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若要至道、佛道現前,就不該存有「順」、「逆」兩種心。何者是「順」?何者是「逆」?「順」是指喜歡的心,「逆」是指不喜歡的心;有此喜歡、不喜歡的兩種心,佛道就不會現前。修行時不該心存愛憎、患得患失。有人打坐很得力,自認快開悟了,於是就在那裡等開悟。其實,自覺快開悟時,心已散亂了,又如何能開悟?
曾經有位參加禪七的人在開始時非常努力用功,因此心理狀態產生某些明顯的轉變,當他察覺到時就驚慌了,心想︰「現在的我很好,如果變得連自己、連朋友都認不得了,那該怎麼辦?」這樣一想的結果,那次禪七打得一塌糊塗。這種矛盾心態經常影響修行者。參加禪七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自己,有所轉變時卻又擔心害怕。其實,修行能使自己變得更成熟、沉著、穩定,更像一個人,絕不會變得更鬼里鬼氣。自古以來許許多多大修行人經過一番修持之後,都變得更踏實、更有智慧。因此,既然來修行,就不要害怕轉變。
這種既希望得到又怕得到,希望進入又怕進入的矛盾心態,其實也是正常的反應。記得我年輕剛出家時也是如此,想到自己能夠出家就覺得很興奮,真正上山要剃度成為出家人時卻又心生恐懼,不知道將來在寺廟裡會遇到什麼事,心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有一些相信天堂的人也可能害怕死後升天堂,因為不知道真正上了天堂之後會有什麼結果。
一般人這種藏在內心深處的「我愛」平常並不明顯,在修行時就容易暴露,當弱點暴露時就表示修行有了障礙。我把這種情況告訴諸位,希望一旦出現這種恐懼的時候要及時察覺,不使它成為修行的障礙。
順與逆是相對的,因為有所喜歡就一定有所不喜歡,喜歡之物得不到就變成不喜歡。這種衝突的心態對於平常人是病,對於修行人更是大病。因此,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但要認清它,更要治療它;毛病消失時,便是見道處。所以,修行是來治病的。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TOP
首先,我要在這裡代表法鼓山的法師及居士們,歡迎各位僧伽大學的新生,來到法鼓山接受出家生活的訓練。關於我們學校,有些人可能已有某種程度的瞭解,如果還有人不是很清楚,那也無妨,入學以後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慢慢地認識,所以關於這方面,我不擬在此向各位多做說明。
法鼓山的三大教育
法鼓山這個團體,可以說是十分優秀的團體,不論是僧團或是信徒們,都很優秀。「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使命,除了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以及漢藏班之外,對於信眾、社會,也一直在做教育方面的工作。
我們所推動的教育是整體性的,內容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大學院教育」,包括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以及未來的法鼓大學等;僧團則負責其餘的兩大部分——「大普化教育」及「大關懷教育」。
法鼓山的成員包含了僧俗四眾,即出家的男、女二眾及在家的男、女二眾,這四眾都是擔任普化教育及關懷教育工作的人,我們法鼓山稱他們為「鼓手」,因為他們在做傳播佛法的工作。
傳播佛法,並不僅是用嘴巴講佛學名詞、佛教經論,而是要把佛法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表現出來,在社會之中發揚光大,這才是傳播佛法的真正涵義。
如果從學術方面來看,佛法可分成不同的面向與層次,不同的領域各有其研究對象,也都各有其成果、價值,但研究與實踐最好是並行的。法鼓山的弘化事業裡,屬於實踐方面的,就是我剛才所講的「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出家人的修行和在家人的修行,都是屬於大普化教育及大關懷教育的範疇。而用佛法來提昇我們自己和社會的品質,提昇整個人間的精神領域,就是推行「大普化教育」與「大關懷教育」的宗旨所在。至於施設「大學院教育」的目的,則是為了深化「大普化教育」及「大關懷教育」的落實。
