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6 22:13:00| 人氣3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考題看空間寫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考題看空間寫作 作者:成功高中 范曉雯 老師
  不知確切從哪個時間開始,空間書寫成了最熱門的話題,而這個熱門風潮,也吹到本年學測的作文題。
  空間的記錄,如果要論「寫真能力」自然比不上攝影;因而,以文字記錄空間,必然要有超越「寫真」的特色,所以川端康成可以《古都》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朱天心以同名一書,榮獲眾多獎項;甚至廿世紀的大思想家桑塔耶納,以《英倫獨語》一書,同時受到文學與哲學界的青睞。他們書寫空間的同時,表現出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推銷出個人的生命風情。
  空間寫作的題目,該從哪些角度切入呢?
一. 取材方式:
(一) 取材宜擇選代表性,或令人印象深刻的。
如<醉翁亭記>第二段:「日出而林霖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便緊抓住代表性的風景寫出醉翁亭四季與朝暮與的景色。
再如<岳陽樓記>中,以雨天與晴天兩種不同的變景對照寫出。以寫雨景的「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蒲暮冥冥,虎嘯猿啼。」這些文字來看,雨天能見度低的晦暗、水邊排空的浪濤、岸畔舟船的破敗,甚至獸類可能的哀吼,皆有「具代表性」的特質。

(二) 取材貴能見人所未見。
如<晚遊六橋待月記>以朝煙夕嵐為主。文章如其人,要有個性才有看頭。如果寫到自然景色就用「好山好水」;寫到都市景色就用「都市叢林」「擁擠的人潮」「炫麗的霓紅燈」「車水馬龍的街道」,那麼,你的文章和別人的文章便大同小異,沒有個性了,所以如<晚遊六橋待月記>以朝煙夕嵐以及月景為主要重心。
在該篇中,固然注意到西湖「綠煙紅霧」「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隄畔之草,豔冶極矣」代表性的景色,更點出「朝煙、夕嵐、月景」這三個時段俗士未能見發的景色,以全新的文字表現「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花態柳情,山容水意」,使得西湖最盛,一日之盛,皆能在作者刻意當中呈現觀照。

(三)取材需配合文章主旨。
任何景色皆有可喜可悲,可群可怨的素材可供取用,主旨如何取材也就需要取捨。如:<黃州快哉亭記>寫景必是令人「快哉」之景;取材皆與「快哉」相關聯。黃州之景,赤壁之下,會讓蘇軾有「多情應笑我」的自嘲,蘇轍自然也會有這種情緒,但在這篇<黃州快哉亭記>中,蘇轍取的景則是以「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為主。這些眼見耳聞的取材、鼻嗅身感的觸動,皆是圍繞著主旨「快哉」而起。這便是配合文章主旨的好取材。

(四)取材需把握「人文」與「自然」二大特色。
如<墨池記>聯想到王羲之即為人文取材。而有關人文,可以用下列三個方向思考:
1.個人感觸:「和徐的微風輕的拂著我的思維;蔚藍的天空,解放了我的俗念,什麼是『無入而不自得』?現在的我便處在這情境中。」
2.論說的議題:「這一天的形形色色明日又會重演,但主角可能已換了人。街頭巷尾的種種故事不就是一個人生的縮影嗎?」
3.歷史沿革,如:「台灣在蠻荒未開時,荷蘭人已相中淡水這個軍事要塞。現代的紅毛城不再是英雄們互相馳騁爭鬥的地方,堅利的鐵炮也已生鏽,剩下的只是一座充滿古意與歐式色彩的城堡。」

二.抒寫重點:
1. 描寫要具體生動,如朱自清<綠>一文所寫的梅雨潭:
我曾見過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大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樣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裡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
單單一個「綠」的色彩,在朱自清筆下,便有「鵝黃底子」的淡綠、「無窮碧綠叢疊」的濃綠,或是「融入蔚藍天色」的鮮綠之分,這些說明,似乎將調色盤置於讀者目前,細細的調和,細細的繪出。

2. 善用想像力與聯想力。<兒時記趣>中將蚊子聯想成了黃鶴;<黃河結冰記>中,雪月交輝景致想及謝靈運詩句。再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寫到濟南冬日可見得的山景:
看罷,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白的,一道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氣了。
老舍將所見之山,聯想成日本的小看護婦,於是不論姿態也好、穿著也好、氣質也好,便因而有了不同的韻致。

