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前台灣的張錫銘等悍匪帶著龐大的軍火,
與警方來了一場規模驚人的對峙,為數眾多的新聞記者
也踏上了火線…;但是,這樣的社會事件,
沒有占據大久的新聞版面,自然,
也沒有成為杜琪峰導演新作「大事件」的有效廣告。
大事件是部港片。也許是這種先天上的血統關係,
讓它在台灣顯得倍受冷落;
雖然台灣演歌雙棲的男星任賢齊是此片的男主角,
但顯然,在台灣沒有帶來很大的風潮。
周五晚上,上映的第二場,我和朋友相約華納7點10分的場次,
我和友人是最早進入放映廳的,而我一直戲虐的說,
我包下了華納的第17廳。當然,事實並沒有那麼慘烈,
這一場總共坐了八個人影眾。
他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入場?我不清楚,
但我很明白,雖然在票價上我亦覺得華納不該收那麼貴的票價,
可是,我對杜導的片子有相當的信心。
他是香港商業電影中很突出的一位導演,
他過去的某些片子,用他個人的創意與技術,提供了相當成功娛樂性。
從威龍闖天關、真心英雄、槍火、談判專家Ⅰ、孤男寡女、
嚦咕嚦咕新年財、PTU,到現在的這部新作,大事件,
我覺得他成功的代表著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香港類型。
用一些片子的好票房,去支撐自己開創把玩一些新的故事類型
與技術嚐試;然後,成就一個良性循環。
大事件裡,有幾個簡單的角色元素:劫匪、殺手、警探,官員與記者。
任賢齊為首的劫匪冷靜兇悍,但這個頭頭卻有著一定的格調;
殺手誤打誤撞,捲入了這場本不相干的圍補事件;
張家輝所飾的警探一往無前,永不放棄自己的責任;
陳慧琳演的警官,用盡一切宣傳手法,遊走說謊與造假的邊緣,
只是為了挽回警隊的聲譽;這回故事裡的記者,沒有主導事件,
成了警匪兩方的工具,他們只想要第一手畫面。
杜琪峰的電影裡,男人間,不論正邪都往往帶著一種不可救藥的浪漫;
如果,我們本身的善惡觀念可以獨立而不受電影的影響,
其實那樣子的詮釋有一種特殊的迷人之處,
有著杜氏特有的英雄觀與命運不可抗拒的悲劇美感。
一場在電梯間裡殺手,悍匪與警探三人間二對一的對決中,
悍匪笑著問殺手,以你的心思,為何不當劫匪?
殺手也戲虐的反問,為什麼你不當殺手?
警探聽了,沒好氣的大聲問,你們為什麼不當差?
於是三人相顧大笑…。
官員把這場圍補視為一場大秀,
但秀過了頭,倒霉的只是小老百姓與第一線的棋子。
匪徒可惡,但不說謊;警探拼命,卻被認為誤了大局。
官員說謊扯蛋,為的是一個不見得成立的冠冕理由,
大事件就是這麼一群人牽扯在一起的故事。
亡命之徒槍下必有亡魂,那麼他們的趨向毀滅,
其實也是一種贖罪。兩個老大,看著自己的兄弟死去,
苟活是種恥辱;那麼臨死前,就讓生命去成全
相知相惜的對方的最後計畫。劫匪成了殺手,殺手成了劫匪;雖然
不能成功,但也算是盡了黑道人物裡短暫相逢的義氣。
為什麼兩個原本計畫開家自己小館的男人,
成了正義尺度下的亡命之徒?故事沒有給我們答案,
而這個社會,其實也不怎麼願意用心去發現壞人的內心歷程。
劇裡,也許只有一個拼命的警探是個全然正面的角色,
而官員面目醜陋,匪徒該死中卻還有些許可以獨立抽離出的瀟灑姿態,
如果我們夠成熟,那種姿態,可以是種美感。
補遺:1)顯然,我對杜導十分的偏好,所以說得好像一切都很棒。
但事實上,可能很多人受不了他那種一相情願,濃郁至極
又刻意對比的英雄主義。
2)張家輝演得中規中矩;任賢齊眼神造型不錯,但唸白太弱,
這好像是台灣新一代演員的通病。陳慧琳這個角色不見得需要
用女生來演。其實這部電影根本可以不用有女生。
也許悍匪找劉青雲詮釋,殺手讓吳鎮宇擔崗,警探給梁家輝飾演,
那個一心要搞個大秀的警官給梁朝偉玩玩,那麼這部戲的味道會重!
當然,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幻想。但想想無妨。
3)這部電影的海報十分的棒,同幕一場景,由前後鏡,
紅綠兩種色調的兩張海報對比呈現,可惜,華納戲院不識貨,
沒有把精采的它貼出來;如果,妳經過真善美,那麼,
也許妳不見得要買票進去看戲,但留點心思看看那一組海報。
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片子,但有一定的程度,不然,
怎麼會在真善美演出呢?也許,妳真的可以試試。
--
目光向前延伸需索,但我的腳步卻沒有邁出,
因為,我不想破壞,眼中的美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