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1 12:19:04| 人氣1,8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內坪頂遺址開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坪頂遺址 擴大調查【記者魯永明/斗六報導】

林內鄉坪頂遺址今天將由中研院考古團隊持續開挖,代表雲林縣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文化的林內鄉坪頂遺址,今天將由中研院考古團隊開挖,但文物歸屬保存及紀錄,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疑慮,要求縣文化局讓地方文史工作者有適當名份,關心開挖,維護地方文史權益。

兩年前,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考古團隊主持人劉益昌教授,首次開挖坪頂遺址,發現「半地穴式」房屋,確認雲林有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3400至1800年「營埔文化」遺址,文化內涵豐富,考古團隊在一處茶園開挖3個探坑,總面積84平方公尺,發現灰黑色夾砂陶,裝飾用陶環、紡織用紡輪,及石斧、石鋤、石錛、石鑿、磨刀石、石錘、狩獵用箭頭等。

文化局爭取文建會補助,加上中研院資助近200萬元,今年擴大執行遺址調查,今天上午將由劉益昌與文化局長林日揚,在坪頂遺址主持開挖,因首次開挖出土文物,未交地方保存,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疑慮。

長期關注地方文物的陳南榮說,坪頂遺址是雲林很重要遺址,開挖出土的半地穴式居室,是古代農業部落代表性居室建築,多為單間,一半高出地面,作圓形或方形,周壁用石塊頂住,四周用木柱撐持屋頂,屋頂用茅草或草泥覆蓋。

他表示,台南縣開挖遺址,安排地方文史工作者適當職稱(無給職研究員),可名正言順,與主持開挖者對話,站在地方立場,關心文物保存,雲林文化局卻不重視,讓他失望。

文化局長林日揚說,依文化資產維護法,出土文物屬教育部,地方若建博物館,可要求歸還保管,開挖限國家機構、大學,古蹟文物審查外聘民間委員,目前並無比照台南縣聘任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必要,何況是文建會補助的經費。


坪頂遺址 預計春節前後完全開挖

【2005/01/12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林內報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召集人劉益昌昨天證實,林內鄉坪頂村新石器時代的營埔文化遺址,與濁水溪北岸的相同,是營埔文化在濁水溪南岸唯一的分布點,他與地方希望能比照台北縣十三行博物館,成立小型博物館,再現遺址的生命。

劉益昌教授早在七、八年前在林內鄉坪頂村茶園發現古代遺址殘片,前年底他即以自己的研究經費率員到坪頂村挖掘,共挖了個兩主坑,證實坪頂遺址早年是濁水溪旁的紅土台地。

今年由縣文化局協助,獲文建會補助初期挖掘經費90萬元,預計農曆春節前後完全開挖,提出研究報告,爭取文建會第二期補助款。

昨天上午,劉益昌與文化局長林日揚、林內鄉長陳河山、坪頂村長林賢宗、社區理事長楊慶雄等人向先靈祭拜,舉行簡單的動土典禮。

劉益昌表示,早期人類活動留下的遺址,不會超過2公尺深度,將挖掘長、寬各2公尺的主坑,深度約1.6至1.8公尺。

劉益昌說,早期考古學界都認為,史前文化以濁水溪為界,分南、北兩系統,可是坪頂遺址陸續出現與濁水溪北岸文化系統相同的標本,目前已證實,坪頂史前遺址約為26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營埔文化,營埔文化分布於濁水溪、大肚溪間的台中、彰化、南投,坪頂村是濁水溪以南唯一的分布點。

劉益昌昨天以在坪頂村找到石器、紡紗石輪等,向林日揚、陳河山等人表示,坪頂先住民使用的紡紗石輪相當精緻,石輪的孔愈小,表示織出來的布愈精細,這套織布方法,在台灣原住民社會流傳,可以看出時代、工藝的進步。

林日揚表示,願全力協助考古工作,配合縣政府、林內鄉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目標。

陳河山說,坪頂遺址的考古挖掘,應配合成立博物館,結合鄉公所規劃的2小時環山步道,可成為全縣未來發展重點。


台長: 陳南榮
人氣(1,8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考古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保護國家文化資產
此分類上一篇:笨港遺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