3. 虛實並用。如張愛玲<多少恨>:
現代的電影院本是最廉價的王宮,全部是玻璃、絲絨,仿雲石的偉大結構。這一家,一進門地下是淡乳黃的;這地方整個的像一隻黃色玻璃杯放大了千萬倍,特別有那樣一種光閃閃的幻麗、潔淨。電影已經開映多時,穿堂裡空蕩蕩的,冷落了下來,便成了宮怨的場合,遙達聽見別殿的簫鼓。
其中「這地方整個的像一隻黃色玻璃杯放大了千萬倍」的聯想,便是藉由譬喻,傳遞一種「冰冷觸覺」的虛筆;而「成了宮怨的場合,遙達聽見別殿的簫鼓。」的聯想,更能將實體的冷落的電影院穿堂,寫出那種「幽恨闇生」的情緒。

4. 善用修辭法。如張愛玲<傾城之戀>:
那口渴的太陽汨汨地吸著海水,漱著,吐著,嘩啦嘩啦的響。人身上的水份全給它吸乾了,人成了金色的枯葉子,輕飄飄的。」
張愛玲將海浪寫成「口渴的太陽」的吸漱,又用「汨汨」這湧出的意象,獨特的表現著太陽熱力的大量湧射。日光浴下的人,以「金色枯葉子」譬喻,這些手法,將海灘的陽光、海浪與人,作了最傳神的最個性化的呈現。

5. 運用感官能力。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綜合摹寫六種摹寫方式強化摹寫之景。如郁達夫<故都的秋>: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是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全篇盡是各類的摹寫將形象做出完美的傳輸。

  知道如何取材,明白如何抒寫之後,面對大大小小的空間寫作試題,我們便可以優雅應對。
第一類接觸:自由取景的空間書寫
如果試題允許自由取景,那麼所擇取的空間愈大,愈不易寫得細膩,反不如找小一點的空間書寫,由視、聽、聞、觸、感的五種感官發揮。同時,做動靜相摻,尤其注意寫動景時,放慢筆致,讓每個動作慢而優雅的一格一格出現,如:「笑聲渲染四月天,歡樂氤氳在空氣中,一顆球飛過來,打在一棵開滿白花的流蘇,四瓣的小花如螺旋槳迴旋飛舞,落地前再演出完美著地。」選材對了,書寫就容易了。
【題目一】95年第二次台北市學測聯合模擬考題
  「城市就如一個永無重複的萬花筒,變化出一則一則令人驚嘆、令人低迴的風景。人工造作的公園綠蔭可以讀詩,美式連鎖速食店裡正好寫小說,在空無一人深夜地下道中,巨大的廣告美女對你流下眼淚,欲語還休;超市裡冷凍的馬鈴薯在立春後集體發芽……台北急促的節奏裡,我偏愛在一盅茶香裡欣賞天空陰晴不定的水墨煙雲。」(改寫自徐國能〈城市新風景〉)
  作者點出都市公共空間讓他產生的觀察及領會,而漫遊在城市中的你,除了家中、學校或補習班外,對哪裏最有感覺?爲什麼?你在那做些什麼?又有何體察及感受?請寫一篇文章,用自己的眼光,重新看待你出入的城市,發掘一個你最喜歡的「城市公共空間」(凡舉公園、球場、車站、美術館、餐館、廣場、街道、地下道、圖書館……不拘),說說它的動人之處何在。
寫作要求:
1、 題目自訂,文長至少五百字。
2、 請發揮觀察力,全力寫「一個城市公共空間」。
3、 若寫家中、學校或補習班者,不予計分。

【寫作說明】
依題目規定確定只能寫「一個空間」,要寫的是「最有感覺」的「動人之地」,千萬不要泛論一個大空間,如此即不切題,也情味全失。至於在大空間中不斷流動,那麼每一個視線只能分到一兩句話,也難以經營完善。
  我們的生活動線單調,所以選材很難避開與其他人雷同的現象,如果所取的地點與他人雷同,那麼書寫的角度就要謹慎。要不然,就是在寫景力求舒緩,如此即使寫的是同一空間,筆力就會有別。
  所謂寫景,是依視聽觸嗅而寫,不是只像標示物件一樣,寫出有誰在這裡,有什麼東西在這兒,多數同學都犯了「沒有視覺分享」的缺失。而同學們喜歡「細說重頭」,比如寫自己如何走到那個公園,或者自己如何發現那個人間寶地,其實這些都是「冒題」,在有限時間之內,不值得花這些筆力寫無關緊要的東西。

