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19 20:22:59| 人氣2,33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gossip183:新定期定額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這一波股災,給了我許多啟示。藉這個機會,我重新翻閱了一下自己的投資筆記,試著整理出一些心得和各位分享。

智富月刊2007年的五月號,專題是「基金養基金,5年賺一倍」提出所謂的「新定期定額法」,受訪者是蕭碧燕。根據她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十三年從未賠錢、且近五年平均年報酬率均有20%的經驗,她歸納指出要點有三:

1、挑波動大的股票型基金

「新興市場優於已開發國家,區域型優於全球型,全球型又好於單一國家或產業型。因為單一國家或產業型基金比較容易碰到結構性風險,而出現長期一蹶不振的現象,也就是長期處於景氣循環的谷底。若用定期定額法投資,雖然可以累積到更多的單位數,但是如果一直等不到循環向上的機會獲利,也是白忙一場。不過,台股基金卻是例外。雖然台股也是屬於單一國家型基金,但由於台股是高波動市場,每年都會出現一個千點的大波段行情,加上我們就是『在地人』,能夠親身感受市場經濟脈動,用定期定額法投資台灣股票型基金,勝算很大」

2、挑集體績效都在水準之上的公司

3、停利不停損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第三項。因為這是違反人性的操作策略,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管投資標的如何,只要看到自己的投資報酬率為負,鮮少能沉得住氣的。然而正因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無非就是要利用「愈跌愈賺」的特性來達到累積財富的效果,也就是說「基金淨值愈跌、累積單位數愈多,平均成本也愈低,未來高點賣出時就會賺更多」!!加上基金的投資風險經由定期定額來分擔了,只要投資人有耐性持續扣款,等到市場來到淨值的相對高點,就可以贖回,獲利了結。

這套基金理財的思維,只要我們願意思索一番,應該都可以接受。至少我個人這一年來都奉行不已。

但這一次的股災讓我原本已達到15%的基金投資報酬化為烏有時,雖然我仍相信上述這套心法,不過略有修正。我開始思考「時間成本」的問題。如果說,我已扣款12次,獲得15%的投報率,卻因未達自己先前的獲利點20%,而選擇不停利,結果卻遇上了此次股災,致整體投資歸零,那麼這一年的「時間成本」實在可觀!

所以我認為停利是對了,但適時的停損也是應該的。不過,這裡的「停損」,倒不是說在基金負報酬時停損,而是當基金已達一定的報酬率(例如15%),卻尚未達我們原先所設立的停利點(例如20%)時,如果市場趨勢反轉,那麼只要出現報酬率向下修正到某程度,我們就應該立即強制停損:例如原本是15%,卻下跌了6%,只剩9%就必須立即贖回。這麼做的用意是避免紙上富貴一場。

這套補充心法不是我自己創建的,而是徐華武的觀點。他是這麼說的:

「我建議採用股票投資的15/7法則,當股價跌幅超過7%時,一定要做停損的動作,若股價上揚15%時,千萬不要作停利,而是採取將上檔目標設定為130%,同時將強制性停損點的價位移至108%。」

套用在基金投資上,我們大概可以這麼操作:

1、基金定期定額至少12次以上;
2、基金的投報率可預設須達12%,為何定為12%呢?因為預期每月平均獲利1%;
3、 如果1、2項條件均未達成,則持續扣款;
4、市場趨勢如果維持多頭,那麼獲利點可調升為27%(12%+15%);
5、如果再達成27%,那麼再往上調升為32%,依此類推不停利;停損點則設在20%
6、但如果市場趨勢忽然反轉,例如此次727股災,跌幅達7%時:使得我們的投報率掉至20%(跌幅為7%),此時須立即強制停損,全部贖回。

換言之,我的修改在於採取一種「前提為獲利的停損」來取代蕭碧燕的「停利不停損」。藉此來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朋友間常戲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可是如果我們可以在每次的經驗裡認真吸取教訓,不也值回萬金了嗎?


台長: fianse
人氣(2,332)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基金理財 |
此分類下一篇:剪報:基金波動度9%~18% 才宜定期定額
此分類上一篇:gossip182:如何避免啃老族?

Stella
原來想建議fianse可以新開一門投資理財課,
可以一轉念間又想到對國中學生沒有必要,
因為國中學生可理的財很少,
又想到我大學也修過投資學,
那時候學的時候,也覺得都是紙上談兵,
真的要實際操作才有趣味.
2007-08-20 11:16:26
什麼都沒有
最近有人提了一個另類的定期定額的方法,就是每個月用固定的錢去買一些個股利很多的牛皮股,例如台塑之類的,股市都有一個波動,會買到最低點,也會買到最高點,逢高就減碼,逢低就加碼,這樣也會有不錯的獲利的,給你參考看看
2007-08-28 00:44:45
拜占庭
我那邊太多讀者是老師了,所以不便發表太多言論。

不知道你上的那個INTEL的課後來如何呢?我是真的很想知道他們怎麼將資訊融合教育耶。你可以略略跟我說說嗎?

我覺得很少老師會參加,應該一來是老師們的資訊能力通常都不高,尤其是老一點的老師,像我們上藝術與生活的學分班都在學軟體,那些老老師真的很可憐,我們對操作介面就算不熟但是畢竟用電腦的經驗多了一點,隱約可以有點直覺猜到哪些是要幹麻哪些又是按哪個東西出來的,他們一點直覺都沒有全部要背下來,真的很驚慌。其實想想我大學時代還沒有網路呢,還學了什麼DOS還是倚天中文的.....。不過另一個原因我想無非是老師這個職業沒有什麼汰舊換新的機制。你只要會教,會一套可以用一輩子教到退休,其實很多的老師是很拒絕學習的。我這次也有"同學"是從頭混到尾,一個功課也沒交,一天到晚翹課要人家幫忙COVER。這種人我都想,下次叫學生不要遲交作業不要遲到的時候不會很害臊嗎?

我有一次去上一個必修的什麼輔導智能的三天研習,一個位置被排在第一排的老師,堂而皇之,不是改週記就是看報紙,不然就是用廣告紙折成小三角形的小片片說可以組成一隻大天鵝或一顆大鳳梨。吼,拜託,妳是老師捏。
2007-08-30 19:38:53
fianse
我可以了解妳的顧慮。我才在教學現場五年左右的時間,三年正職,一年實習,一年代課,已經發現實際和現場的落差。比如說,我一直以為老師這份職業應該具備兩種熱情:

1、對知識的熱情(尤其是如何教學的知識)
2、對學生的熱情

是基本的條件。但我發現其實有不少的差距。

就連剛剛和老婆在公園散步兼運動的時候,我們還在討論這個話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太太提醒我,許多老師之所以對「教學」不再有熱情,也許是因為家庭啦、孩子啦帶給他們的壓力太大,而這些可能的壓力是我們(頂客族)無法理解的。

我回她,可是有一些老師雖然也有家庭、小孩,但仍願意為學生、教學付出啊,不過,確實是少數。真的是少數啊。
2007-08-30 19:52: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