民們,「唐山過台灣,無半點錢;煞忙打拼,耕山耕田....」涂敏恆背負著強烈的文化使命感,走在前端開疆闢土,儘管最後並未到達終點,但是後面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客家新民謠運動,也讓台灣這片土地,展現更多樣性的文化面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