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讀書的女子(The Reader)
1770-72 年
油畫,82 x 65 cm
National Gallery of Art,華盛頓
畫家:福拉哥納爾
(Fragonard, Jean-Honor)(1732-1806)
(台長亂入)
最近很忙,
很多想寫的東西都沒時間寫。有誰可借我時間用用?orz
(扯回正題)
新聞週刊(Newsweek)有個叫A Life in Books的專欄,
固定會請一位名人提供自己在生涯中最重要的五本書。
三月份有一週是請學者Harold Bloom提供。
A Life In Books,Harold Bloom
網址:
http://www.msnbc.msn.com/id/17439192/site/newsweek/#storyContinued
他提供的書目,呃~算是讓人肅然起敬的吧。
Shakespeare, the complete works莎翁全集
The Canterbury Tales” by Geoffrey Chaucer. 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La Divina Commedia” by Dante,但丁 神曲
Don Quixote” by Miguel de Cervantes.塞萬提斯 唐吉诃德
The Iliad by Homer.荷馬 。 [荷馬史詩The Iliad敘述希臘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
這幾本我想是連外國人都很難一次念懂的書吧!
學者風範果然不同,
影響深遠的書都是堪以流芳百世之作,
某臨不才,
想來想去,影響我一些人生想法的書,好像都不是什麼曠世經典。
先列一下書名:
(一)笑傲江湖
(二)少年小樹之歌
(三)臺北人
(四)萬曆十五年
(五)傲慢與偏見
(一)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可以算是我的啟蒙書之一,
第一次閱讀時是在國小三年級上學期。
會閱讀的原因是因為那是我媽的藏書,
很舊的版本,
25K,四大冊,遠流出版,花了一星期看完,
看完只能用四個字形容,驚為天人。
那一年我反覆溫習了不下十遍,
此後每年至少都會重看一次,
直到現在,
完整地從頭到尾閱讀,少說看了三十遍有吧,
片段地複習那就不提了,數也數不清。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的小說我不是每部都喜歡的,
譬如「射鵰三部曲」是他的經典代表作,
《射鵰英雄傳》我還蠻喜歡的,
《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也還不賴,
《天龍八部》、《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就……咳~沒有很喜歡,
《書劍江山》、《連城訣》和《俠客行》…………(就跳過不提吧)
總之,
《笑傲江湖》是我最愛的一部武俠小說,令狐沖和任盈盈是我最愛的兩個小說中的人物。
雖然後期迷上了黃易,
但仍然取代不了《笑傲江湖》在我心中的地位。
為什麼某臨會這麼喜歡《笑傲江湖》呢?
可能要廢話一些某臨小時候的心路歷程。
某臨的媽媽對某臨教育其實還蠻費盡心思,用心良苦。
不過
某臨自認一直是很黑暗的小孩。
某臨媽媽宣導的佛教思想、傳統價值以及因果報應,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發揮效果,
不過一定程度輔助了某臨的價值觀沒有繼續傾向邪惡,
不過某臨實在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當然,
大奸大惡倒也談不上,
某臨並不聰明,
畢竟要為非作歹沒有一定的聰明才智還辦不到哩!
國小三年級,
正是某臨跟著老媽去寺廟住了半年後,剛回到家中的時期。
那時我一直對周遭的所謂「大人們」很不能諒解。
當時,
離過婚的女人在工作上是受到欺壓的,
這社會並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和對待,
落井下石、奚落嘲笑的倒是比比皆是。
好啦,當這個女人說要去出家的時候,
另一派人馬則是跳出來指責,
不負責任啦、逃避現實啦、有的沒的都出來。
好樣的,
日子到底是誰在過的啊?=.=”
還是,
只是因為這女人的小孩沒人照顧,會成為燙手山芋而頭痛?
(我承認上述言論非常偏激,所以看看就好。)
於是,個性大度不羈的令狐沖,
給了我一種嚮往。
金庸小說中的主角大俠,
有的是有令人稱羨的際遇、
有的得遇高人傳授武功、
有的是擁有俊秀的外貌、
有的更是無數美女死心塌地奉獻。
從這幾點來說,令狐沖是個例外。
他既沒有楊過英俊的外貌,
沒有張無忌到處受歡迎的女人緣,
又不像韋小寶可以卑鄙無恥地把他一直苦戀的小師妹岳靈珊搶過來,
最慘的是
岳靈珊臨死前還要她這個苦情癡心男的大師兄照顧情敵林平之的一生。
綜觀《笑傲江湖》一書,
令狐沖自始至終所背負的「罪名」,
就是因為他重情義、守信諾惹出來的麻煩。
譬如令狐沖答應風清揚決不吐露思過崖上之事,卻替自己帶來了大麻煩。
被自己視如親人的華山派眾人質疑他私吞辟邪劍譜,
如他要替自己證明清白,
那麼思過崖上之事自然是是非說不可了。
但是令狐沖卻是這麼想的:
「令狐沖受人大恩,決不能有負於他。
我對師父師娘之心,天日可表,暫受一時委屈,又算得甚麼?」
「大丈夫豈能食言?
