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0 11:16:25| 人氣70|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逃避的意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台北冷冷的空氣裡,雖然還是每天作著相同的事情,開會、寫字、接催稿電話,可是其實心裡有一股失落正在慢慢醞釀著,失去熱情的我,反而更平靜有條理處理這些雜事,不會討厭任何討厭的事情,不想計較太多該計較的事情,反正…已經接近尾聲了,隨便。我發覺自己有一種習慣,那就是失落的時後特別冷靜、工作上反而不會狀況百出。
可是有一種悲哀從心頭湧出,讓我在生活上時時透露出破綻。這些破綻表現在,貪睡的我每天主動起床作早餐給老公吃;更大量的穿三吋高跟鞋逛街;又愛上化妝(我在上一個工作離職之前兩個月,每天都畫熊貓妝上班。);卸妝的時候不小心用了去指甲油的去光水不自覺。我想不出來書裡的男女主角接著要怎麼進行下去,不覺得男女之間的事情有什麼好談的,只有當我上來自己的新聞台,才能找到一點點殘餘的寫作熱情。
過去半個月,我一直想著封筆的事情。「封筆」這兩個字,是從詩人韓波的介紹學到的字眼,韓波在二十歲那一年自覺再無更好的作品可以寫,所以封筆,是天才型的詩人。生活同他的作品一般,狂放不羈、情懷洶湧。
我想封筆,沒有像韓波那麼偉大地覺得自己再無靈感,其實只是不想再出版書籍,也不想做出版工作,因為我對出版界非常失望。
今年書展人潮比去年減少了四萬多人,很多人預言今年書市會比去年更差,而且出版市場一年比一年不景氣,許多人抱著對讀者失望的態度,覺得為什麼台灣人都不看書了?為什麼連大學生都不買書了?我覺得下這種定論未免太早,假如連「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這種書都不賣了,大家再來悲觀攻擊讀者的沒文化也不遲。
倒要先問問,出版社給了讀者什麼樣的書?在慫恿的標題下給了讀者什麼樣的內容?在冠冕堂皇的標題下剪貼了多少食之無味的東西?在美麗的照片下有幾句話是真正對讀者有幫助的?還有,真正自己動筆的作家有幾個?
最重要的是,出版社自己是怎麼對待作者的?在人人都可以當作家的年代,人人都可以當偶像的年代,創作市場被經營得像賭博一樣,把關的人沒有主動篩選好東西,而由市場來篩選。出版社自己不重視作品的美好,也不重視作者,直接把創作者當成文工來看,還真以為,作者只要打打字、剪貼東西就可以出書了。或許有些人真的是這樣,但是還有很多具有創作情懷的人不是這樣,他們是投入一切的。
許多出版社的老闆根本就不是文化人,而是生意人,所以他們本身就體會不到文字本身的美好,只知道賣書、訛詐讀者、壓榨作者,對他們來說,書就是一本印刷紙張成本三十多元的商品。真正創作者被壓榨死了之後,誰還來創造好作品?
最近發生在我身上一連串的事情,讓我更覺得出版社的卑劣,雖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可是我已經沒有熱情繼續包容這些卑劣的事情了。我告訴老公,我不要再作了,去當上班族好了,去賣衣服也好,乖乖在家當家庭主婦也好,就是不要再和出版社打交道。那種感覺就像長年洗不去的黴菌頑癬,污染了我的生命。
對於天蠍座的老公來說,他卻還不覺得到了可以放棄的地步。我常常懷疑,
對天蠍座的人來說,到底有什麼一開始想要的東西會中途放棄的?還是有什麼利益或脅迫或失落可以讓他們放棄什麼東西?想來想去,真的是沒有。我最近認識另一位天蠍座的女性,她說她可以用十年的時間去完成她想要作的事情,沒有成果,再耗十年,不能直達,就繞路;不能繞路,就自行開墾。我的老公總認為,堅持下去,就有成果,而那種堅持,跟我想像中的堅持不一樣,我覺得我已經夠堅持了,可是他覺得還早得很,因為我還可以繞路,還可以自行開墾,如果這是我想做的事情,一定會作得到。
如果中途被迫離去,就是逃避。除非,我像韓波一樣,真的覺得自己再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寫了,那就主動放棄,光榮退役。原來,被困難威脅到中途離去,就是逃避的意義;原來,所謂的離開,只有自己真正內心深處不要的那一種,不要就是連目的都沒興趣,而不是只想要目的不要過程;原來,所謂打斷牙齒和血吞,才是堅持。
遇到困難,就要放棄目的,不就是逃避?
