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于煉意 精於選材
——《戰于郎》賞析
○鞏衍杞
[原文] 戰于郎①。公叔禺人遇負杖入堡者息②。曰:"使之雖病也③,任之雖重也④,君子不能為謀也⑤,士弗能死也⑥,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⑦,皆死焉。魯人欲勿殤重汪踦⑧,問于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賞析]
本文選自《禮記•檀弓下》。《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相傳是孔子以後的儒家所記,裏面有不少短小精煉又很有意義的記事散文。《檀弓》的上下兩篇就是由許多這樣的散文組成的,《戰于郎》是其中的一篇軍事題材的散文。
魯哀公十一年(西元前484年)春,齊國進攻魯國,魯國的軍隊在郎地抗擊 齊軍。《戰于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次戰爭的一些情況。全文只有86個字,可是提供的訊息量很大,含義十分深刻,稱得上"醞藉吞吐,言短意長"。文章精煉 到這種程度,與作者的深于煉意、精於選材是分不開的。
所謂煉意,就是提煉主題。所謂選材,就是選取材料。煉意講究深,就是 要向縱深開掘,揭示出事物的本質。選材講究精,就是要精益求精,從大量的材料中挑選出最典型的來表現主題。材料是主題的基礎和載體,主題是材料的靈魂和統 帥。煉意和選材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統一。這種統一,最後落實到文章寫作上,就是用典型的材料表現深刻的主題。《戰于郎》的作者就做到了這一 點。
這篇短文的主題相當深刻。一個國家的執政者沒有把國家治理好,給人民 造成深重的苦難,甚至在國家遭到別的國家進攻的時候,還麻木不仁。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國家的人民應該怎麼辦﹖是否應該為保衛祖國而戰﹖文章作出了肯定的回 答。這樣的主題比一般意義上講愛國的主題深刻。同時,為了表現這個主題,作者選取了典型的環境、典型的人物、典型的細節、典型的情節。
據史書記載,當準備進攻魯國的齊軍在齊地清邑(今山東長清東南)集結 時,任季孫氏家臣的孔子的學生冉求,就向在魯國專權的三桓(指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皆魯桓公的後代)提出了抗擊齊軍入侵的建議。由於三桓與魯哀公的矛 盾很深,三桓之間也相互勾心鬥角,所以遲遲不能做出抗齊的決策。好不容易作出了出兵的決定,可是右師將領武伯彘竟拖延了5天才把部隊帶到指定的位置。這些 情況作者想必是瞭解的,他卻舍去不寫,落筆便是"戰于郎"。郎這個地方離魯國的都城曲阜很近。這說明齊軍已逼近魯國都城,形勢十分嚴峻。這樣,文章開頭就 交待了人物活動的特定環境:強敵兵臨國門,國家危在旦夕。之後,便推出了人物。
這場戰爭涉及的人方方面面,形形色色,許許多多,可是作者只寫了"負 杖入堡者息"的農民士兵、公叔禺人及其鄰童汪踦。這幾個人是具有代表性的。春秋時期各國實行的都是徵兵制,服兵役的主要是農民。公叔禺人是貴族,住在都 城,他的鄰居家的孩子,當然也住在都城。這就說明,當時魯國的形勢十分危急,全國實行了總動員,除了農民以外,連前國君的兒子及其鄰居的孩子都來打仗了。 對這幾個人物,又從表現主題的需要出發,各有側重,採取了不同的寫法。
對農民士兵,用的是側面描寫手法,是從文章中的人物公叔禺人的視角來 寫的,而且只寫了一個細節:"負杖入堡"。春秋時期各國普遍使用的刺殺格鬥兵器是戈、矛、戟、劍。這裏寫農民士兵帶的卻是扁擔之類的"杖"。這說明當時武 器不夠用,不得不以"杖"為武器。"杖"既然作為兵器,應握在手裏或扛在肩上,這裏寫農民士兵把杖橫挑在頸上,這說明他們是剛剛被徵集來的,還沒有經過訓 練。這既反映了魯國處境的危急,也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
上面是通過寫公叔禺人所見,從側面寫士兵。接下去寫公叔禺人看到前來 服役的農民極度勞苦的樣子,不由地感慨:"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意思是說,繁重的徭役縱然使人民勞累到了極點, 苛刻的賦稅縱然使人民負擔極其繁重,人民還是為保衛國家而戰鬥,可是在國家危難的緊要關頭,那些身居要位的"君子"卻不能為挽救國家的危難出謀劃策,肩負 重任的"士"卻不肯為國家犧牲,這是不行的呀!開頭寫"戰于郎",埋下了伏筆:魯國到了如此危急的境地,原因何在﹖而這裏作出照應:是由於貴族的腐敗。可 見,公叔禺人的感慨不是空發議論,而是極有針對性的。由此也可見作者構思的匠心。公叔禺人自己也是貴族,他能對人民群眾抱同情的態度,能對高官厚祿卻不能 為挽救國家盡心盡力的貴族表示極大的義憤,是可貴的。更可貴的是,他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能付諸行動。"我則既言矣",我既然這樣說了,就應該去做," 與其鄰童汪踦往,皆死焉。"於是他和鄰居的孩子汪踦一起投入戰鬥,兩人都英勇地犧牲了。看來公叔禺人是作者著力描寫的人物,但是只寫了他簡短的兩句話和一 個行動,就把他的愛國精神表現出來了。
對汪踦用的是又一種寫法,除了寫他與公叔禺人奔向敵人英勇犧牲外,著 重寫了一個情節,"魯人欲勿殤重汪踦",魯國人想不用葬孩子的禮儀來葬汪踦,而用成人的喪禮來葬他。這個情節精煉之至。我們至少可以從中讀出這些意思:汪 踦是孩子,但是他能為國家犧牲,所以用成人的喪禮來葬他,表明他的精神感人之深。舉行葬禮的不是他家裏的人,而是魯國人,這反映出魯國人的愛國主義和英雄 主義精神。魯國人為汪踦舉行葬禮,還反映出公叔禺人和汪踦犧牲後,魯國人打得非常英勇,終於打退了入侵的敵人,解除了國家的危機,魯國人才有可能舉辦公 葬。這也說明公叔禺人和汪踦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魯國人要以成人的喪禮對一個孩子進行公葬,這畢竟是一件新事,就去請 教孔子。孔子說:"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不亦可乎﹖"孔子的意思是說,能拿起武器保衛國家的孩子,即使不把他當孩子看待,用成人的葬禮舉行公葬, 不也是應該嗎﹖孔子是儒家的權威,他的話自然很有分量。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簡潔有力,又深化了主題。
"歷史是當時的新聞,新聞是未來的歷史。"讀一讀《戰于郎》這篇當時的新聞,揣摩它深於煉意、精於選材的寫作特色,這對於我們今天如何把新聞寫得短小精煉些,不是很有啟發嗎﹖
注釋:
①郎: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附近。
②公叔禺(yú)人:魯昭公的兒子。負杖: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中解釋為"把杖(扁擔之類)放在頸上,兩手扶著,等於今天的橫挑。"
③使:役使。之:代詞,指人民。病:勞苦。
④任:指賦稅負擔。
⑤君子:指上層貴族統治者。為:籌畫。謀:計謀。
⑥士:指下層貴族統治者。死:指為國犧牲。
⑦重:當作"童",兒童。汪踦(qí):人名。
⑧殤:未成年(不滿二十歲)而死稱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