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們家開始改吃素,原因是光妹的阿婆得了血癌,剛開始發現時大家都不能接受,因為我們都認為光婆是最重視身體健康的,不但吃得清淡,而且幾乎每天都會去運動,沒想到竟然會得到癌症。後來經過了解,原來我們平常太忽略她的生活狀況了,光婆後來才告訴我們,她已經有十年沒辦法睡好覺了,十年來,她依靠安眠藥入睡,加上更年期的毛病,長期服用賀爾蒙,最後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另外,光婆的肺部也出現病變,這和她長期待在廚房吸了過多油煙有關,我們只知道光婆手藝很棒,卻沒想到廚房正是家庭主婦最大的殺手。在醫院治療期間,我們開始接觸生機飲食,才警覺到平常吃的東西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尤其是在外頭餐廳吃的東西,根本不知道食材從哪裡來,用了哪些調味料,在鄉下住了幾年,真正了解菜是怎麼種出來的,也深刻體會緩慢生活的意義,選擇健康素食,成為我們實踐有機生活的第一步。
雖然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家料理三餐,但有時還是想會到外頭的餐廳享用美食,但是在頭份實在找不到符合我們需求的餐廳,平常的素食餐廳多半添加人工加工品,老實說吃了對身體有害無益,料理食物的方法也以傳統的炒炸為主,蔬菜也多半來自中南部大面積栽種的農園,噴灑大量農藥和化肥實在令人害怕,加上我們有兩個小寶貝,很希望有一家適合親子用餐的餐廳,要不然每次吃頓飯像打仗一樣,小孩坐不住到處亂跑,大人疲於應付,根本沒法好好享用,甚至許多餐廳根本不歡迎小孩進入,讓我們感到十分困擾,所以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希望有一家貼心的親子素食餐廳,這個想法一直到最近終於有實現的機會。
原本住在台北的陳先生,去年在日本友人的建議下,帶著妻小搬到頭份定居,租了一家店面賣起素食自助餐,60元吃到飽的低價策略,的確吸引不少客人光顧,但是隨著菜價高漲,自助餐的利潤實在有限,加上身體出現狀況,他們有意轉型為精緻的簡餐,後來因緣際會,他的日本友人成了我們的日文老師,大家也變成很好的朋友,在我們去日本前,他們提出共同經營的想法,並希望我們幫他們做規劃,當我們把親子餐廳的夢想告訴他們時,他們也相當認同,就在我們從日本回來之後,開始了餐廳的改造計畫。
「蒲公英TAMBOBO」的名字是光媽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很喜歡陳永淘寫的一首歌「糖ㄅㄅ」(蒲公英的日文發音),尤其是歌曲裡面一位八十多歲的郭媽媽吟誦自己所寫的徘句,每次聽到都相當感動,為此我們還特別去拜訪住在峨眉的郭媽媽,希望將她的徘句寫在餐廳的牆上。另外我們這次去日本,發現路旁和田間到處都是蒲公英,尤其在春天時種子隨風滿天飛舞,真是美極了,日本友人還教我們用蒲公英做樂器和玩具,帶給我們和孩子無比的樂趣。
決定名字之後,內部空間的布置,我們決定用最不花錢的方式來做,那就是一切自己動手做,我們到光妹外公家的山上砍竹子,儘管被蚊子叮得滿頭包,但卻甘之如飴;我們還把夥房的老水缸、老桌椅、老櫥櫃、老碗盤、老花布全搬過去,讓大家體驗過去客家人的生活美學;到了傍晚,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到竹南海邊玩水、看夕陽以及撿漂流木,現在整間餐廳都飄散著樟木的天然香氣,彷彿置身森林當中;到了晚上,我們輪流煮菜試吃,還邀請朋友一起來吃,大家邊吃邊討論如何改進,也聊聊最近生活中的一些心得和感覺,就像大家庭一般,吃飯時總是特別熱鬧溫馨,陳太太還開玩笑說,鄰居和路人一定覺得很奇怪,這家店不趕快開張做生意,整天都一堆人坐在那裡吃東西聊天,實在搞不懂老闆在想什麼。其實,慢食運動應該先從主人自己開始,我們給自己充裕的時間去準備和實驗,而不是為了賺錢匆促開張,如果主人自己都無法體會慢食運動的真義,如何與客人分享這美好的飲食文化呢?
在青芽兒中讀到幾篇介紹另類餐館的文章,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尤其是舊金山潘立西餐廳的作法,很值得我們學習,使用在地小農生產的當季蔬果做為食材,不但能夠提供最新鮮美味的餐點,也可以鼓勵在地小農生產品質好的有機農產品,因此我們開始在附近拜訪幾戶農家,了解他們種菜的方式,也希望他們能更提供不灑農藥化肥的新鮮蔬菜。我們也計畫租下夥房附近閒置的農地,做為學習農園,除了生產餐廳需要的各式蔬果外,也可以和附近學校合作,讓學生能夠親自體驗農作的樂趣。
在二樓的空間,我們將規劃為親子餐廳,貼心地為孩子們準備適合他們的餐點以及桌椅餐具,整個空間的布置根據華德福的理念設計,希望讓孩子進來後能夠把心靜下來,和家人一同享用美好的一餐;我們也將提供嬰兒餐,讓襁褓中的小嬰兒也能享用天然健康的副食品,這在台灣大概沒人做過吧!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在台灣的公共空間,婦女和孩子的需求仍然被嚴重忽略,就算設有一些哺乳或育兒設施,也往往應付了事,根本不符合需要,甚至因為乏人管理而成為治安死角;在日本,我們看見了整個城市對婦女和兒童的貼心照顧,就像一位朋友說的,沒有兒童權就沒有女權,沒有女權就沒有人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