【佳作欣賞一】
    雨夜台北  成功高中學生蔣易霖
  在這高度開發的工商業城市中,快速的步調常把人沖得忘了自己是人,也需要一點點閒適來調劑生活。
  一個完全的偶然,我坐在誠品書局二樓附設的咖啡館,靜靜凝視窗外。那是個陰鬱濕冷的日子,白鏡似的玻璃窗上滑過一點一點的水珠,透過濃郁的拿鐵、曼特寧的蒸騰,世界彷彿靜止了。灰雲積聚的天空出現不曾有過的清晰,斷線似地拋下一群雨點,落入腳下五顏六色的荷蓋中。
  我突然發現,原來台北這麼美。尤其是雨中,插天高樓也變得模糊起來,那種朦朧出塵的景象,美得難以形容。或許正因為玻璃窗將我隔絕,這種美才顯露得出來,脫離了紛擾之後,城市彷彿轉變成截然不同的樣貌,盡情為我展露她的風情。
  呷一口咖啡,不加糖的苦澀滋味,恰如城市人的悲哀,為了享受生活而披星戴月地工作,到頭來卻不知何謂生活,雨中看台北,我發現台北的美,發現人群生活的悲哀。
簡評:在窗外之景,書寫緩慢有致。全文並不需要於末段強調都市人生活的悲哀,因為文盡尾聲,沒有時間再做經營,不如停於「盡情為我展露她的風情。」單純寫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喜悅即可。如此文章筆致才會相雷同。

【佳作欣賞二】
    台北的伊甸園  成功高中學生曾華偉
 住家附近,有一座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的公園。
  早上的公園,充滿了鳥兒清新的歌聲,在公園做運動的老先生、老婆婆手中收音機的音樂聲,即使座落市區,這兒依然聽不到馬路上喇叭的刺耳鳴聲。看著悠閒做著運動的老者,帶著寵物散步的長者,以及拿著早餐從容走向學校的國中生,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傍晚的公園被夕陽染上一層淡淡的紅,此時的公園,看起來格外的美,取代鳥兒的歌聲是暮蟬的嘶鳴,公園裡散步談天的人依舊從容,彷彿抵達這裡,時間就開始流動緩慢。
  如同愛琴海用盡了世界上所有的藍一般,這座公園彷彿用盡了台北的綠。在這座公園,我只是路過,但卻享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人間的溫暖,在被大馬路環繞的公園,我看見了幸福,看見了美。
簡評:寫景動靜得宜:以「朝暮」分寫結構,以「聲音」強調寧靜,皆為安全取材。唯起首的「綠意盎然」只與末段「用盡台北的綠」呼應,中間未見任何描述文字,總有廣告不實之憾!

【題目二】八十六年日大考題
具體描繪的工夫是寫作基本而重要的能力。寫一段三百字左右的文字描繪「街景」,不必成篇。

【佳作欣賞】
    街景  成功高中學生黃博彥
  遮起眼的陽光,是蔚藍的晴空萬里點綴以悠遊的白雲朵朵。迷路的我焦急茫然的空洞眼神乾望著。
  四周人群如黃河的河水般奔流而過,又如蟻窩中的螞蟻般萬頭鑽動,似乎每個人都明瞭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該怎麼走。環繞的道路如九曲迴腸般蜿蜒曲折,不知所措的我,看著馬路上的舊報紙被急駛而過的車輛捲至空中,乘著風自顧自地憑虛御空,似乎也自得其樂。
  空氣中瀰漫著從路邊攤販飄來的甜味、鹹味,耳邊斥著熙熙攘攘腳步聲,嘈雜且挾帶點笑意的交談聲。再怎麼有趣也減緩不了我似箭的歸心。我急忙向前方捷運站走去,踏上歸途。因迷路而多得的街景已深烙在我心中。
簡評:下班放學的街景,川流的人車,文中清晰可見。由「迷路」的心情統攝全文,因而眼中所見皆有加重「恐慌」的心境效果,情與景結合成功!

