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7 06:57:31| 人氣1,26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住在蒙特婁的日本女孩(一):賣身換婚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台灣時我很哈日,把日文學到一級,買濱崎步身上穿的名牌,每年去日本兩回,除了拜訪住在東京的表姊家,還從南到北自助旅行,後來還交了一個日本男友。那時只盼望能夠住到日本去,沒想到因緣際會來到加拿大。不過來到蒙特婁之後還是認識了一些日本人,加拿大有很多日本留學生和移民,拿加拿大和日本共同協議的短期工作許可來住上一年的年輕遊客更多。來這兒的日本男生比如Takeshi和Yoshio,都是很優秀的學生,也很享受加拿大生活,他們常常說:「對日本社會已經厭倦了。」Takeshi現在回到東京的一橋大學,還常常寫e-mail來:
「每天和這些日本年輕人相處,看見他們的無知和被動,實在很想念北美大學生的 自主和積極……」

這些男孩子想離開日本社會,來蒙特婁的日本女孩也是相同心理,出國的方式有很多種,她們選擇的實在是過去很哈日的我想像不出來的。很多拿短期工作許可來的女孩都抱定了一個志向:「這一年之內一定要結婚,然後就不回日本了!」為了結婚而來,她們會付出多麼不堪的犧牲自不在話下。有一回和Mark一起喝咖啡,一個膚色白皙、搽了深色眼影和艷紅唇彩的日本女孩和朋友嘰嘰呱呱說著話經過,看到Mark輕輕點了頭,等她走遠,Mark壓低了聲音說:

「那個女孩和我的三個朋友睡過喔。和第一個在一起沒多久,就去他家舖床疊被洗衣服,說好愛他,想和他結婚。那傢伙一聽嚇得要命,把她推薦給第二個,兩個同居了沒多久又說想結婚,第二個只好又把她推給第三個。現在終於結婚了,高興得不得了!」

我轉頭去看那女孩,染黃了的長髮,短裙襯出豐腴的身材,長靴裹住小腿,看去還是丰姿綽約,不禁感嘆:「一個女孩子漂漂亮亮,為什麼要這樣做?」Mark卻哇哇叫出來:「那叫漂亮?臉上妝塗那麼厚,睡睡就算了,結婚才不要!」

我很氣Mark的賤男人心理,不過還是心知肚明禮義廉恥敵不過市場邏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對很多男人來說,婚姻畢竟是大事,很難輕易接受這些日本女孩的求婚,可是她們,別說法語,連英語都講不好,卻把身體當作交往的工具,尋尋覓覓直到找著一個可以安身的男人。Pierre-Luc的哥哥前年外調到東京工作一年,在當地認識了一個女孩Noriko,回蒙特婁以後Noriko也跟著來了,說想要結婚,偏偏Pierre-Luc的哥哥說事業還不穩定沒有結婚的準備。Noriko也不肯回去,現在就和兄弟倆住在同一棟公寓,Pierre-Luc給她取了“Mini Mouse”的綽號:「她的聲音像老鼠又尖又細,跟她說話很痛苦喲,完全不知道她講什麼。」去年我擔任助教的班上有一個漂亮女孩Lucy,身材姣好,黑色的頭髮和眉毛,卻長了一對碧藍的眼睛。她說父親是魁北克人,母親是日本人,五歲時父母就離婚了,因為「他們沒辦法溝通,我爸爸只說法語,我媽媽只說日語。」這樣的兩個人能結為伴侶,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現在又離了婚,當初迢迢千里來找老公的願望不是落空了嗎?

不過,蒙特婁這個市場也不是那麼一面倒,很多男人對日本女孩其實也很好奇、很想一親芳澤。日本動畫和電玩塑造形象的能力著實驚人,他們都相信日本女孩溫柔又可愛,Field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女友Yuki說話嬌聲嬌氣,幾次遇見她,都緊緊黏在Field身邊,旁人試圖和她聊天,她便轉頭問Field:「我不知道耶!」惹得Field又疼又憐。他曾經私下說:「北美女人實在太強勢了,我還是喜歡依順的女孩子。」女性主義的吊詭之處就是它反而愈加助長傳統女性的身價。另外一個和Field一樣有日本女友的Laurent每一次看見有人和女友搭訕就心中火起,非去把對方罵上一頓不可,甚至男孩子打來的電話都一律掛掉,因為他知道有太多人想要有個日本女友了。Field和Laurent這種男人讓日本女孩相信來蒙特婁一定可以找到老公,而且很多對的確成功地結婚了。可是男方相信的是刻板的日本女孩印象,女方要的則是可以收留自己的丈夫,心靈不能相通,在這種條件下結婚的夫婦真會幸福嗎?現在正在專攻文學博士的日本女孩Naomi在蒙特婁待了十二年,身邊朋友之中不乏悽慘案例。很多魁北克男人其實根本是懶漢,巴不得討個貼心的日本妻子來照顧飲食起居。這些日本女孩結了婚以後反而更辛苦,沒有足夠的語言和技能做正職工作,只好去日本餐廳端盤子、去工廠做零工,好養那個男人,也養那個名份。

二十七歲的Karl曾經在福岡教了三年英文,同時和一個三十七歲、離過一次婚的女性交往了一陣。Karl回蒙特婁沒多久,她就追來求著要結婚,結果被Karl拒絕:「我現在還年輕,等到做好結婚的準備,妳都一定四十好幾了,怎麼能在這裡工作、生小孩呢?」年屆中年、經歷過一次婚姻的日本女人,除了追來蒙特婁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嗎?為什麼她相信只有婚姻可以拯救自己?「賣身換婚姻」的故事太多,麻衣子聽了總是直直冷哼:「腦袋長在自己身上,她們不會思考是她們笨。」常常在加拿大和日本之間飛來飛去的Anna卻很同情:「她們很可憐,日本社會不把女人當作有智力的人看,她們在職場上不能發揮,只能在家服侍丈夫小孩,難怪想出來找新生活。」Takeshi倒有另外一種想法:「日本社會很莫名其妙,完全不給占一半人口的女性工作能力,再把占另外一半人口的男性操勞到死,與其說是重男輕女,不如說是兩邊皆輸。」

我愈看見、聽見這些故事,哈日的熱情便愈加冷卻。曾經以為住在日本就能了解日本,現在卻發現,某一部分真實的日本外溢到遙遠的國度,殘酷地揭露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的醜陋。國外是逃亡的出口,逃出來的男男女女搬演著一篇又一篇劇本,雖然身處異地,卻時時刻刻訴說著本國的悲哀。

台長: 妞妞
人氣(1,26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日本 |
此分類下一篇:住在蒙特婁的日本女孩(二):麻衣子
此分類上一篇:未完的Family Affair

G
好有趣的文章,發掘日本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1-09-19 21:10:58
版主回應
真實的事,卻很離奇!
2011-09-24 11:28:35
華子
日本的独特社会構造及其民族性在世界上的確特異稀有、至今依旧有些不被外人所理解的地方。“日本の常識は外国の非常識”此言可説明這点。対於文章裏的日本女性的描述、除了表面上的魅洋之外(其実日本男性也一様的)、敗戦後整個日本的欧米追随論造就了現今日本年青人的対自我的迷失也是一大原因…
2011-09-24 11:15:35
版主回應
歐米追隨論造成了很多國家迷失的一代,倒不是歐米的問題,是追隨的社會本身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日本人的想法確實是最特異的!
2011-09-24 11:24: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