現在法鼓山的「大學院教育」約略可分成兩個系統,其一是培育人文社會工作及學術研究方面的人才,另一則是培養宗教師的人才。前者是由中華佛學研究所及將來的法鼓大學來進行,至於後者則是由僧伽大學來負責。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過去我們很少思考什麼是佛教的宗教師,大抵出家了、剃頭了,就是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了。但是那樣只能算是出家人,還不算是真正的宗教師。所謂宗教師,必須懂得修行的觀念、修行的方法,除了自己依教奉行之外,還能引導其他的人、帶動其他的人來接受佛法的智慧,用佛法來幫助自己、幫助別人。
其實宗教師的觀念在西方宗教已行之多年,因此西方的宗教才得以傳布於世界各地。譬如我在台灣山地的原住民部落,就看到許多天主教的修士、修女、神父,以及基督教的牧師,他們深入原住民的部落,學習他們的語言、過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於日常生活之中得到便利、得到安全。因此,山地部落的原住民多半信仰了天主教或基督教。
他們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佩服,他們毫不留戀西方社會優渥舒適的生活,不辭辛勞地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窮鄉僻壤,過著茹毛飲血般艱苦的日子。這就像是被流放到不毛之地一樣,一般人是不會願意去的。
而我們佛教徒,有些人一出家就希望能好好修行、能多懂幾部經論,或是要學打坐、要解脫、要成佛。結果這些人反而因為愚癡,所以沒有辦法通經論;因為很自私,所以也不可能得解脫。他們不但沒有辦法成就自己,也沒有辦法成就他人,終究一輩子只能這麼混、混、混,這種人可說是佛教的寄生蟲、社會的敗類,並不是宗教師。
真正的宗教師,必須有奉獻的精神,奉獻生命、奉獻一切來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和弘揚佛法。一個宗教師就應該要有這樣的胸襟和悲願。如果出家的目的,只是希望過一個安靜的生活或是逃避現實,抱這種心態出家以後,保證是一個自私的煩惱鬼,不可能得解脫,而且因為沒有正確的發心,煩惱只會愈來愈重、愈來愈多。
正確的發心,就是剛才我所說的「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這三者之間有連屬的關係。當我們修學佛法稍微有基礎之後,便要去護持佛法,也就是用我們的時間、體力去參與所有和佛法有關的事,在護持佛法的同時,就已經達到了弘揚佛法的效果。而且因為教學相長,所以在弘揚佛法的同時,又修學到了佛法。弘揚佛法,隨時隨地都能做,不一定要到我這個年紀才可以做,而且也不盡然要用說的,用行動、用威儀、用觀念都可以。總之,弘化的方法有千百種,不要封閉、萎縮或矮化自己。
這次漢藏班有九位喇嘛來報到。你們從西藏、尼泊爾、印度乃至錫金遠道而來,到這裡交流學習,這份弘傳佛法的悲願心,實足以做為僧大同學的榜樣、模範,因此,你們的到來,可說是藏傳佛教送我們的禮物。但是藏傳佛教的禮儀、習慣、觀念,有一部分和漢傳佛教不相同,我們向你們學習,你們也要來看看我們漢傳佛教在做些什麼;不好的地方、不合法的地方,請向我們明講,不要只是回去跟你們藏傳佛教的人說:「漢傳佛教很糟呀!很壞呀!很不像樣呀!」同樣的,如果我們這邊有好的部分,也請你們留心學習。
悲智和敬的行事原則
一年的時間很短暫、很寶貴,你們除了學習語言、電腦這些工具,也應該試著去瞭解我們漢傳佛法的基本觀念和修學方法,而你們也可以向我們介紹藏傳佛教的觀念及方法,因為這是交流班,所以強調的是交流,互動良好的交流對彼此都有好處。
最後,我想用僧伽大學的校訓──「悲、智、和、敬」,來勉勵諸位,請大家朝著校訓所指示的方向努力:「悲」,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智」,以智慧心處理一切事物;「和」,以和合心做為僧團運作的基準、原則;「敬」,以恭敬心尊重每一個人的立場、觀點,職務和身分。如能遵守校訓的四個原則,那麼諸位就算畢業了,因為能做到這個程度,那已是非常合格的宗教師。
最後祝福大家要有恆常心。僧大同學們的法名都是我親自取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常」字,「常」是持續下去、持久下去的意思。所謂「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為什麼這三者的因多果少呢?原因就是缺少個「常」字。
初發心很容易,但恆常心不容易,僧伽大學的學習期間有四年,漢藏班只有一年,希望你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要打退堂鼓,要堅持「常」,不要「斷」。但願我們這裡沒有魚子、菴羅華,希望諸位菩薩發心之後,都是非常堅固的。
(講於二○○一年九月十二日新生講習始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