第二類接觸:空間寄託情志
  陶潛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被世人傳誦多時,這兩句空間的書寫,乍看只是視覺取材,然而其間寄託的情志無法以三言兩語解釋周全。在書寫空間時,不妨將自己的觀念與情懷,志願與個性安排入文。
【題目一】91年台北指考聯模試題
說明:1.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2.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3.文長不限。
  臺北,這座繁華熱鬧的城市,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每天往來穿梭於此。舉凡臺北的街道、建築、節慶活動、飲食娛樂,莫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請以「大城小調」為題,鋪陳出你自己臺北生活的風采神貌。
※注意:請勿寫成介紹臺北的宣傳性文章

【作法說明】
  以文體來分,這篇文章應是重抒情味的記敘文,若寫成論說文,或觀光指南,都不切題。而引導文字中提示的主題應是「你自己臺北生活的風采神貌」,表示這應為一篇以你為主角,以台北為場景的文章,如果只寫了場景,或只寫了自己的生活,取材皆不完備。村上春樹在《遠方的鼓聲》中,強調寫遊記是「依照自己眼睛所見的樣子寫下,排除輕易的感動,以寄給親密朋友的書信般的心情而寫」,這或許是一種書寫時可以選擇的角度。

【佳作欣賞一】
    大城小調 成功高中學生王國傑
 在這樣繁華的城市,縱使四周群山環抱,也只能被一叢叢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所遮蔽;縱使有平坦肥沃的土地,也只能被縱橫交織的擁擠道路所淹沒。只有一縷清新的音調流洩在這大城裡-是那彎淡水河。
  從小生活在擁擠的都市,我對寬廣的風景有種特別的嚮往。因此,有著廣闊河面的河濱公園就成了我最喜愛的地方之一。回想到國二暑假,總是和三五好友,以腳踏車馳騁在河畔。下午兩點從景美溪岸出發,狂風迎面吹來,不知道是風撞上了我還是我追上了風。一路上河面逐漸寬廣,周遭世界也隨河面伸展開來。
  一路「步行」我腿漸漸疲憊,但眼前延伸出去的無限一直吸引著我們向前,再向前。一望無際的河面波光粼粼,從點點波光中又隱約透露出河邊住宅的身影。伴隨著痠楚的肌肉而來,竟是整條河流顏色的變幻!河面原本倒映著羽毛狀的雲朵浮在藍色的天幕上,已逐漸被橘紅色的彩霞所覆蓋。忽然一聲急劇的剎車聲劃破了河面和天空。
  原本無盡的河堤到了盡頭,前方延伸出去的仍是無限的天空和河面,只是腳踏車已經過不去了。一群人伸長了雙腳倒坐在堤防上,抬頭望著被染紅的雲朵和天空,兩條河流交會在關渡大橋之下,老舊的堤防上坐著幾個年青人,我又聽見了那流洩在這「大城」中的「小調」了。
簡評:文章的運鏡,代表了個人的情志,隨自行車急馳而過,帶著視線一路向前,嚮往自由與寬廣的心,可見一斑。

【佳作欣賞二】
    大城小調  成功高中學生鐘安可
  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夜晚,總是沒有一處是黑暗的,撇開忠心的路燈不說,五彩般霓紅廣告招牌,在天空中彷彿群星匯集,連繪出無數個星座。商店街的日光燈,好似蜿蜒的蛇,透過冰冷的玻璃窗,像是一片片會發光的蛇鱗。夜晚,是城市魅力所在。
  繁忙工作後,自公司或學校走出,天往往已經暗了,人們暫時放下瑣事,到咖廳偷閒,品嚐一個人寂靜,在昏暗氣氛下沉思,偶爾視線探出窗外,車輛隨著紅綠燈走走停停,人群也是,我彷彿可以聽到擺動裙尾的淑女根鞋敲出的木魚聲,淡妝OL提著LV跟賣口香糖的歐巴桑錯肩而過。
  城市中形形色色,那個歐巴桑三十年前也是個窈窕淑女啊!城市的變動跟歲月一樣可觀,身為一個學生,只是這城市的嬰孩,每一個城市中的佈景與人物,都是嬰孩的保母,順著城市這搖籃搖啊搖,嬰孩會長大成為梳著西裝頭,身著墊肩西裝,佩戴朱紅領帶的啤酒肚中年吧?這場面,遙遠得難以想像。
  每天經過大飯店前,紳士淑女步出黑色大轎車,踏進金壁輝煌燈飾的店門,旋轉門內飄出一陣陣香氣,連洪七公也食指大動。這場景離我真的好遙遠,身為嬰孩的我,或許只可以拿著一半的零用錢,到咖啡廳坐坐,望向玻璃窗外,偷偷哼著大人的城市旋律。
簡評:大城與小鎮在景色上的差距很多,本篇緊抓「燈光」與「人潮」書寫。然而,「旁觀身分」顯示好靜的個性,「過去與未來」的幻想,顯示喜夢的習慣,寫作者的情志,完全顯現。

