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友情》這本書是我今年春天在高雄城邦回頭書展上買的。當時架上除了這本,還有另外兩本河合隼雄的著作,分別是《心的棲止木》與《心的處方箋》,兩本都是短篇專欄集結而成。簡單翻閱後,也都一併入手。
第一次知道河合先生,是因為《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這本書,後來在《1Q84後—村上春樹長訪談》裡,又看到村上提及河合先生是這世界上少數不用說明就能完完全全理解他的「故事」概念的人。於是對這位一臉慈祥和藹樣的心理學大師產生了許多好奇。《大人的友情》是我接觸河合先生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的主要概念是,河合先生認為,所有人際關係的背後,其實都有「友情」在發揮作用。不管是朋友、同學、師生、親子、夫婦、愛侶,甚至是人與自然萬物的相處,友情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Yiruma - Dream
《友情總有淡淡的苦味》
書裡,河合先生曾多次提到人類「意識裡的影子」現象:每個人都有自己或許也搞不清楚的影子藏身於潛意識中,隱晦卻確實地影響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這讓我想到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裡那個有金色的獸,駝著夢緩緩前進的牆內的世界,以及與現實世界平行存在的影子。
當兩人的友情漸漸加深,也代表著逐漸探入對方的黑暗世界裡,有時候難免會踩到禁忌的線,而產生誤會、摩擦與衝突。這就是友情的苦澀面。也是無可避免的必然情形。書中河合先生是這麼說的: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心的深層都是黑暗的世界。在那裡,有各種禁忌的心理作用在運作著。所謂關係加深,也就是意味著逐漸探知那個人的陰影世界。在這裡,善惡的判斷開始變得曖昧不明,或相反的感情開始糾纏不清,於是產生不可解的情況。」
(怎麼覺得這段話像是村上小說的總註解?)
但,若能體認到友情總會有苦澀味道,就像「覺友情」的佛菩薩般地當個覺醒的有情人,以體貼的同理心去面對與接納這種苦味,那麼友情的強度、厚度和深度便會因而增加。的確,再怎麼完美的人,心中都會有無以言說的黑暗地帶,若我們只能和自己的影子一起活下去,那我們是不是也得尊重朋友內心影子的存在權,並且體諒朋友踩到我們的影子的可能性呢?
「不管多麼尊貴的人,人格多麼高潔的人,心中某著地方仍然難免有陰影。不過,要和這陰影以什麼形式活下去,才是難題所在。有陰影很遺憾,做惡也難以被允許。但是,因此而全面否定一個人卻很奇怪。人生之中,友情的滋味總是難免含有淡淡的苦味。」河合先生這麼說道。
《麥片粥式的愛》
書裡提到,各種人際關係都有友情當作基礎。對於親情裡的友情成分,河合先生說:「家人關係如果根本上沒有友情在發揮作用的話,我覺得也會不順利。夫婦、親子,這些關係雖然是不可取代的特別關係,然而如果沒有加上與血緣無關的友情因素的話,也會感到很拘束。」
這讓我想到年紀越長,與父母的相處越像是朋友。小時候無條件地「聽媽媽的話」,到現在有時候經過討論變成「媽媽聽我的話」。而且,前陣子常常晚上不看電視與家人一起玩跳棋,那感覺也很像友情,裡頭存在著朋友相互較勁的趣味火花。親子關係上再加上這層友情關係,相處起來變得彈性許多。
除了親情,當然還有愛情。愛情裡的友情成分也是穩定感情的關鍵因素。對此河合先生說:「夫婦的牽絆有各種形式。然而,其中很重要的,我想是友情。而且,有時候那或許可以感覺像是共同走過人生戰場的『戰友』一般。」
把夫妻形容成戰友,說貼切也真是貼切。人生多少風風雨雨,當兩人不離不棄地一路走過,那種難能可貴的情誼,用「牽手」形容似乎太過溫和,此時「戰友」反倒更能傳達出箇中意義。
