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趨勢,正在改變我們身邊的就業與教育環境。
過去被市場認為是就業二軍的技職生,現在,開始變為一軍。
這條路,不需要特別追隨潮流,只要把一件事做到深、做到透,就有一技在身。聽來容易,但需要孩子們付出更多。......
趨勢,正在改變中,過去教育投資的八二法則也需要改變。過去,我們用八分的力氣,去幫小孩編排各種補習課程,費心搬學區與打聽名校;現在,那八分力氣,應該拿來了解孩子、觀察孩子的熱情與專長在哪裡。
因為,若沒有熱情支撐,在這些更強調實做磨練的系所內,孩子很難出類拔萃。
--商業周刊1328期,誰打敗台大,頁128。
這一期的商周做了一個調查,他們想了解這幾年(2008-2010)各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率有何不同?結果發現不管最低起薪或實際就業率,台大等名校表現不如想像中好。
「吸收全台一%菁英的台大,就業率表現竟與台灣科技大學在伯仲之間。」而且「即便如學測成績幾乎要滿分(七十五分)才進得去的台大,與學測成績六十五就進得去的台科大,畢業後起薪根本相差不到三千元。」
先說個題外話。
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低更與台灣的大環境(教育制度、官商結構)明顯相關,因為我們的學生鮮少從學校教育中獲得思考能力/批判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日後的公民/員工/父母當然不太可能自行擁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導致的結果便是當我們面對種種社會制度或系統價值的歪斜,一般人幾乎完全接受或順服,往往無法去正本清源地針對問題核心去挑戰,經常將力氣或怒氣用來與其他相對弱勢或相差無幾的階層相互對峙與互相傾軋。
例如勞工階層的怒氣被引導檢討軍公教的福利待遇,卻無視資本家等大老闆們對勞工權益的侵占,又例如動保人士針對原住民祭典、狩獵習俗的抨擊,卻無視祭儀商業化、觀光化的深層原因,根本與資本家、政客們過度消費其文化、生活、土地直接掛鈎。
最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幾乎毫無保留接受歐美的消費文明價值以及美國的文化霸權視角。
就在今天,三年級學生上台報告當今全球的嚴峻課題,課本提及恐怖活動。報告學生準備了一些頗具震撼力的照片(911事件)輔助報告,加上生猛有力的講述,確實是相當精采的報告;但我仍然舉手提問報告小組:
請問什麼叫恐怖活動?為何在美國/西方世界眼中這些人是恐怖份子,但某些回教國家人民卻視他們為英雄呢?為什麼呢?為何這些恐怖份子要用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的人生、家人去做這麼一件可怕的事呢?
報告者回答:可能是因為他們被賓拉登洗腦了。
我立即回應: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台灣人也可能都被美國洗腦了嗎?
有趣的事發生了,我發現好多學生似乎被我的回話影響到露出思索的表情。
關於9-11,個人獲益於此書甚多:9-11,Noam Chomsky,大塊文化,2001。推薦各位一讀。
好,題外話到此結束,回過來,繼續談「認識你自己」這件事。
我不認同商周的觀點,好像現在因為全球化趨勢才需要認識我們自己。其實不管什麼時候,教育的本質不就是該讓學生去思考、去探尋這件事嗎?但另方面而言,我們社會、家長、傳統教師被考試、升學等框架綁架太久太久了,久到像三分鐘熱度部落格所說的那樣:
好不容易離開學校之後,世界就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終於可以用自由的方式來學習了。但大家會在出社會後,繼續選擇用考試來証明自己的能力,只有一個理由,是因為你所受的十幾年的教育,只教會了你考試,所以你覺得那是你的專長,考試就成為你在社會上賴以謀生的技能。
不是嗎?有多少老師、有多少家長現在還願意去閱讀哲學作品、閱讀非功利性的書藉呢?也就是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我們大多數人都只剩下考試的能力!不是為了自我成長、認識自我而讀書。
當我們還是小學生時,經常發出對這個世界的驚奇與探問,極多的父母師長卻輕易扼殺這份求知的好奇心,有些答以等你上國中再說;國中時,這些父母師長們又對孩子說,等你上高中再說或等你考完基測再說;上高中後,如果你還有一些單純的求知欲,你的這些師長或父母或許又答覆你:等你考完學測再說/等你上大學再說;萬一上了大學後你是打不死的小強還在追問人生的意義或世界的好奇,你的同學會開始認為你是怪咖,其他大學生則被大學教授譏笑以「人形墓碑」,有些教授甚至會要求你閉嘴,這些問題等你出社會再說,嗯,或許等你死了再說。
我是誰?我的專長是什麼?什麼事物能激起我的熱情,讓我投入樂在其中?我擁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我是如何認識、理解這個世界的?我有沒有其他可能呢?
這些問題--考試永遠不會考,而國中課本給予的敘述簡直像腦殘的制式答案,然而這些問題不值得我們和我們的學生或孩子仔仔細細的思考一遍又一遍嗎?我們當然不會有解答,但我們不該有所思考嗎?
另一方面,我卻深深期待商周的這期調查或許能打破父母師長們的「名校迷思」、「升學主義」、「學歷妄想」。因為教改二十多年了,在教育現場中,隨處可見的各種教育設想卻依然是以相當狹窄的「智育」(記憶力)的提升為主要教學目標。什麼多元智慧壓根只存在大學教育學程的教科書中。真不知何時能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