【題目二】90年第一次台北學測聯合模擬考題
底下這張圖是美國文學家梭羅經常散步的路徑簡圖,但很不巧的,這天,梭羅散步回來時因身體不適而無法完成當天的日記,能否請你根據此張簡圖,發揮你的想像力,幫梭羅完成今天的日記,以記錄下這幾天散步的路程及心情。(請注意景物的描寫及心情的描述,字數約300 字,又梭羅散步方向從右上到左下)


【佳作分享一】
    日記  成功高中學生吳尚恩
  沿著曲折的羊腸小徑,踩著嘎嘎作響的碎石,邁開步伐,望著巍峨的山脈,只覺得灑落下的陽光逐漸暗淡,而矗立在眼前的山勢卻更加高聳。直入雲霄的山頭佈滿著皚皚白雪,站在山腳下,心中不禁湧現出那份對大自然的感佩和敬意。
  兩旁的樹林,不時傳來鳥兒的啁啾聲、葉子婆娑起舞的沙沙聲以及藏身大地的蟲鳴,譜出一曲動人的樂章。耳根是不可多得的天籟,眼底是一片綠意盎然,內心更是沉浸在濃郁的清新。
  佇足好一會兒,才繼續向前。轉頭看去,一排排金黃色的麥浪映入眼簾。涼風拂過,有的麥桿子搖曳著身軀,好似在歡迎我的到來;有的互相依偎,連綿交疊。霎時,一群受驚嚇的鳥群轟隆飛出,倏地消失在天際,我撇過頭,發現身後是一潭湖水,金色餘暉映照著起伏的山巒,倒映在湖面上,湖面上鳥群時而躍起時而墜下,悠游水中的魚群擺尾逃竄,綴得滿湖朵朵漣漪,只見群山萬壑綻滿了簇簇白花,綿延了數公里。
  此時的湖畔已是落日時分,鳥群著斜陽歸去,魚兒也向湖心游去,留下澄清的湖面,盪漾著一波綠,帶領著我的心沉澱下來。
簡評:寫景有色有聲,有動有靜。文末所寫,與梭羅個性相符。

【佳作分享二】
    日記  成功高中學生許景皓
  近半個月的耀目晴空,在昨晚由雨聲譜下終章。久旱得霖,小徑旁草木再度青翠;蜻蜓點著新溢的水漥;白鶺鴒在綠縟中,跳動如琴鍵的起落,彷彿彈奏著雨的旋律,歡慶即時的滋潤。
  遠方峰嶺在湧流的山嵐中若隱若現,假使能躋登而上,俯瞰如海嵐霧,似嶼峰嶺,應該就是「飄飄乎如憑虛御風,絕世而獨立」的境界;另一側的櫻花林,花期未到,無從沐浴粉紅的花雨,只能遙想來春天女散花的仙境。
  繼續前行,一片水景展開:楊柳垂岸的湖泊和收割後淺水籠沙的稻田,水面給雨綴上光圈,楊柳和稻梗輕曳的漣漪,沉澱了今天的疲憊。
簡評:寫景典雅,有中國文化之美。

