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03 11:27:52| 人氣1,4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家料理隨筆7-客家封肉之二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客家料理之封肉-[網摘]。



          『客家料理隨筆7-客家封肉之二』

 

  那日在我與妻的訂婚宴席上,妻家有位叔公年豋耄耋,可是這位老翁全無老相,食量驚人。席剛開動,老人家的那雙竹筷靈活起來,就在大夥互相讓請之際,老人家的筷子以「雙龍出海」之氣勢插入封肉方塊內。接著是一個大十字切割,然後插走四分之一的大肉塊。丈母娘的烹飪技術不錯,那肉封得軟爛恰到好處,筷尖輕輕劃過立刻裂開如似刀割。而老叔公之利落手法,馬上引來眾聲之稱讚。

 

  『封肉』在我客家宴席上是主菜之一,每逢拜拜祭祀過後之豬肉牲禮,它就是封肉的主要素材。主婦們將祭拜後之豬肉整塊放入盆內,墊以筍乾並放入些許之冰糖,再放入蒸籠內密封熱蒸,待至肉塊熟透軟爛才可上桌。如此全套工序都以密封狀態下完成,所以它才會被稱之為「封肉」。通常,封肉燜蒸越久膠質釋放得越完整,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則變得可口不會柴澀。

 

  客家封肉之由來有個傳說,據說很久以前,神明遶境出巡之時,沿途居民都會烹煮食物慰勞抬神轎之轎夫,以及陪神出巡之神職人員,順帶的也請陪神遠巡信徒與遠客同享。當時之供食者認為,哪家的食物最受歡迎,那家就會受到神明更多的庇祐。於是家家戶戶之食物供奉無不想盡辦法,全都供上好料俾以獲得眾神之另眼看待。風氣所及,回回的供奉演變成一場無謂之競爭。

 

  有一窮戶家徒四壁,他也渴望自己能與別人平比圖個好運。奈何家窮一無所有,讓他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左思右想過後,遂將家中唯一之樟木大櫃變賣,換得一塊方形之五花肉。於是他將此肉塊放入醬油與蔥蒜和糖,還有家中存有的酸筍乾,夯部啷噹的一起放進盆內,之後放進蒸籠四周用濕布密封將它蒸熟。那塊方形之肉蒸得熟透,色香味俱全,擺上桌去隨即被神客搶食一空。

 

  說來也真奇怪,窮家自那次供食之後好運連連,事事成功左右逢源。幾年的積攢使他變成富家。鄰居覺得其法可行,但是不知那道料理之名。於是一位熟鄰居登門請教,那人心想是用蒸籠密封蒸熟的,所以,信口告知鄰居說菜名叫做「封肉」。口口相傳,輾轉至今,其間之內容與做法或口味都有變化,但是客家人依然將它稱作封肉。每當人們辦喜事或新屋落成,筵席上一定少不了這道料理。

 

  猶記得童年跟隨大人去客庄吃流水席,某些客家地方之習慣,將封肉擺在宴席之半上桌。換言之,您若去客家庄吃宴席,見到封肉端上桌來,那意思即今天的菜色已經吃過一半了。隨著時光之季移,已經很久沒吃過客家人的流水席,不知此一習慣是否還存在?「封肉」是客家傳統菜色,「封」字是指這道料理在烹煮之時,將食材密封於容器內,一直到完全煮熟為止的意思。

 

  客家之封肉之「封」亦有豐盛之解釋,它有「小封」與「大封」之區別。所謂的「小封」是指紅燒的意思,像「爌肉」、「滷肉」就是屬於小封。至於「大封」所指的是用大塊之豬肉或蹄膀之滷封,類似於東坡肉者便是。從前之封肉都有經過略炸,之後因為炸過之豬皮部分口感不佳,所以,絕大多數之客家封肉,都將過油小炸之工序跳過,這樣封出來之肉質就順嘴多了。

懷念-夏台鳳

台長: 慕松
人氣(1,432) | 回應(0)| 推薦 (1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客家料理隨筆8-豬肚篇
此分類上一篇:客家料理隨筆6-客家封肉之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