不過這麼說來,要是兩人離婚,該怎麼形容呢?「臨陣脫逃」還是「為國捐軀」?再進一步想,夫妻動手打架不就是「血濺沙場」,夫妻外遇則是「棄我投敵」的叛逃罪囉?即便沒有離婚,婚姻生活若搞到像貌合神離的「偽政權」,那也真的很悲慘就是。(離題離到太平洋去了)
河合先生也提到一個有趣概念,就是他相信「肉體越近,心會越遠」這個說法。面對現代人的愛情強調「身心結合,靈肉合一」的現象,河合先生聊到了中世紀歐洲騎士,他說:「騎士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自己所愛的女士,誓死戰鬥,而把性的欲望完全壓制。因此騎士雖然飽受痛苦煎熬,然而因為那痛苦,使他得到磨練,提升,而獲得可以稱為宗教式的高潔精神。」
當然時代在變,社會現狀與價值觀早就迥異,西方國家的離婚與再婚率之高,已經讓婚姻變成隨手可棄的廉價品。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一對老夫婦被問到婚姻長久之道,老先生說:「我們的教育教導我們,東西壞了就要修理,而不是丟棄。」
河合先生當然也知道「騎士式愛戀」已不合時宜,故他提到了愛情中摻入友情的重要性:「支持結婚生活的東西,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友情更強。話雖如此,只是把友情當基礎並不是否定愛情。兩者當然可以共存,應該共存才更有趣。所謂『性』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力量,與其強化或許不如淡化才更能維持夫婦關係的安定。」
激烈而華麗的戀愛不會細水長流,當光鮮亮麗的風華落盡,愛情便漸漸朝向友情與親情的模式轉型,此時夫婦之間的相處,就如河合先生所述「沒有激情,只有靜靜卻深刻的感情相伴」。像是喝茶的朋友,或是喝著麥片粥的老夫老妻,無需親暱言語,只溫和靜止地端坐為伴,深刻的愛就展露無遺。
或許你說,那是河合先生年紀一大把才說的話,我們年輕人怎麼可能這樣嘛?但我想這番話的用意當然不是叫我們喝茶吃飯都不要講話,這也太誇張了。而應該是說,在這個「速食愛情」當道的時代,把愛情經營得像友情,或許提供一個彈性的出口,讓我們看到愛情的另一番風景。我們不只是羅曼蒂克的愛侶,更是必須共同克服種種困難挑戰的同伴和戰友。這樣想的話,兩人愛情也許因此得到昇華也說不定。
那位「東西壞了要修理不是丟棄」的老先生,想必也是體認到這點吧。
《與天地萬物為友》
這本書最後以「超越國界的友情」這章節來結束,我覺得很有意義,把這本書所要探討的「友情的定義」無限地延伸擴充出去。
書裡舉了鐮倉時代的名僧明惠為例,他曾在久未拜訪紀州的割磨島之後,心血來潮地給「島」寫了一封信:「昔日見面時歲月已遠,憶起昔日在磯上遊玩,島上戲耍的情景,令人難忘,更添戀慕之心,長期錯過拜訪時機,實非本意。」光看內容,會覺得這根本就是寫給老朋友的信嘛。
書裡又提到史努比有個兄弟叫史派克。住在沙漠中,唯一的朋友是棵仙人掌,他常常跟仙人掌聊天以排解寂寞。有一次史派克要出門時,回頭看仙人掌,結果它好像舉起手來要跟他道別似的,讓他很感動。這種超越物種的純真情誼,讓人看了心裡有股溫溫的暖意流過。
我也想到實習的時候,有次看到同事站在樹下不知道在做什麼,我以為她在等人,結果一問之下,她竟然說:「我在跟大樹說話阿。」當時心裡微微驚詫,以為她讀書讀到瘋了,但後來回想卻覺得有趣。
友情不只可以跨越國界,還可以超越人與其他存在的境界。當你與天地萬物都是朋友,你怎麼可能感到孤獨呢?與友人相聚時,享受友情的熱鬧歡愉,散場之後,迎著清風,欣賞明月浮雲在夜空中溫柔飄移,於是儘管單獨一人,心裡卻不覺得空虛。學習與天地共存,不管置身何時何地,都會感到自得。
在書裡,河合先生說道:「人完全孤獨是活不下去的。因此,需要有各種關係。重要的是,提到這『關係』或『交往』時,最好能事先清楚知道,對象和方式其實是很多樣的。如果固執於特定的對象和特定的關係時,會變得無法動彈。」
這除了強調人際關係的彈性時,不也在講人類情感對象的多樣性?