【題目三】89年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目
  所謂精彩的文字,除了語言需錘鍊、技巧需講究外,其描繪具體事、物,則鮮明而生動;摹寫抽象情、思,則細膩而雋永;並且往往情景交融、相互烘托。下文選自楊牧<亭午之鷹><紐約日記>,雖短短五百字,卻頗能符合這樣的標準,堪稱精緻動人。請仔細閱讀,品味,以「窗外」為題,另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 須點明「時間」與「空間」。
2. 須有具體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興懷感悟。
3. 不可亦步亦趨模仿原文。
4. 所謂「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車窗、教室的窗或監獄的鐵窗等等。
  我把窗簾拉開,簾後還有一層帆布帘子。我隨手抽那繩索,布帘一抖向上衝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進來。
  窗外正是中央公園。隆冬落盡葉子的樹林從腳下向遠處伸展,呈現一種介乎枯槁和黃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頓中透露無窮生機。公園西東兩條大道上巨廈連綿起伏而去,俯視那片樹林。天空是灰中帶著微藍的顏色。早晨八點鐘,也許正逢上星期天,在屋裡等待觀望,不知道應該做甚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整整一天的時間。
  從十六樓向下望,路上幾乎就是空曠的。紅綠燈還照常閃動。對街有兩座銅像,都是騎者之姿,耀武揚威的樣子,發散著古舊的綠鬱,軍帽和馬蹄構成一種可笑的角度,頡頏均衡。那騎者的長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兩個男子圍著一個大鐵桶在跳動,裡生了一盆多煙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報或早報,從垃圾箱裡撿來的。他們將報紙點上火,就站在鐵桶邊取暖,縮著脖子搓手,不時還跳著,並且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在說甚麼。那火旺燃燒上片刻就弱了下來,他們輪流到街邊的垃圾箱裡去掏拿,一疊一疊報紙扔進桶裡,白煙突突冒升,在早晨冰寒的公園一角,銅像騎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鴿子零落地飛來。
  鴿子又停在廣場上,毫無聲息。

【作法說明】
  這個題目以一篇美文為引子,希望能夠觸動同學相仿的哲思、相類的優美文字。因為描繪的是「窗外景物」,因而,目光能夠游移的範圍有限,然而自己的臥房窗外與公車的窗外取材就會有很大的差距,同學可以取最容易有所感觸的素材著手。
  而寫景記物最重要的是具體,如上文的筆力一般,具體寫著流浪漢的一舉一動,以及鴿子的飛翔與聲息。在「提示」中要求要點明時間,因為上班時間與下班時間,甚至夜晚與清晨,每一個時段在同一個窗外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色,因而時間點明才能讓人體會同學對景物掌握的能力。
  楊牧的文章中,將對遊民的同情,以可憐地縮著脖子搓著手,燃著片刻即弱的火,而且一直身處於「在刀尖下」,這種討生活的方式,不加興懷也能令人生憐。同學們如果也能學到這種藉景興懷表感的手法,便可成就上乘文章了。

【佳作分享一】
    窗外  成功高中學生李明軒
 夏末秋初的陽光不時地從綠意盎然的葉縫,透出金黃光芒,打入步往歸途的列車窗內;在這稍有寒意的季節裡,山中難得的陽光讓我沉浸在貼心的溫暖。
  列車緩緩駛在烏來山區。烏來大瀑布在夕陽的渲染下,彷彿成了一條鮮紅的絲綢掛在黑色的安山岩上,陡峭的山壁上,偶爾還有幾株幼小的檳榔樹緊抓著石縫中所剩無幾的泥土,奮力求生。在脫離母樹之後,就必須獨自面對所有的逆境。窗外成群的鳥兒體態輕盈,振翅飛往熟悉的巢,在大地即將沉睡的時候,一隻一身寶藍的臺灣藍鵲緊緊吸引我的目光,牠頭部那黑色的羽毛以及有色條紋的長長尾羽,顯得尊貴雍容。
  大地的夜幕籠罩山頭,頓時蟲聲四起,窗外即使暗不見物,生命力仍蓬勃。
簡評:以火車的動線為主,寫鄉野的風光,末段「生命力蓬勃」之語,活靈活現。

