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遺址的發現是西元一九九八年(民國八十七年三月)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劉益昌教授主持的「集集共同引水工程地區遺址實地調查評估計畫」調查工作中,發現的重要遺趾之一。由計畫助理李德仁先生在坪頂村茶園裡所發現的遺址,是茶農無意間以怪手翻耕整地,暴露出大量遺物和豐富的文化層堆積,屬於臺灣中部地區營埔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
是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雲林縣斗六市中二高梅林段,發現距今約三千年前梅林遺址的文化層之後,再發現的雲林縣重要遺址之一,讓雲林縣學術界人士振奮不已。
陳南榮老師得知此珍貴的訊息馬上進行搶救調查工作,將暴露地表上的遺物收集比對,結果發現與梅林遺址或許有地緣上的關連性,因為梅林里與坪頂村兩地相距不到六公里,而且後山有古道相通,又有古墓群存在,極具神祕感。於是在坪頂村成功國小召開坪頂遺址記者說明會,因媒體的報導和聯合報鄉情版的披露,已受到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的重視,而派考古專家學者勘察,將來可能建議列為古蹟。
坪頂遺址的範圍,經過調查結果,包括坪頂村莊南側茶園、成功國小和養雞場,大約有兩百甲左右。根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副研究員劉益昌先生,從出土的古物研判:「坪頂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為主。文化內涵具有臺灣中部營埔文化的特色,亦較接近營埔文化水底寮類型,年代大約距今兩千年前左右。
因為坪頂遺址文化內涵,具有臺灣中部營埔文化的特色,因此對於營埔文化必須加以瞭解;至於臺灣中部營埔文化的特色。
由於坪頂遺址出土的遺物和文化層堆積,大多散佈於茶園地表上,歷年來因多次翻耕,在地表上的文化層清晰可見,加上村民不知出土遺物的重要性,平時以廢棄物處理,傾倒於斷崖下,因此遺物大多破碎不堪,石器大多堆置於石堆上,反而容易收集。因為坪頂遺址的文化層類似營埔文化,因此必須以營埔文化遺址類型特徵,加以田野追蹤調查,再經過實物比對結果,坪頂遺址為灰黑陶文化遺址,陶器確實大多手製,少數為輪製,顏色主要以灰黑色、黑色為主的夾砂陶,紅褐色夾砂陶次之,尚有少數磨光黑陶,器物有灰黑色夾砂陶的口緣、腹片、圈足、陶蓋鈕、陶環、紡紗輪、網墜等,因火候不足,質地鬆軟,容易破碎;但是紋飾、圖案種類繁多,多施於口部或頸部、肩部,可推知當時的人類藝術素養十分濃厚,以羽毛狀紋為主,其他還有弦狀紋、連續的圈點紋、櫛紋、貝殼紋等;器型以侈口罐、缽、鼎、鬲、豆、杯、碗為主。其中陶蓋鈕(把)形式多樣,富有變化,十分有特色,有橢圓形、多角形、三角形、星狀形、圓錐形、僧帽形等,與梅林遺址正方形、僧帽型的陶蓋鈕不同;陶環出土數量很多,型式有圓形、扁形兩種,環表烏黑亮麗,可研判當時婦女已知愛美的行為;陶紡紗輪的出現,明白告訴我們當時史前人類已會紡紗織布,已知廉恥、明美醜的觀念了。
石器方面數量多、類型變化大,大多利用砂岩、頁岩、粉岩、斑狀安山岩(麥飯石)、綠泥質沙岩、蛇紋石、石英等岩石製成,有打製、磨製石斧鋤形器、有肩(頸)石斧、石片器、磨製石錛、石刀、砥石、石簇、網墬、石球、石杵等,尚有大型巴圖形石器如靴形石斧、石犁等;網墬是捕魚撒網時,結在網的下端用以沉網的工具,大多利用河邊長條形的沙岩、頁岩、板岩等岩石,在岩石上兩端各刻一圈凹槽為兩鎰形網墬;少數各在兩端各刻一圈凹槽,在中央刻一圈凹槽為鎰形網墬,網墬大多經過磨製,大小重量不一;樣式可愛有趣,造型有方形、扁平形、長方形、橢圓形等,但是出土量不多。
坪頂遺址出土有許多石球,石質為砂岩和石英,其用途可能是敲破食物的工具或兒童的玩具或狩獵用流星索上石球,可絆倒高速度行的鳥獸。至於冠狀巴圖形石器為大型石器,在臺灣為罕見的石器,因為類似紐西蘭巴利族的巴圖形兵器而得知,其用途是作為裝柄式的農具或農儀中祭祀用的禮器。
由出土的遺物來研判當時的人類智慧很高,可能已知撒網捕魚、打獵的技術,在陶器上發現稻穀的印痕,我們也可推知當時的史前人類的生活,主要以農耕、漁獵為主,已懂得蓄養家畜、家禽,是定居型的農耕民族。
