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16新埔推出風動柿季的活動,我們自關西交流道下,接省道118線,直達新埔鎮。
雖然時間已近中午,由於假日早餐吃得晚,加上停車位不好找,便直上新埔柿餅生產的大本營-旱坑里,想見識柿餅的生產過程。
由於這次完全是臨時起意,車上沒帶地圖,事先也沒做功課,進行『盲目之旅』的我們,看到二輛遊覽車就停在路邊,心想應該已身在目標區,加上有一群人在拍照,於是就泊車。
沒想到柿子還沒看到,倒在路邊見到木炭出窯,大老遠就聞到一股木材和炭的香味,拍了幾張照片,用力吸了幾口炭香,很舒服哩。
看到路旁有指示牌,爸媽研究身處的位置,討論要去哪裡看柿餅,還來不及去問遊覽車上的遊客,一位打扮得像農家的大姐,則熱心地告訴我們,『衛味佳』就在前方。
我們依她的指示,走進了鄉間小逕,立即就有郊遊的感覺,不一會兒就看見一戶農家,磚造的房舍、竹製的桌椅,小小院落中正在曬柿子,空氣中隱約的香甜味,令人有種幸福的感覺。另一位農婦打扮的大姐,見到小朋友,就立即解說起柿餅的生產過程,還讓Yoyo戴上手套,為柿餅按摩,體驗了很棒的農村之樂。
接著我們在其屋中做了敲染,就是把植物放在棉布下,拿支小槌子把花草的汁液敲到布中染色,敲敲打打的活兒,讓精力旺盛的Yoyo玩得很開心,媽媽則忙著吃柿餅冰棒。
過中午,肚子有點餓了,想吃著名的新埔粄條,但不知要上哪兒好,先回中正路上,看到『老牌粄條』還註明台視新聞訪問,剛好它門前有停車位,於是就進去一試,不錯吃。
吃飽後,步行至新埔國小,本來以為會有很多柿子相關產品,結果發現夜市的小吃和遊戲佔大多數,雖然Yoyo想玩,但他腸病毒剛好,加上那些器材看起來有點噁噁的,只好拉著他離開。
意猶未盡,決定再上旱坑里,去沿路都有標示牌的金漢柿餅,果然,比起衛味佳,金漢比較有規模,一進門還有大哥哥為我們解說柿子的種類,原來有澀味的柿子,如石柿才可做柿餅,和要當水果吃的甜柿不同。
我覺得金漢比較先進,對於城市土包子的媽媽來說,下鄉旅遊就是想體驗傳統的農家味;但對農家而言,企業化經營也是在現代求生存必要的手段,二者如何平衡,著實考驗農人的智慧。
(圖為日曬柿餅的場景,有竹架架高,顏色淺的為剛開始曝曬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