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一直很喜歡雨天的感覺,尤其在夏天,陰陰涼涼的,讓人暑意全消。南部,秋冬時較少機會遇到雨天,也尚未有機會體會到那種又濕又冷的感覺。
從小,就時常被叮嚀:「出門要記得帶雨具呀!免得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雨…」但因為覺得麻煩,就不太聽話,國小因為夏日的午後雷陣雨,被困在學校的玄關,是常有的事,打電話回家求救,電話那端,只說著:「之前有先提醒過,不聽話,後果就自己負責。」然後就必須枯坐在玄關的階梯上,等待雨停。就這樣,隨時攜帶雨具,就慢慢變成了很自然的習慣,也不怕被笑,或是被很疑惑的口氣問…
記的國小時最喜歡假日時遇到雨天,不用出門忍受那種濕答答的感覺,搬副小桌子、小椅子到小小的陽台上,一面賞雨、聽雨、一面寫著作業,偶爾幾滴雨水打了進來,停在臉上、作業簿上,感覺,好愜意。到了雨季或颱風天,可能是連夜的大雨,或是一早突如其來的一陣大雨,學校走廊常常積滿了水,因為比較早到,班上人少,幾個小鬼就脫掉了鞋襪,開始在走廊上玩起水來,上課時間快到了,才開始清除走廊上積水。
國中,因為課業,即使是雨天,假日還是必須到學校唸書,也不再有機會一大早到學校在走廊上玩水,有的只是怨天怎麼這麼不作美,要到校唸書就算了,還要把人弄得全身濕了一半,不僅沒有衣褲可換,還得忍受那雙已經會滴水的鞋襪…唯一的好處,就是平常上課日下雨,不用到操場曬太陽升旗、聽著那千篇一律的訓話。晚上回到家下雨,因為光線不夠,也無法再到陽台上唸書,街道上一間間搭起的鐵皮遮雨蓬,雨聲已不再是雨聲,而是陣陣嘈雜的鐵皮敲打聲。唯一不變的,還是那股沒來由喜歡雨天的心情…在校時間,喜歡天空飄下綿綿細雨,淋著雨在校園中漫步,口中唱著音樂課剛學會的「小雨中的回憶」;或是在教室中,望著窗外景色,在課堂無聊時,對著窗外雨景發呆,當時在想些什麼,現在已沒印象了…。
高中,曾經很瘋狂的在颱風到來前夕,跑到海邊烤肉,風沙一直為我們的食物添加了不少「胡椒粉」,一把把的雨傘,想辦法擋住那些免費的調味料,接近傍晚,雨開始飄了起來,大家在盡興之後也紛紛回家,沒有拖鞋,全身又弄得又是沙又是水的情況下,只好穿起雨衣,光著腳丫,從小港的鳳鼻頭騎將近一小時的車回家,這大概是最瘋狂的一次舉動!高三課業重,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學校自習,每次晚上遇到下雨,總喜歡撐著傘到操場上散步,吹著風,感受那股清涼。
上大學之後,對於雨天反倒沒有太大的感受,或許是台中下雨機會真的不多,加上位於市中心,沒有寬大的操場可以去散步,也沒有大雨把走廊打濕玩水。某次和社團學長約好上大坑,出門時天氣就很陰暗,步道爬到一半,雨就開始飄了下來,原本只打算讓遮陽用的帽子擋雨,但雨勢越來越大,不得已,只好拿出傘來遮雨,但這時已經濕了一半。濕滑的木棧道,在雨天走,又要撐傘、又要拉住繩子,還頗驚險的,也因為雨勢漸漸大起來,只好原途折返,無法走完全程。有時候想,是不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行為就越來越瘋狂?
養慧昨天傳授在家五戒,上午是講戒、演禮、練習,一大早天氣就一直是陰陰的,但始終一滴雨都沒有,中午歇息過後典禮正式開始,先懺摩、懺悔,接著是得戒和尚開示,原本預計的行程,因為這段時間而拖到了,等到稍做休息,開始正授五戒時,大雨突然傾盆而下、雷聲、電光也此起彼落,也同時降下了冰雹,這樣的巧合,使這場典禮令人難忘。有些說法,可能沒什麼根據,但對於這樣的巧合,令人會心的一笑,若不是時間拖到延後,正授時,怎會恰巧遇到雷電交加、雨水傾盆而下呢?
文章寫著寫著,發現其實雨天在記憶中,已經留下許許多多的回憶,無論年齡如何增長、環境如何改變,喜歡雨天的感覺,應該是不會變的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