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4 06:37:31| 人氣2,491|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坤父子的琴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封面照片-拉胡琴的老人-[網摘]。



            『阿坤父子的琴藝』


  夏初某日,閒極無聊,乃翻閱舊時剪報以消遣鬱悶。翻呀翻的,一篇胡琴的介紹文章出現在我眼前。大小插圖奇形怪狀,引導我去深讀它的內文。我耐心讀完之後,這才瞭解到胡琴竟有許多不同的特性。這些基本常識不易找到,所以,我邊看邊做筆記,以便留於他日再作深入之閱讀。

  胡琴的種類繁多,依其聲音特性可分二胡(中高音)、中胡(中音)、高胡(高音)。其共鳴箱俗稱為「琴頭(琴筒)」,形狀有圓有角有深有淺。聲音越高它的音筒越小,越沉之低音用筒越大。製琴材料包括花梨木、櫸木或紫檀、皮革或椰殼等等。通常琴頭之材質,細密堅實者聲音嘹喨,粗鬆之質地者,聲音恰好相反。

  木質是胡琴靈魂,故製琴師傅,對於選木很下一番功夫。至於木料之乾燥程度,在在影響到音質之良劣。全文洋灑數千字,僅只這些基本通識,它就讓我磨蹭個半天,但卻還悟不出,其間道理的十分之一。「在行熟行,隔行隔山。」古人真有遠見。當您投入其中,自然就會深信不疑此話之精髓。

  說到胡琴,就會讓我想起童年玩伴阿坤。這小子功課樣樣不行,但他卻有一手高超,且又令人羨慕的好琴藝。他父親是個大筒絃胡琴師,一把低音胡琴拉得出神入化。夜闌人靜,月下操琴,琴聲嗚咽輾轉,扣人心弦。許多未出閣的小姐,常被其琴聲清擾,思春情懷湧現,徹夜不得安寧。

  某次,學校舉辦中秋賞月晚會。主持人特別邀請,他與阿坤進行父子倆聯合表演。當晚他們父子倆在台上,演奏一闕「月滿西樓」,琴韻咿呀婉轉,全場聽眾為之如醉如痴。自此之後,凡是村中校內,或者其他場合之餘興節目裏,經常可以欣賞到,這對父子的高超琴藝。

  阿坤他爸爸,在村人心目中是個敦厚長者。在我們心目中,則是個內涵豐富的音樂家。他曾努力的想引導,我與阿坤進入音樂殿堂。奈何我倆愛玩,又不喜歡受到約束,加上他的「尺工柳」的樂理艱深難懂,與我們所學的「Do Re Mi」右大相逕庭。每到學習時間,我常逃課閃避學習。所以這段師徒緣份,最後也就以不了了之收場。

  印象中還記得,明日班上的音樂課要考樂理。阿坤請他爸爸幫忙複習,阿坤嘴唸「哆雷咪」,他爸嘴念的卻是「尺工尺工柳,柳柳尺工尺……的」。我在一旁覺得好笑,但他老人家卻是一本正經的,督促著我們反覆練習。結果這次樂理測驗,阿坤高分拔得頭籌,我卻低分掠過,還差點被剔出籠外咧。

  其實,阿坤他爸的琴藝精湛無可挑剔,他的二胡洋琴更是一把罩。平時閒著没事,聽他的演奏也是一種享受。此外,他對樂器之製作頗有心得,一有空他就投入樂器之製作和音響調整。他的傑作何止千百,材料從傳統到木片金屬板都能成為音源。椰殼蛇皮乃至罐筒,經他巧手敲敲打打之後,演奏出來的音色音響,和諧柔緻,令人百聽不厭!

  他的工作室在屋後,面積十數坪大,整座屋內,堆滿著製琴工具材料和零件。工作桌上,有一本古色斑駁的工作日誌。上面密密麻麻記載著文字和圖表,以及每次的製作心得,他都會留下詳細的紀錄。

  有一回,外面正下著西北雨。我與阿坤在他爸的工作室躲雨,雷聲隆隆,豪雨傾盆!雨滴敲打著屋頂,發出亂撒豆子之聲音,嘩啦乒乓的,大雨下個沒完沒了。看樣子,這陣與非下半個鐘頭無法停止。

  兩人在屋裡,阿坤在玩胡琴我沒事做。這時我順手翻閱那本工作日誌,發現裡面文字密密麻麻,內容記載些啥麼?我看得似懂非懂。詢問阿坤,他告我說:「這是我老爸密藏的天書,我因經常的偷看它的內容,所以,我的樂理智識突飛猛進。我有今日之音樂造詣,全皆拜受這本日誌之賜。」

  1985年秋天,阿坤收拾行囊,去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修業。他進入一家私人的樂塾,接受嚴格的古樂理訓練。他的那手胡琴技藝,連他師父也讚不絕口。兩年內,他隨著師父四出表演歷練。所到之處媒體爭相採訪,這位來自台灣的音學家。達克脫楊(Dr. Yang)之名聲,迅速的在歐洲藝壇竄起!

