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會出現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那些角色,也許是那個時代的改造者,
也可能,是一場災難的發動者。
列寧,可能算是這兩者的混合化身。
再見列寧的重心,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更是一個孩子用善良的謊言,
保護著含辛茹苦獨自帶大姊弟倆的母親。
劇情很簡單,其實就是以1989年開始為主,
東西兩德從分裂到統一,東德從共產主義倒向資本主義的過程。
不像「阿甘正傳」那般,用上許多動畫特效,
把阿甘這種傳奇性的虛構人物鑲嵌在美國現代史中,
這部電影裡的小人物,並沒有因緣際會的遭遇。
他們只是面對著整個轉變,然後,
年輕人有著心智和物質解放後的享受,
老一輩的人則對那劇烈的變動感到些無所適從。
在伯林圍牆傾到前夕,在東德共產黨垮台前,
主人翁的母親病倒了。對那些變動,她來不及參與…
事實上,主人翁心底可能認定,傑出的黨員,
對共產主義烏托邦有著堅定信念的母親,定然無法接受。
奇蹟下的甦醒,虛弱之軀受不了剌激…;
於是,主人翁開始了他那荒誕,卻應該能被體諒的謊言。
虛構的新聞,串通好的鄰居和母親從前的學生還有昔日友人,
為了讓這個嬴弱的婦人可以安度生命的最後歲月,
主人翁盡了一切努力……。
其實,母親心裡也有子女所不知的秘密。
她對主義的信仰的表象,其實多半出於生存的需要…。
父親當年並不是無情的離去,他,只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
並且苦苦等了她們多年。寄來的信件被母親所藏暱,
母親並不恨他,她最大的心願是再見他一面…。
其實,母親後來知道了一切。但她順著兒子的心意,沒有揭穿;
那是另一個善意的隱瞞。
平順的故事,沒有操弄太複雜的論辯。
我覺得比阿甘溫馨深刻…當然,
它們就算運用了雷同的時代變遷人們見証轉變的手法,
但其實編導仍有不同的企圖。
多數的時候,凡夫百姓只能被時代選擇,
而選擇不了時代。這一群人,因為主義而受有犧牲,
也因為主義的崩潰而得到解放。不錯的德國片。
對飾演母親的演員有著深深的喜歡…
她打破了我對德國女人的某些刻板印象;
而男主角亦然。很不錯的故事,一群很棒的演員,
好看的故事。
提到了這部德國電影,就想到了剛開打的歐洲杯。
民國八十五年,也就是西元的1996年,
那年的歐洲杯冠車賽,我看完了全程。
德國拿了冠軍,那天的比賽現場轉播大約是清晨四五點間,
看完了比賽,心滿意足的騎了機車去逢甲大學,
去那幹什麼呢?去參加大學聯考。
今年德國的第一場比賽在16日,不過預賽台灣這邊似乎沒有轉播,
希望,複賽之後衛視體育台可以照顧球迷。而德國可以殺出重圍。
晚上參加了場聚餐,
萬華莒光路附近的小攤子,
還不錯的生魚片,
加上十幾顆餃子,
幾杯啤酒,
還有同事間百無禁忌的話題,
今天上班滿三個月,
吃了很多,說了很多,
回到家,洗了澡,發現好像缺了些什麼,
嗯,那些少了的感覺,是曾有過,
卻丟失許久的被需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