《為生活注入溫潤的友情》
書中還有很多值得細細思量的剖析。
如當提到「我們對他人的溫柔體貼心何來」時,河合先生竟然說「是從人會死的自覺而來的。」這問題我從未探究過,這樣的解讀倒也真沒預料到。他接著說:「人生有太多不可預測的事情,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也完全不可知,只有人會死是確實的。當感覺到彼此都會死時,才能超越善惡、貧富、長短以及世間的各種評價,對這個世間共度一段短暫時光的人,產生溫柔體貼的心。」
另外,我們常說「患難見真情」,日本也有首歌是這樣唱的:「朋友憂傷時,我哭泣,我歡喜時,朋友起舞。」然而,河合先生卻說:「為朋友的歡喜,並沒有那麼容易起舞。」
當朋友有難,我們對其輸出同情並不困難,因為即便我們強調同理心,內心免不了會以比較高的姿態去安慰對方,而且當你說「安慰」二字時,本身就是態度擺高了不是嗎?再者,對於朋友的成就,儘管我們口中說著恭喜,仍不免伴著忌妒心,除非你的成就和位階遠高於對方,恭喜或許才會說得比較自然。
河合先生也犀利地點出來,我們掛在口中的「患難見真情」常常建立在「與自己的利益無關」時。試想:當你的雪中送炭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代價時,你還會送過去嗎?當然我相信還是有的,就如同榮格派分析家阿爾道夫.古根畢爾的祖父對「友情」的詮釋一樣:「所謂朋友,就是半夜十二點開車來,後車廂裝著一個屍體,問你該怎麼辦時,都會二話不說地幫忙想辦法的人。」
有時候在心裡這樣惦量時,便漸漸能夠區分出對自己來說,真正稱的上朋友的人有哪些。甘願冒著自己的利益雪中送炭,對方成就遠勝於己卻真心歡喜,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要做到這些往往得通過人性考驗,自有其難度。但若真能擁有如此情誼,我想於對方、於自己,必定都是種銘刻在心的幸福。
寫到這裡,似乎寫了很多。但其實還有很多未提及卻值得分享的思考點。由於再寫下去會變成萬言書,我只能就此打住。建議各位可以的話,親自閱讀這本輕巧卻飽含人生智慧的書,相信收穫一定很多。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遠比以往舒適便利的現代,人類理應活得更快樂,但實際上我們卻常常忘記何謂快樂,甚至人際關係因為忙碌而搞得緊張、焦慮、僵硬、冷漠。我們以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實際上來看,好像「人性漸漸流失於科技」?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要重視在人際間扮演潤滑劑角色、並且適時平衡人性與科技天秤兩端的「友情」吧。最後,希望大家都能享受溫潤的友情,進而活得更豐富、充實和快樂。以上心得,與您分享。(我好像在寫作文?)
======================================================
《書裡記下來的句子》
「友情發生困難時,往往是友情挑戰到內心深處的影子,或是人們無法接納友情中的苦澀面。不必為發現朋友的缺點而驚訝;當我們責怪別人時,其實正是我們軟弱時。」
「自立的人,是能充分體認並做到適度和別人互相依存的人。」
「由於友情關係,人可以體驗到美好的感情。然而話雖如此,如果只一直留在這樣的狀態的話,也會對獨立自主造成妨礙,這可以說是朋友關係十分微妙的地方。」
「這是友情困難的地方。和朋友悲傷時同調,並不太困難,然而對歡喜,卻往往生出嫉妒心。」
「我們真的還會和死去的朋友見面嗎?對這一點,我無法確實回答。不過我喜歡認為『有』這種可能的想法,有時候也會去想像那情景。朋友死掉以後,對於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我會想到如果有一天『再見到』這位朋友時,被問起『你為什麼那樣做?』時,自己該怎麼對他說明呢?
於是,我決心不去做無法對他辯解的事情。死掉的朋友,正在看著我們。或者,你想到他正在看著你,我認為這種想法對活下去是很重要的。」
「人其實對親近的人並不了解。太親近之後,就會沒辦法思考那個人也會死的可能性。」
「和這比起來,一起喝茶、聊天、一起工作等的情況,雖然沒有感覺到多大的愛卻做了很多事情。然而,在這種日常行為中所累積起來的愛,就算不激烈,卻可能是既深又強的。這種關係反而可能強到切也切不斷而能長久持續下去。其中存在著深深的信賴感。」
「夫婦的牽絆有各種形式。然而,其中很重要的,我想是友情。而且,有時候那或許可以感覺像是共同走過人生戰場的『戰友』一般。如此深厚的友情,超越了一般所謂的癡呆或恍惚的人與健康的人的分界,把兩個人的靈魂結合起來。然而,所謂『健全』『正常』到底意味著什麼?能夠堂堂度過日常生活,有時候能賺大錢,完全忘記什麼靈魂的事,如果意味著這個的話,那麼健全和正常其實也許很空虛。」
「我想在人的感情中,似乎有激烈和深刻這兩個層面。激烈容易和眼睛看得見的行動結合,別人也很清楚地知道。但深刻的方面,因為沒有和立刻可以看得出來的明白行動結合,因此猛一看難以辨認出來,卻以長久持續的行為顯示,這是外力所難以改變的。而且,當能夠巧妙表現出來而傳達給他人時,則能喚起深深的感動。」
「如果問我什麼是友情,雖然現在還覺得無法立刻回答,不過我可以說,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中都含有友情,它使人的生活方式豐富起來。」
「科學技術發達,我們雖然過著極舒適便利的生活,但如果不巧的話,也許我們會誤以為一切都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支配、去操作,結果,卻被巨大的孤獨和閉塞感所煩惱。」
文章定位:
人氣(693) | 回應(0)| 推薦 (
6)|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