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是一篇讀後感,不如是一篇以這部裡作起點來討論愛情的文章。
《愛情,沒那麼美好》(L'amour est très surestimé)是布希姬‧紀侯 (Brigitte Giraud) 寫的短篇愛情小說。我比較喜歡讀經典小說的人,也對新的小說有點抗拒,可是到書店看見這本新出版小說的介紹,我就立即將這本小說帶回家。那封面的封條寫了這麼一句:
「愛情死亡之前,有十一種彌留的狀態。」
我不是愛情樂觀主義的支持者(也不是悲觀主義的支持者),不相信「愛情裡的幸福很簡單」的那一套。的確,有些人的幸福可以很簡單,可是這並不代表幸福是簡單的。關於這個,相信嘗過苦戀的人就很清楚了- 愛上一個壞人,幸福就變得複雜困難。就是那些主張「愛情裡的幸福很簡單」的人,他們的幸福只是現在的而已,但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不是嗎﹖很多悲慘的愛情,都是由幸福的愛情開始的。
我相信,愛情有很多彌留狀態。
有一種彌留狀態是,當愛情已經變成習慣 (《結束》)。作者對那種心情的描寫簡單而到位-當愛情變成習慣,對另一半的心情大概就是「妳愛他,也不愛他」。愛久了,大概誰都會忘記什麼才是愛。說不愛他,卻不願意離開他;說愛他,對他的不滿卻每時每刻的增加,總覺得那些不滿會累積到某天令關係崩潰。
愛情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多是由一些衝動、激情、思念所支撐,腦子裡被憧憬填滿,沒有人會去冷靜下來去認真了解什麼才是愛情,甚至他們會認為不能冷靜的才是愛情。可是,熾熱的愛情終有冷卻的一天,熱戀期過去,那些人就會開始感到困惑,究竟平淡的愛情是不是愛情﹖
也許,愛情的開始就是熱情,但真實的內涵卻是平淡的感情。過不了這個過渡期的人,他們的愛情就不會有美滿的結局,也只有在「妳愛他,也不愛他」的矛盾中等待愛情死亡的一天。
另一種彌留狀態,是兩個人相愛,甚至生活在一起,但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白天的黑夜》)。愛情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眼裡就只有對方,可是當相處得久了,我們在我們的體內膨脹,眼裡就漸漸再看不到對方。不是嗎﹖我們希望對方聆聽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滿,另一半亦希望我們靜靜地聽他最近的工作怎麼了,可以我們漸漸地會對那種重要的聆聽失去耐性,關係也因為溝通漸少而出現裂痕。雖然兩個人不會分開,也不想分開,但兩個人就似是活在兩個沒有交會點的世界裡……這種愛情,雖生猶死。很喜歡小說裡的一句:
「我們各自關在自己的邏輯裡,對話變成兀自空轉的自言自語。」
我認為寫得最好的彌留狀態,是《物品》。
「我希望你手裡的每件物品都灼傷你,帶你回到『仍然確定愛我』的時候。」
她愛他,但他不愛她了。他選擇離開曾經是屬於她們的家,最後檢視所有他們曾經共同擁有的物品,肢解「共同擁有」的過去式狀態。
在愛情的世界裡,所有的事物都被賦予某種意義。當兩個人還是親密地一起的時候,那被賦予的意義對他們來說是共同的,那就是所謂的共同回憶之類的東西。可是在分別以後,雙方卻會開始對同一件事件的意義有完全不同的詮釋。還愛他嗎﹖妳會珍重跟他一起的所有回憶(就是多瑣碎的也好),但他已經不愛妳了,那些妳珍而重之的回憶,在他的眼裡已經不是什麼。分開了,也許妳手裡滿是可以灼傷你的物品,但的確,那些曾經被賦予意義的物品都已經不能帶妳回到「仍然確定愛我」的時候。妳,應該怎樣處理那些物品﹖
她愛他,但他不愛她了。他選擇離開曾經是屬於她們的家,最後檢視所有他們曾經共同擁有的物品,肢解「共同擁有」的過去式狀態。可以最後他沒有帶走任何東西,就是在最後檢視後離開了那個家。那些東西,再不能灼熱他了。
「然而,你什麼也不帶走,你說,你寧願不帶走一片雲彩。你隨手關上大門,讓我孤伶伶待在這棟屋子,裡面滿載我們無疾而終的失敗故事。」
還有其他八個愛情的彌留狀態,值得讀,也值得思考。可是,全本書最精彩的地方不是那十一個愛情的彌留狀態,而是後面由鍾文音寫的書評《在愛情的路上》。
「愛情終止在婚姻之前,愛情極其純粹,一旦摻進了雜質,就不是愛情了。」
「愛情不論以何種狀態開花結果,都很難禁得起時光考驗,時間是愛情的最大殺手。所以很可能從『眼中只有對方』演變成『眼中只有自己』。於是愛情成了為對方而活到發現自我的一條漫漫長路。」
「愛情,其美好恍如一瞬,其苦痛卻常綿延成一生……而我是這樣看待愛情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在於最終被愛情的他者或慾吞噬的『我』是再也無法恢復原型了,甚至我還拋棄了我。」
的確,愛情的美好恍如一瞬,其苦痛卻常綿延一生。讀到這裡,文字濕潤了我的眼眶-愛情,真的沒那麼美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