我行我素,旁人恥笑,又理他怎地?」
思想有時單純到近乎單細胞生物的令狐沖認為,
只要他「行得正,坐得端」,
總有一天能沉冤昭雪,這「委屈」畢竟只是「一時」存在而已。
後來眾人冤枉他私吞劍譜、
武林恥笑他當恆山派掌門,成為尼姑首領等等質疑與譏諷
對於令狐沖來說,
自我的評價的重要性必然是凌駕在旁人的判斷之上,
也因此,
重然諾的精神亦比旁人非議來的重要。
令狐沖另一個特殊點,
是他不僅幫助正派同門,連魔教中人都幫。
簡單說,
令狐沖打抱不平的對象,
是不分正邪的,純粹是就他所見而採取行動。
如同與向問天的涼亭聯手,金庸這麼寫著:
令狐沖不知這老者姓名來歷,
不知何以有這許多武林中人要和他為難,更不知他是正是邪,
只是欽佩他這般旁若無人的豪氣,
又不知不覺間起了一番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意,
當下大踏步向前,朗聲說道:
「前輩請了,你獨酌無伴,未免寂寞,我來陪你喝酒。」
走入涼亭,向他一揖,便坐了下來。
又如嵩山派追殺劉正風跟曲洋時,令狐沖冒著被追殺的危險,說出不齒其作為的言語:
令狐沖哈哈一笑,說道:
「劉師叔,咱們自居俠義道,與邪魔外道誓不兩立,
這『俠義』二字,是甚麼意思?
欺辱身負重傷之人,算不算俠義?殘殺無辜幼女,算不算俠義?
要是這種種事情都幹得出,跟邪魔外道又有甚麼分別?」
短短的幾句話,顯示出令狐沖的善惡標準。
或許是天生個性使然,
他爽朗豪邁,沒有半點怨懟,重情重義卻沒有自以為是的正邪之分;
所以,
在極其痛苦的失戀之後,任盈盈對令狐沖的傾心,也就可以理解。
比起楊過和小龍女蕩氣迴腸般「問世間情為何物」的生死相許,
或是郭靖黃蓉那種時刻相隨,兩心如一的愛情,
任盈盈與令狐沖的愛情似乎沒有那麼引人熱淚,
但是處處流露淡淡的溫馨與甜蜜,
細水長流、平淡真切,
感覺更像真實人生中牽手過一生的情節。
愛得刻骨銘心的與能夠終生廝守的,未必是同一人,
遇上太多苦難的令狐沖得到盈盈完全的愛與包容;
盈盈不計回報的愛終或沖哥一生的真心對待,
只要彼此珍惜,
已經勝過旁人太多。
(二)少年小樹之歌
前一陣子《佐賀的超級阿嬤》超紅的,(當然現在也是)
不過我認為,
《少年小樹之歌》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作品。
它是一本描述在30年代美國東部查拉幾山一位印地安少年孤兒的故事。
名叫小樹的少年投靠他以釀造威士忌維生的爺爺和「邦妮蜂蜜」奶奶。
爺爺告訴小樹,
優秀的印地安人懂得樹的靈魂、風的語言、鳥的歌聲,
並且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聲調和步伐與山中的聲響融為一體。
小樹的奶奶說,
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第一件事就是~~分享給他人知道,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地散播開來。
他們祖孫三人謙卑向大自然學習,依附自然生活的日子;
他們從不在春夏之際的動物交配期設下陷阱獵捕,
因為「世上沒人能同時兼顧追尋伴侶和生存奮鬥,動物也一樣。」
這本書在描寫大自然景物,用了非常多讓人耳目一新的修辭,
如:「生命的汁液在樹幹裡流動,樹木膨脹得就像是待產的婦人」;
「黑夜的殘影在朝陽的大舉進攻下,一步一步地向山谷退去」;
「星光騎在漣漪和水花上,在小溪裡跳躍」;
「月光穿過松樹梢投射在窄徑上,
窄徑裡的霧氣在月光的烘托下,彷彿變成一艘銀白色的扁舟緩緩地移動」等等。
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
會讓你對世界的看法完全改觀。
少年小樹之歌
博客來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19018
(三)臺北人
國、高中我偏好的都是武俠、偵探、科幻、推理小說,
直到進入大學時
才開始接觸現代文學小說。
《臺北人》就是在這個時期看的。
By the way, 在看《臺北人》時,
個人推薦一些可以一同選讀的作品:
1.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 歐陽子著
(這是一本闡釋與分析《臺北人》 的文集,幫助更深入了解整本小說包含的暗喻和前後對比呼應)
2.《都柏林人》、《異鄉人》
內容並不相關,可是都是選定某一個時代特定人物描寫心境轉折,主題類似。
3.張大春的作品,如《將軍碑》、《四喜憂國》。
跟白先勇算是差不多時代的作家,可以比照不同風格。
也許你會問,
好不好看呢?關於《臺北人》的感想。
有兩句話可以形容我的感想。
1.登泰山而小天下。
2.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只能說,真遺憾到大學才看到這部作品。
特別推薦,
《臺北人》當中的意識流中篇小說《遊園驚夢》,讚到極點。
(四)萬曆十五年
這本是我大學時旁修歷史系的課時,
教授指定必讀用書。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
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
在台灣這本書重印了很多版,
我手上的好像是1996還是1997年版的。
《萬曆十五年》的英文版書名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直譯為「無關緊要的1587年」。
歷史記載的西元1587年,
大明萬曆十五年,干支為丁亥,屬豬。
當年四海生平,全年並無大事可記。