由於坪頂遺址是臺灣濁水溪南岸唯一發現的營埔文化遺址,也是雲林縣境內最近才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之一,在臺灣考古學及史前史研究上佔有重要的意義。分佈面積廣泛,出土的陶片、石器十分豐碩,文化內涵和遺物,對臺灣中部文化層序和年代學的研究有重要性,為臺灣中部灰黑陶變為黑陶文化之關鍵。
坪頂村聚落南面斜坡竹林內,繼坪頂遺址豐富的遺物出土後,又發現了十幾座古墓,該區為代代相傳禁止子孫進入的武探坪古墓區,雖當地居民視為神秘區,因為具有學術研究價值,所以在陳南榮老師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群徹底的調查發現。
古墓群有的是平埔族人祖先的石塚;有的是清朝漢人的墓碑塚,由墓碑文字記載,其中一個是乾隆丙寅十一年(1746年),先人是楊政樸的墓碑,迄今有二百五十二年;又有一座是乾隆五十五年的漢人,祖籍福建龍崗,先人是江懷遠的墓碑,距今約二百零八年;還有一座道光戊申年(西元1848年),先人是張明智的墓碑,祖籍金浦;在成功國小後側方茶園裡,也有一座太學士林清泰的古墓,是十分特殊的古墓,堂號龍邑,年代為光緒五年菊月,距今一百二十年左右,墓碑是用大陸花崗石做成,造型十分講究,其後代子孫在左側寫玉麟兩字,這是林內鄉境內唯一大學士墓碑。這幾座古墓碑字體工整,蒼勁有力,極具文史學者考證的價值。
至於可能是平埔族人祖先的石塚,分佈在竹林內或茶園旁,數量也有十幾座,造型十分特別,四周只用砂岩、礪石堆砌而成,中間以大石頭標示墓碑,沒有刻任何文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休閒的地方,可能會坐在石堆上休息納涼。
【2003-12-30/聯合報/B6版/文化/記者梁震坤/雲林縣報導】
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的考古團隊,在雲林縣林內鄉「坪頂遺址」發現「半地穴式」房屋,雲林縣文化局長林日揚昨天說,願和中研院配合,在遺址興建「坪頂遺址博物館」,保存及展示古文物。
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劉益昌昨天向林日揚說明,依這次在林內鄉坪頂山區發掘所得資料,可確認雲林縣有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三千四百年至一千八百年的「營埔文化」遺址,這也是營埔文化分布最南的遺址,地位特殊,且坪頂遺址和雲林縣斗六市梅林遺址具有前後期延續發展關係。
雲林縣文史工作者陳南榮說,半地穴式居室是古代農業部落代表性的居室建築,多為單間,一半高出地面,作圓形或方形,周壁用石塊頂住,四周用木柱撐持屋頂,屋頂用芧草或草泥覆蓋。
劉益昌說,坪頂遺址是他在民國八十七年發現的台灣史前遺址,文化內涵豐富,遺址所在地是「更新世」形成的高位紅土階地,地勢高亢、缺水,當時的生產型態為旱作農業,這種農業型態適合保存遺址,可惜現代農耕的翻耕技術破壞了大面積的遺址文化層。
為了解坪頂遺址文化層的堆積情形,考古團隊獲遺址所在地的茶園主人林唐榮同意,一個月前在茶園區挖了三個探坑,總面積八十四平方公尺,並在探坑中發現地表以下四十至八十公分處,有清楚的居住面,包括泥土中腐蝕的梁柱痕跡,由此辨識出古代坪頂居民,住在略為凹進地下的「半地穴式」房屋中。
劉益昌說,這種居住形式,在台灣古老的原住民社會中也常發現,但在營埔文化是首次發現,研判當時人們為避山區強風,構築入口不高,進屋即深入地下的半地穴式房屋居住。考古團隊還在屋中發現大批石材、製造工具、工作台,判斷是當時人類製造石器的場所。
坪頂遺址出土的文物很豐富,陶器以灰黑色的夾砂陶最多,供古人炊煮和貯藏之用,另有裝飾用的陶環、紡織用紡輪;日常生活工具包括石斧、石鋤、石錛、石鑿、磨刀石、石錘、狩獵用箭頭等。劉益昌比對陶器後認為,坪頂古文化和濁水溪中游及台中盆地邊緣的「營埔文化」相同。
劉益昌率領的考古團隊昨天邀林日揚到場了解出土古文物的文化意涵,劉益昌認為在現場展示古文物可帶動觀光人潮,或作為學校戶外教學場所,建議蓋一座中小型博物館。
相關網站參考資料:
1.林內鄉土教材網(http://cuy.ylc.edu.tw/~cuy02/book/6/6-2.htm)
2.茶詩、瓜語、話林內(http://
www.tit.edu.tw/plan/921linnei/culture/page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