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
http://pots.tw/node/1041
失敗的現代性計畫:廢物的全球危機:《廢棄的生命》
書名:廢棄的生命
作者:齊格蒙特‧鮑曼
譯者:胡欣、谷蕾
出版:江蘇人民
文/王乾任
廢棄品-現代文明真正的產物
每天每天,我們享受著市場上推陳出新的各種新奇商品/服務,打開一些永遠不會腐爛朽壞的包裝,取出內裡的固體/液體食用,然後拋棄包裝,把拋棄的東西堆給垃圾車/資源回收車,運到我們生活環境中所看不見的角落埋葬,假裝廢棄品與物品的死亡不存在,維持生活環境的舒適、清爽,然後繼續不斷的使用新奇的東西。
有人說現代科技文明帶來的進步便利,包曼說,現代文明只帶來了越堆越高的廢棄品。為了包裝短暫存留的商品/服務,我們人類生產出一批批世界無法吸收的廢棄品。例如以核能發電,供應人類對抗炎熱/寒冬,炎熱/寒冬過去了,核廢料卻永遠的存留了下來。
另外所謂設計、體驗、美學經濟也只是為了加速製造廢棄品的一種手段。當產品包裝/設計越精美、功能越貼心,則賣出越多,最後被拋棄的數量也就越多。因為商品推陳出新之後(例如淘汰超快卻毫無意義的消費性電子、時尚產業),人們多半選擇丟掉舊的(但功能依然完好無缺),購買新的。
其實,現代文明真正大量生產只有廢棄品,那些不斷增高的垃圾山。有人知道老爺車如何報廢?利用機械壓成一塊塊金屬盒狀物,然而這些金屬盒狀物並沒有從世界上消失,頂多將廢棄品轉化為新產品,但這過程中的不完全部分依然以廢棄品的方式存留了下來。
廢棄的生命
現代文明除了生產廢棄品,也生產出廢棄的生命-人類廢品(human waste),廢棄的人口(指的是那些不能或者人們也不希望他們被承認亦或被允許留下來的人口),包曼說這是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物,同時也是現代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在建構每一種新秩序的進程,都會使某些人口成為不合適、不合格,不被需要,進而排擠、拒斥、淘汰的人類廢品。例如從農業社會轉進工業社會之初,英國的圈地運動不就將農村大量的多餘勞力給釋放了出來。這些多餘的勞力有辦法適應新秩序的就被接納(成為都市無產階級以出賣身體勞動力換取生活資材),沒辦法的則淪為社會底層,等待社會救濟或等死。
人口過剩是每一次現代性開展出化時代科技的必然結果,例如第二次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社會需要的主要人口又從勞力轉到知識,於是光有勞力者再度成為人類廢品,只有那些能夠適應新社會秩序的人口才會被接納。包曼說只要現代性還是一種特權,這樣的狀況就會持續下去(馬克思或許曾寄望社會主義革命找出另一種現代性計畫,但卻失敗)。
當前的危機
然而,當前的地球已經滿載,資源也逐漸不夠使用,新的進程還沒開展出來,於是當前社會成為人類有史以來處理人類廢品問題最嚴重的一次危機。人類廢品越來越多(貧富分化日益嚴重,機械自動化取代了大部分勞動力,新社會又不需要那麼多的知識工作者),但有效化解的工具卻遲遲未出現。
於是,人類文明發展出另外的方始處理廢棄生命,例如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納粹、恐怖主義,各種分類系統應運而生,只要非我族類,均可大加撲殺,積極剝奪人類廢品的生存權(值得一提的是先進國家,明明有能力以極為低廉的代價,開發出拯救非洲絕大多數生命的疫苗卻不願意,甚至出借高額外債給貪污腐化的第三世界獨裁政權,使其中飽私囊然後再以剝削全民之姿償還高額外債等等,也都可視為當前世界處理人類廢品的手段)。
全球化已經失控,富裕社會渴望越來越多的物質享受,但自然資源卻越來越少,無力提供如此大規模的浪費。既得利益者只好興起各種方式建構人類廢品,然後動手撲殺。現代性進程已然進入最危急的階段,排除人類廢品的手段越來越嚴苛且多元,然而這樣的矛盾情勢若繼續發展下去,未來總有一天,文明將會消滅人類將會全被當作廢品處理而消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