最近常常想起韓信、想起句踐…這些過去「中國化教育」以及「填鴨式教育」帶給我的東西,以前不覺得他們有什麼了不起的,歷史上的大將軍多如牛毛、更具豐功偉業的君王更不在話下,可是像句踐韓信那種堅持的力道,讓人深深感動著。或許,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成就的情況下,人只要努力就夠了,可是當天時地利人和都不成就的年代,人的潛在韌性,才是什麼都打敗不了的武器。
最困難的時候,蹲著也要走過、跪著也要爬過,十年、二十年…陽光總會慢慢地照過來,人只要心正意誠,就無所畏懼了。也無需逃避了。
再接再厲吧。我告訴自己,雖然那些人真的很可惡,可是我也深深同情著他們,就像我公公說的,人家一定是非常艱難,才會不斷動腦筋去偷取、壓榨別人,否則,真正有辦法的人,向前看向前衝都來不及了,哪來力氣老是去挖別人的剩飯來吃?成功的人是追求,失敗的人總有填補不完的不安全感,一塊錢也好兩塊錢也好。我何必因為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正確的方向呢?
雖然這種去不掉的癬的感覺還會持續好一陣子,不過我就盡量把他們當成青春痘看好了,誰的身上不會長幾顆青春痘呢?

台長: 絜心
人氣(70)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玄武
首先要慶幸妳沒有封筆,因為實在是要多一點像妳這樣的作品,才能震聾發聵~魯迅偉大嗎?像他這樣的作家,還需要&quot鐵屋外的吶喊&quot,我們這等創作者,算排到老幾去了,能不像妳老公說的堅持再堅持嗎?
回到國內出版界的事,我要自首,今年的國際書展我橫了心,沒去參加,因為我想到往年惱人的直銷商,在不該出現的場合出現的AV女優,內心就浮出一股很深沉的悲哀......書展不去,創作卻還是要做的,誠品還是一定要逛的,因為唯有藉創作不斷地與內心對話;藉閱讀典籍不斷地與大師交流,文人的靈魂才能安歇~
2007-02-13 00:33:58
絜心
話說到最後,就是為了安撫躁動不安的靈魂,所以寫作有時悲傷.
越接近商業行為,就越違反初衷,只能拼命尋求平衡點以告慰殘存的理想.
我最近想大量閱讀,在掏空殆盡之後,有黔驢技窮之嘆.想專注生活瑣事,直到能發言.可是被推擠的工作壓力也好,夜深人靜的不平之鳴也好,都讓人停不下腳步.更不要說去應付那些牛鬼蛇神了.啊~~我總是不擅長應付別人,以為選擇當作家可以單純一點,複雜度卻更甚.一複雜,就必須噤聲,否則立刻被千刀萬刮.
聽說你回來了,準備作什麼呢?期待新鮮的文化衝擊力道灌注在你的作品上.
2007-02-13 03:48:37
玄武
聽著台長的話,也深刻地思考著,理想跟現實本就存在鴻溝,最近回來正努力catch up國內近幾年文化發展的腳步,有變的地方,也有不變的所在,當然除了新銳作家,與大師的對話,依然是我不可偏廢的重點,反芻了幾本書,大致上是都市書寫或旅行文學類的,畢竟比較貼近我的背景,感覺台灣文壇已開始將觸角伸向大陸,這是一個極有意思的現象,如台長所言,我想我們將能看到兩種作家或出版社的出現,一種是脊椎動物,一種是無脊椎動物,說白了,就是會有不分青紅皂白胡亂引進大陸小說的出版社,不過有衝擊總是好的,認真默默創作的人,總有一天我要把他們全找出來~
2007-02-13 22:48: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