除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時而瘟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有水患,秋天山西有地震,
但以歷史角度來看,這只能算是小災小患,
因為這些小事並未患成大災。
總而言之,萬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
國高中念歷史時,老師通常會叫我們背下重大歷史事件跟年份,
因為這通常是考試重點,
而且以編年的方式記誦,也方便瞭解歷史發展的脈絡。
不過《萬曆十五年》反其道而行,
挑了一個不起眼、沒什麼大事的年代。
書中寫道,這一年,很可能就是明朝邁向衰敗的最後一年。
翻開史書,這一年,萬歷皇帝即位滿十五年,
而自萬歷登基時即擔任首輔的張居正於本年過世,
朝中為政府主幹的「張派」勢力遭到皇帝清算,
政府大權終於歸於萬歷皇帝之手。
但此時,萬歷皇帝心灰意冷,
開始不上朝,與君臣隔閡日深;
同年,大明朝富有盛名的清官海瑞謝世;
年末,被革職的明大將軍戚繼光與世長辭。
此後三十年,努爾哈赤崛起於東北。
大明帝國江河日下,
根基已經腐爛殆盡,
縱使明朝末代崇禎皇帝有意救國,
於政事方面的時間達到前幾任皇帝總和的十倍以上,卻依然阻擋不住歷史的大洪水淹沒這個日暮西山的帝國。
以明朝的萬曆十五年為橫斷面,
這個社會雖然表面上尊卑有序,
萬曆皇帝當然也遵從這個傳統。
不到十歲登基,
臨朝時
還需要從衣袖裡抽出一張別人事先為他書寫好的紙片,來答覆各官員的請示;
在藝術方面的精湛,對百姓蒼生並無益處,甚至會使國家滅亡,
所以在他的日課只留下了經史而取消了書法;
在死後,也無法和最喜愛的女人同葬。
雖然他是萬人之上的皇帝,貴為九五之尊。
但他完全沒有自由可言,
從小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整個文官、官僚系統傾盡全力,
讓皇帝被掌握在規範裡,
不允許他做規範以外的事,更不許有這樣的想法!
萬曆皇帝,
最終只能選擇消極的抵抗,
做一個正史上記載的不上朝昏君。
就像書中所說的:
「而幾百年後他帶給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黃仁宇在書的結尾不加避諱的表示,
「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
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紀錄。」
這本書裡面對於官僚系統對於中國的害處,剖析了很多。
所謂昏君、宦官與外族入侵等問題,
都只是加速一個國家滅亡的因素之一,
但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官僚體制上。
這個龐大的官僚集團不但令年青的萬曆皇帝有志難伸,
最後只躲在深宮中自暴自棄,
整個大環境的僵化、腐敗,絕不是一人一時可以造成的,
偏偏萬歷皇帝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最久的,
於是他不可避免地成為歷史上明代眾多昏君之一;
甚至大權集於一身的廷臣張居正,亦難以撼動半分。
其實官僚系統的出身,大都是讀書人。
反思現在,
官僚系統不僅存在於政治上,
也存在於一般中小企業公司,
要怎麼不讓自己慢慢成為那種所謂的「官僚職員」,
我覺得可以好好看這本《萬曆十五年》。
有興趣看的人,可以一併閱讀 《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 。
《萬曆十五年》
描繪了皇帝與官僚集團之間的關係、官僚集團內部的關係,
以及文官集團與軍人集團之間的關係;
《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
則是討論官吏集團與農民集團的關係。
《萬曆十五年》
博客來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90268
《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
博客來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0689
(五)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
電影「電子情書」中梅格萊恩對湯姆漢克說:「《傲慢與偏見》你不可能不愛看。」
書名「傲慢與偏見」
指的是女主角伊莉莎白的偏見,與男主角達西的傲慢。
「傲慢」與「偏見」相遇了,並且產生了一連串的誤會、爭論……
在經過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瑣事,
才讓男女主角敞開了心胸,也讓他們的感情進了一大步。
也許很多人看過《傲慢與偏見》的電影跟電視版,
BBC拍的版本
Jennifer Ehle (Elizabeth)以及 David Bamber(Mr. Collins)主演,
很符合原著,算是我心中的經典版本。
Jane Austen在小說開篇的第一句也很讚: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large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必定想娶位太太。」
不過我個人認為原著實在是更為出色。
以日常生活為素材,
鋪陳出一篇非常細膩寫實的愛情小說。
各位又是讀了哪些讓你覺得是影響一生的書呢?
願意的話請與我分享,
我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