  那年我在瑞士與他碰面,兩人提起從前感慨良多。尤其我投入商界奔波,更是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然而天妒英才,正當阿坤在樂壇如日中天之際。一次莫名奇妙的車禍意外,竟讓他的音樂生涯,硬生生的劃上休止符。他被埋葬在奧地利鄉下,他的音樂師父的墓旁。

  前年我去維也納,順便帶他父親前去看他。老人家看見墓碑上鐫刻著:「來自台灣天才,享年四十五歲。」不禁悲從中來,撫碑哀慟不已。我在一旁受到感染,竟也放聲嚎啕大哭起來。

  我邊閱讀剪報內容,阿坤的身影清晰的出現在我腦海。他老父去年西歸我也前去相送,這對父子爲了音樂,一生執著堅持到底,其精神令人佩服至極。村人對他們印象越來越淡,可是我對他們的印象卻越來越深深。每每想起從前一起的日子,我的內心仍然會悸動不已! 【完】


 
照片-拉胡琴少女-[網摘]。
 
 
製片-胡琴結構-[網摘]。
 
 
照片-高胡-[網摘]。
 
 
照片-中胡-[網摘]。
 
 
照片-二胡-[網摘]。
 
 
照片-椰胡-[網摘]。
 
 
照片-革胡(龜胡)-[網摘]。
 
 
照片-中學的國樂隊-[網摘]。
 
 

台長: 慕松
人氣(2,491)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無楚
一夕之間,家園土地流失
一生打拚奮鬥的心血付之流水
家人親友一夜之間天人永隔
任誰都無法承受的傷痛
永遠無法抹滅的記憶
惡魔的陰影
深植在人的心底,是永無止境的折磨

少數的人藉機炒作
極少數的災民,在鏡頭上一吐抱怨為快
本是人之常性
但是經過媒體的負面報導
二十四小時的連續疲勞轟炸
好像政府救災人員都在睡覺一樣
沒有一點點優點

哈,拿災民嗆馬英九的話
來呼喚
批評的人
少說話,多救災
2009-08-14 07:03:57
版主回應
口水永遠無法停流~
嗆聲依舊滿天飛~
可憐人亦有可惡之一面~
動亂見真情~
塵歸塵~
土歸土~
讓大火靜心啃嚙著~
山河破碎風拋絮的滋味吧~
人在做天在看~
阿彌陀佛~
阿門~
阿拉~
與天同在~
2009-08-15 07:00:21
金鳥
格主 早安 !!

電視新聞越看越難過!! 來此拉弦 !!
2009-08-14 09:25:43
版主回應
歡迎~
天災可平安~
草堂屹立無恙~
文章日日不缺~
歡迎光臨~
謝謝~
^_^.
2009-08-15 07:02:33
壞女人
北北...我懂..
2009-08-14 18:12:39
版主回應
哈哈~
最難遇上懂得人~
貨要找個行家賣~
果然鬼靈精一個~
^_^.
2009-08-15 07:04:29
不想有名字
英才
為何總是早逝...
2009-08-14 20:27:54
版主回應
英才早逝~
瞬間之光~
這是老天故給人類所下的釣餌~
奈何人類無知~
寧願當個長壽的蠢材~
^_^.
2009-08-15 07:06:58
念念ting
耶弦、月琴都是勸世歌的樂器,學的人好像不多,國寶級阿嬤的琴藝快要失傳了
2009-08-15 00:50:24
版主回應
天下手藝不會失傳~
只是人才逐漸凋零罷了~
拉胡琴撥月琴還是餘火光亮~
不該會失傳的啦~
蓋人生愉悅痛苦皆離不開音樂之故也~
^_^.
2009-08-15 07:11:00
後面那段好哀傷ˊˋ

我覺得胡琴的聲音真的很優美
中國樂器的美不輸西洋樂器
不過慚愧的是我至今學的都是西洋樂器
2009-08-15 02:56:47
版主回應
哈哈~
樂器哪分東洋西洋啊~
宮傷角徵羽不就與DOReMi一樣嗎~
樂器形狀外貌不同而分東西~
樂理卻都相互通流~
所以才會有”音樂無國界”的理論嘛~
^_^.
2009-08-15 07:16:20
joypeacehope
讓我想到鋼琴家郎朗父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SYRABNbFdQ
因為我介紹過郎朗,才發覺他的爸爸也是才子
http://blog.pchome.com.tw/news/joypeacehope/3/1308925998/20080715122931
2009-08-15 04:20:18
版主回應
嗯~
介紹朗朗功德無量~
利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歌曲也是天才~
北北介紹的儘是鄉土人物~
希望大家共賞台灣鄉土之美啦~
^_^.
2009-08-15 07:21:11
肚臍安
胡琴音色揪心,不因年齡而異
這位值得紀念的Dr.Yang留下了琴音紀錄(錄音作品)嗎?
2009-08-15 07:51:06
版主回應
非常可惜~
國內外皆無遺作~
練習是以因房屋改建~
帶我趕製已經資料全失~
甚為遺憾~

當那巨鷹正要展翅之時~
歐洲某樂品公司邀他父子同出專輯~
奈何正欲起步變逢急至~
那公司措手不及差點顛覆咧~
2009-08-15 08:00:01
flower
竟然車禍死在國外,太遺憾了!
2009-08-17 05:46:17
版主回應
天妒英才嘛~
@@!
2009-08-17 06:29: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