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6-03 20:18:52|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心經有空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經有空觀

↑TOP

  依《心經》思想的價值觀,涉及到有、空二大概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謂色者,即指一切物質的現象,可名之為「有」,所以「有不異空,空不異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不偏於有,不偏於空,為中道思想,是佛教正當的見解。《心經》調和了有、空的二大概念,並且以非有非空中道的思想為主體,於此實可看出《心經》於佛教思想史上重要的地位。
  但有空的概念是怎樣的呢?有空的價值觀,分為現象的有空觀與本體的有空觀。前者為一時暫有的存在,即就現象界的諸法生起、滅盡、離散、集合上判斷有空的價值;後者於宇宙本體的如實相上判斷有空。《心經》中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兩句,為現象的有空的價值觀,其中前者說明空,後者說明有,顯示有空的不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這是為本體的有空的價值觀。前句同為說明空,後句說明有。現象的有空觀與本體的有空觀兩觀和合,即是畢竟有空觀。今分別說明現象與本體的有空觀:
  第一、說明現象的有空觀:要說明現象的有空,可分為生成的、化學的、心理的三方面。
  (一)生成的說明:一切事物的生成,必有其因緣。譬如說草木生起,必先有做為因的種子與做為助緣的陽光、雨露、土壤的和合,然後才有草木生起,這個說明一切事物皆因緣所生。這樣生起的東西,分明不能永恆存在。因為一切和合的條件各隨因緣遷流變化,潛移密化中漸漸失去事物的原貌,當因緣力盡時,事物即告毀壞而終歸於空,這是依因緣說為滅。人間的色蘊,即是肉體,當然也不能例外,必受因果律支配,由於因緣和合故有生滅的不定,由於依因緣而滅,故說色為無、為空,這即是「色不異空」,這是依肉體說為空。反之,肉體依因緣生,故說為有,這即是「空不異色」,這是依肉體說為有。畢竟生成的有空觀,都是依因緣和合與否為有無之論。
  (二)化學的說明:前生成的說明,乃依縱的時間相,就物的生滅所得的有空觀。這裡所謂化學的說明,乃依橫的空間相,就物的分析上所得的有空觀念。依近代科學的觀點,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集合成為分子,由分子集合成為物體,我們佛教也說物體是由極微(原子)的集合所成立。反之,個體的破壞消滅,乃因分子或極微的離散所致,畢竟物的有無乃由元素的集合或分散為標準。所以吾人依化學的實驗,將個體分為二分、四分、八分乃至無數分,到不可再分的地步,其結果殆近於空,這個空的觀念,佛教說為鄰虛空。把物體一經分析,即失去各個物的形體,其結果所得便是空,這樣的理解,佛教說為析空觀。這是低級程度的空觀,一切物體都依元素的集散,或有或空。色蘊即肉體,也是依於原子、分子、細胞的集散所構成的生滅。因為肉體或空或有,才可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三)心理的說明:這也是依空間的認識上,說明有空的觀念。在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境物相對時,因有物的存在,吾人的心識才能發生認識的作用。試睜眼一看,就有色彩的世界,若側耳一聽,則有音聲的世界,乃至意識所緣的一切世界;反之,閉眼乃至遮蔽感覺,以及斷滅意識,則色彩的世界,一切感覺的世界,乃至意識的世界,都歸於空無。這個不僅以個人的心識為中心的處所,所有人間的心識生滅都依客觀的外界,或存在為有,或消滅為空無,都是同樣的事實。這是主觀的心理認識而觀萬物有空的價值,即是唯心的有空觀。今色蘊即肉體的有空,乃依於心識的有無,所以可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無論是化學的有空觀、心理的有空觀及生成的有空觀,同為有空,必受因果律的支配,可以想像的。前者依於元素的集散,即依因緣因果律,後者是依心識與對境,亦即依於因果的關係或有或空。故三種的有空觀,畢竟都屬於因果律,這在佛經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也就是依於因緣生,故為有;依於因緣滅,故為空。
第二、說明本體的有空觀:前說的現象的有空觀,是於差別現象界,就各個物體一一的價值觀。今所謂本體有空觀,總賅森羅萬象,為全體宇宙的價值觀。佛教的本體觀,是超絕的本體與相即的本體觀,所以在本體的有空也有此兩種分別:
  (一)超絕的有空觀:這個宇宙的本體,是超越差別現象界,不同於現象,是實在的、平等的、絕對的、唯一的、真理的、純善的、完美的;反之,現象界,是差別的、相對的、複雜的、虛偽的、罪惡的、醜陋的,所以宇宙的本體與現象界,是迥然不同。差別的現象世界,在人間相對的意識感覺前,是假無假有的世界。然這些意識感完全停止作用的時候,純粹的理智顯現,這個理智即能直觀完美宇宙的本體真如。現象界為差別的假有,本體界為空去一切差別的智覺作用,所表顯的都是平等平等,凡是超絕差別的相,就是空。故宇宙的全體,一面觀之為有,一面觀之為空,這即是超絕現象觀的有空觀,也就是法相宗、三論宗等的本體觀。
  (二)相即的有空觀:本體與現象已如前說,是超絕的或各別的觀察,不是真實相觀。吾人於思惟的形式上雖然有分別的觀想,其實本體與現象是不能分離的。換句話說,現象中有本體的存在,本體與現象是相即融通無礙的,一色一香,莫非中道。這樣的觀察最切合宇宙的實相,這就是相即的有空觀。於因緣、因果的關係而現起如幻生滅的差別的世界,其本體是不生不滅、恆久普遍地存在。即生滅為假有的世界,即生滅為空無的世界,這即是華嚴宗、天台宗等的本體觀。
  一般宗教哲學的思想,都是偏於一方,不是唯神論,就是唯物論。而偏於一方的思想,都不能契合於正道,只能看見片面的事理,不能實證諸法的實相。依佛法:對偏於常住實有的,說為常見;對偏於斷滅空寂的,說為斷見。這兩種偏見都為謬見的迷執,故同予排斥。而真正從證悟中得來的正觀,不偏於常,也不偏於空,乃貫徹現象與本體,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的。故無論於現象的有空觀,或本體的有空觀,一面要滌除一切情見及相對的概念,一面要徹見一切現象的本質,安住在不偏於有,不落於空,真俗二諦無礙的中道觀。這種觀想,不獨融貫了現象與本體,也貫徹於宗教與哲學及倫理學價值觀。故《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前兩句,乃依現象的有空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後兩句,乃依本體的有空觀。五蘊第一為色蘊,即依此而表達不偏於有,不偏於空的非有非空的中道正觀。第二受蘊,「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一如前說,其理相同,總結地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吾人的身體,即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要素的結合體,這一一的要素,都以不偏於有,不落於空,故用「不異」、「即是」來說明色與空的關係。不僅否定了相對的有空,進一步超越有空相待,而實證非有非空的中道觀,冥契畢竟絕待的空性,悟入佛教本質的思想─無我觀,基於無我觀而實行佛教救世的正道。這一段經文的解說,乃前說「五蘊皆空」的敷演細釋。

台長: 果前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心六倫中的生命價值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