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參加佛學會考,一堆人坐在茶水間裡,捧著題庫拼命複習,用心背誦「華嚴最初三七日,‧‧‧」,抱怨著考試的艱難,暗自期望正式考題為比題庫簡單。姚子突然覺得很可笑:既然那麼痛苦,我們為什麼要參加佛學會考呢?
學佛本來是解行並重,如果要考核各人的進展,應該通通排隊進禪堂,每人挨幾香板,看看是什麼反應;或者,來個精進佛七,看看大眾有沒有到功夫成片的地步。佛學會考,頂多測試佛子是否深入經藏,具備佛學基礎的知識,可是能說不一定能做啊!人人背得出「貪、嗔、癡、慢、疑、邪見」是六大根本煩惱,但又有幾人能遠離這六大煩惱呢?如果只是要測驗平常對佛學知識的了解,根本就不應該複習,直接進考場,才能測出程度。那麼我們臨時抱佛腳,為的是什麼?
朋友電話告知成績很好,心裡卻沒有太大喜悅,因為答對題目,並不代表能圓滿自己的修行。一位師姐曾經開玩笑,說考不好要從頭學起,倘若經過此次的會考,能讓大家明白自己的不足,拾回初心,日後勇猛精進,道業增上,那麼會考才真正有它的意義。
1/20/200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