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8 18:43:48| 人氣3,5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霧峰光復新村:落實以保存為前提的活化 不是以活化為前提的保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與圖 / 吳東明

內政部營建署於101年7月25日舉辦一場「都市再生:創造穿梭時空的都市新風貌研討會」,討論了臺鐵臺北機廠、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及臺中光復新村等,在文化資產保存及都市發展之間,不斷摸索著前進的案例。都市更新時常會碰到歷史建築、古蹟、老樹、文化景觀等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究竟都市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究竟必然會產生衝突,或者可以有共贏共榮的空間呢?這正是這場研討會一連貫的主題。

霧峰光復新村是前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與印刷廠的宿舍,過去十年面臨了幾度拆遷危機,但經民間團體多年努力呼籲,終於在2012年1月17日登錄為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奠定了未來「以保存為前提」的發展基礎。但自從登錄文化景觀以來,後續活化轉型方向究竟何去何從?是一場由台中市政府主導推動的政策,民間團體並沒有太多的參與空間。在這場研討會裡,正好有機會得以第一次公開討論。

從文化保存的意義而言,霧峰光復新村見證了「臺灣省政府疏遷」的歷史,同時也是中興新村市鎮規劃的先期計畫,從土地史的觀點,該處有日治時期的坑口農事自治村舊址,也見證九年一貫制教育史與九二一大地震的歷史。

正是因為他是臺灣省政府「疏遷」時期的宿舍群落,是臺灣戰後第一代的都市規劃工程團隊,考察自英國二次大戰後的市鎮規劃經驗創建,因此,空間形式反映出充滿理想性格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y)規畫思維,其之誕生亦奠定了中興新村市鎮規劃的基礎。不論建築形式、當年推動省政府相關政策的歷史意義、其大時代背景形成的特殊聚落文化,以及當今低碳綠生活社區特色,光復新村都有其保留的多面向價值。

霧峰光復新村是前台灣省政府的員工宿舍,過去十年面臨了幾度拆遷危機,但經民間團體多年努力呼籲,終於在2012年1月17日登錄為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奠定了未來「以保存為前提」的發展基礎。但自從登錄文化景觀以來,後續活化轉型方向究竟何去何從? (圖片提供:吳東明)

在全台眷村改建浪潮下,昔日充滿時代風味的「眷村」所剩無幾;國有眷舍騰空拆除及國土標售的政策,也讓許多珍貴的老宿舍自台灣版圖消失。光復新村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完整保存,更具意義並讓具有時代感的故事,可以繼續傳承述說,是這個保存案例的可貴之處。今年六月,中國導演張國立帶領劇組,在光復新村取景拍攝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原鄉」。這齣連續劇,以1980年代解嚴前的臺灣為背景,刻畫外省老兵的眷村生活以及期盼返鄉探親的心情。張導演盛讚光復新村,讓「原鄉」拍出了那個時代的「原汁原味」。

「創新與懷舊」的交融,正是光復新村一直以來展現的風貌。登錄文化景觀以來,臺中市政府戮力推動光復新村的轉型活化,對於這番作為民間團體給與支持及肯定。然而,「活化轉型」不宜操之過急,明確奠定在「原汁原味」上的創新發展,才是光復新村活化轉型歷程中真正的精髓,務必「以保存為前提的活化,不是以活化為前提的保存。」,除應儘速制訂「霧峰光復新村省府眷舍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並應具體落實以保存為前提的活化政策。

過去,光復新村是一處足以窺向未來的「明日之城」。未來呢在活化轉型的道路上,依舊處處充滿挑戰。然而,再次轉型成為一處看向未來的「明日之城」,掌握以「花園城市」精神出發的永續發展策略,正是光復新村轉型的唯一最佳願景。

※ 本文作者吳東明,台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祕書長。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 延伸閱讀:2009.7.29 獨立特派員《台灣第一村》

http://pnn.pts.org.tw/main/?p=44931

台長: 相信改變
人氣(3,5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 |
此分類下一篇:20120816台中市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參訪霧峰光復新村
此分類上一篇:陸導張國立拍「原鄉」 光復新村取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