【佳作分享二】
    窗外  學長林政融
拉開了幕簾,在開啟的剎那,金黃色的餘暉奔進了房間,渲染了房間的每個角落,也宣告傍晚的來臨。
順著樓房往下看,行人有如螞蟻一般,雖然順著同一個方向但沒有規律;行道樹有如軍隊,雖然不會動但排列整齊;豎立的樓房如鋼琴的琴鍵,有的高有的低。再往稍遠的地方看,可以看到一條被夕陽照耀成紅色的小河,並且襯上連綿起伏的山峯。偶爾看到幾隻掠過天空的飛鳥,快樂飛翔著好像在說:「今天是豐收的一天,明天還要努力。」就連風也附和著,鼓著氣旋把飛鳥送到更遠的地方。
往街路看去,下班的車潮排列整齊,隨著紅綠燈的閃動,車子們縱橫交織著,形成一個流動的十字架。路上的人們,有說有笑,人人手中提著公事包或書包,他們正享受下班輕鬆和舒暢。有時也看到路上的小販,或許聽到小販的叫賣聲,有時候看到隔壁人家正在煮飯做菜,或許有時候聽到樓上練琴的聲音,如此的寧靜祥和,令人的身心都感到舒坦。
夕陽依舊在,晚雲被照得臉紅通通的,而這朱紅色也和天空的淡藍灰色漸層雜著,形成一幅很美麗的圖。晚風由窗外吹進了涼爽的秋意,我坐在書桌前,觀賞窗外一切的靜景動態,突然想:這世界真是既大又奇妙!
站起身子,伸個懶腰。棣堂色的光芒在窗外閃著,那是一雙歡迎的臂膀,自窗外邀請我欣賞世界。
簡評:景分動靜,架構有層次,文末更不忘往未來延展的可能,使得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文中所見所聞,呈現「靜觀自得」的妙趣。
第三類接觸:空間與時間的圓舞曲
  林文義曾在〈幸福在他方〉一文中寫及:「作家在文學書寫之間,如鮭魚溯源,鮭魚腦中存在著永不磨滅的初誕記憶。」每一篇空間作品,必然包含時間的流動,感觸愈敏銳,書寫的文字愈能感動閱讀者。
【題目】96學測作文題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 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 以「走過」為題, 寫一篇文章, 內容必須包含: 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 文長不限。

【寫作說明】
這是一個命題,寫作角度應由現在回顧過往,方能扣合題旨。同學們可以先快速回想生活周遭及現實環境中,有哪些景觀變異。確定自己要找的「改變」標的之後,其次思索種種改變蘊涵些什麼意義?自己對這種改變有些什麼想法?甚至產生了哪些情緒?由題目大約可以推知應有些許惆悵與不捨,但是變異未必只帶來這種情緒,大破是為了大立,為了美好未來,對於現狀必須有所取捨。沒有不捨與戀舊的學生不必為了惆悵而「強說愁」。

【作品分享】
走過  成功高中學生鄧福宇
走過汐止著名的黃昏市場,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雖然看不到在攤販帳篷下的燈具,總讓人在遠處目光就被強烈的燈光所吸引。這個熱鬧的市場旁,卻有是高度約一層樓的泥巴荒地,泥濘遍地,寸草不生,與市場裡間只有一層薄薄的鐵牆間隔著。
這塊荒地從上一次颱風淹水後就一直留下來的,每天走過,就感受到被高度的壓迫著,對人口越來越多的汐止而言,這塊荒地的閒置實在讓人覺得可惜。突然有一天,在泥巴地的四個角落立起了白白的石柱,然後有「車站要換到新站」的說法流傳,這個關於汐止的未來建設進度成了我每日關注的事,讓我每次發現了新的進展就在進家門時興奮地向媽媽報告。
建設完成後,高架的車站使得交通更順暢,平交道的意外也不再發生了;泥巴地變成了寬敞的體育場,讓家長能帶著小朋友盡情奔跑,開懷大笑,不必再為了因國中、國小的操場太擁擠而得不到場地失望而歸;在我通勤時,聽到鄰座對高高在上的汐止車站發出驚嘆,總讓我為自己家鄉的新建設感到自豪。
走過這段由舊而新的建設歷程,所有的腐朽、破敗由新穎接手,真實感受到自己身處於一個有活力的世代。
簡評:選擇的空間有新舊變化,選材合宜,本篇在廿七分的配分中,獲得十八分,主要因為對新空間或舊空間皆少了具體描述。
補註:本篇空間書寫的方法論,節選自國文天地出版拙作《含英咀華》一書〈寫景教戰篇〉。

台長: 文雅
人氣(3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教材 |
此分類下一篇:大學學測/國文作文考「走過」 這樣寫有24分喔.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文化知多少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