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4-19 19:58:59|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認識法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認識法喜

 

所謂佛法,諸位究竟聽到了些什麼?聽了七天的佛法,諸位可能要問:「怎樣才能叫我們高興?哪一句話可使我們歡喜?」那是因為你們這七天之中已經聽得太多,反而弄不明白,什麼叫作佛法。猶如我們天天呼吸空氣,而能意識到是空氣使我們有了生活與生命的切身感者,究竟有多少呢?

諸位在這七天當中,可曾聽到「因果」、「因緣」、「信心」、「懺悔」、「慚愧」?又可曾聽到「供養」、「發願」、「迴向」、「放鬆自己」,及「把心門打開」呢?「不要把心的大門關起來,堵得緊緊的」、「把心打開以後,讓所有的念頭自由進出,而心裡面對什麼東西都不要有取捨」等等,諸位是聽到了的,這些算不算佛法呢?

事實上,這些都是佛法的大綱,也可以說是佛法的總持。

信仰三寶,你就不會失去前進的方向。相信「因果」,你就不會怨天尤人或得意忘形。相信「因緣」,你就不會把痛苦的事看成是永遠的,把幸運的事,認為是實在的。懂得用「慚愧心」,你就不會有驕傲心、我慢心,也不會有妒嫉心了。

我們發願要「供養」,供養,就是把我們的身心奉獻給三寶,來修持佛法,接受佛法,並貢獻給眾生。把自己奉獻出去之後,自己的問題,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眾生比自己更重要;當你能把眾生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時,你不會再為自己煩惱,當然會歡喜囉!

佛教我們「少欲、知足、知慚愧」──唯有少欲、知足,才能安心於佛法的修學;也唯有少欲、知足,才會真的生起慚愧心。知道慚愧以後,才能夠懺悔往昔的罪過業障。懺悔之後,才能使我們心得安樂。這就是佛法,這就有「法喜」。

如此說來,能夠讓我們感到法喜的項目,實在太多了。經云:「佛法難聞今已聞」,能夠在這七天之中,聽了許多佛法,縱然尚未親證諸法的體性或空性,但能聽到佛陀的正法,應是更加地歡喜才是。

摘取自《禪與悟》

究竟可靠的平安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不平安的現實,身心平安的尋求,從內心的平安做起很重要。向心外求快樂、向環境求安全,可得到一時似是而非的平安,然而並不可靠。有的人雇請許多保鏢,只能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但颱風、水災、地震等天然災害,還是有可能降臨。如果我們憑空想像,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安定、不變動的,那其實是昧於事實的幻想。所以不妨認定: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不安全的。

心裡隨時準備面對與接受不平安的狀況發生,隨時可以應變與處理,才是平安。中國人說「未雨綢繆」,在安定中保持危機感,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理準備,如此,即使遇到困擾打擊,也能視作平常,從容處理。在悲觀旳境遇中,心裡能感到樂觀,心才能安。認清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才能達到內心真正的平安。許多人認為在臺灣生活缺乏保障,對岸的武力威脅、治安的敗壞、社會的失序、人心價值的混亂、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重大災難發生頻繁等,呈現出來的種種都是不平安,在這樣的狀況下,或許我們可以回過頭來,從內心看起。

我常常講:「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心是最靈活的,透過心念的調適轉變,即使到了絕境,人人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心念的轉變有時可以扭轉乾坤。若能懂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細心體驗,對美好的抱持感謝,對不好的感到樂觀,念念都是好念頭,自然能如雲門禪師說的「日日是好日」。

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增長了自己的慈悲心;凡事要知己知彼,通達情理,不光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心。

身處二十世紀末,面臨天災人禍的危險,好像特別的多。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便是接受因果,由人心的安定來著手。人心為何不平安?因素很多,我們只能說是因緣促成的。人心安定,至少在我們的環境中,由人類自己製造的災禍會少一些。各方的因緣都能平衡些,社會便能較安定,天災也少些。面對天災人禍,人能做的還是心要安定,要能氣和心平,人與人和諧相處,與自然彼此適應,自助而後人助,人助而後天助,人人惜緣惜福,從自身的安定做起。

我個人由於宗教的信仰,心存「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隨時安心、隨念安心、隨遇安心,隨時隨地把心收回來,讓波動的心安定下來,更希望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給人間帶來溫暖,讓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摘錄自 《法鼓山的方向》

台長: 果前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6600-轉載-化「私我」為「無我」 文╱聖嚴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真正的柔軟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