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22 20:21:31| 人氣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TOP
什麼是佛法?

顧名思義,佛法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要。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他所說的法並不是要人把它當作一門知識學問去研究,而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實用價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與離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說的無非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實,離苦則是生活的目標。

曾經有一次我在演講時,問聽眾說:「有誰結婚超過十年,而夫妻從來沒有吵過架的?」結果,有位立法委員舉手,他們夫婦兩人都是三寶弟子,互以同修伴侶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難,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想想,當對方找你吵架的時候,你已經覺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還以顏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還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來哉?

但是這個道理雖容易聽懂,卻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為佛教徒,在境界來臨的時候,往往也經不起考驗。例如有些人就會說:「他害我這麼苦!我也要叫他嘗嘗這個滋味,否則不就沒有因果報應了嗎?」

因果報應豈是這種講法?因果是貫穿三世的,你現前所受的苦,就是果報,受了苦就等於還報一樣,如果你不肯償還,反而想要變本加厲,以牙還牙,彼此鬥來鬥去,冤冤相報,那就沒完沒了,永無盡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並且不再製造各種苦因。所以說,夫妻兩個彼此為難,互相報復,不但不慈悲,也沒有智慧。

離苦的方法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苦。但是如何離苦呢?

佛法中的四聖諦──苦、集、滅、道,是轉凡夫為聖賢的道路,苦諦是人生論,道諦是修道論。道諦的內容分為八項,稱為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只要修成八正道,便是離苦的解脫境界。

正確的知見非常重要,正確的知見是相信三世因果。有了正知正見後,就會相信自己這一生所受的苦,是肇因於過去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業。常有人說:「我這一生從來沒害過人啊!為什麼要受傷害呢?」要知道當前的果報正是過去生中所種的因。

我們從無始劫來,流浪生死,在這麼多的一生又一生當中,不知道跟多少眾生結了善緣及惡緣;結了善緣便能得善果,結了惡緣自然就會得到惡報。因此,果報不能只看現在這一生;許多人因為看不到現世報,就以為沒有因果,事實上,今生所造的惡因,如果不在今世受報,來世一樣逃不過因果律。

(二)不造諸惡,坦然受報

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首先是停止一切惡因,亦即不造諸惡,然後是坦然受報,自己在受報受苦的同時,也要救苦救難。即使人家讓我們受苦,非但不以為忤,反而要為他設想,替他謀福,這就是菩薩精神。如果能行菩薩道,雖然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會認為不公平。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父母賣掉。他年過半百後,為養父母送了終,此時生身父母也行將就木,照顧他們的擔子又落到他的身上。別人為他抱不平,他卻對我說:「師父啊!我真是很有福報,別人只有一對父母,我卻有兩對!」

他能這樣想,心裡就很平衡、愉快。相反地,如果他埋怨著說:「我的生父母真不是人!我生下來不到三天,就把我給賣了,現在老了,還要我來養他們,簡直沒有天理!」這就非常痛苦了。

像上述這種兒女比父母付出較多的例子,少之又少。多半都是父母付出的比較多,兒女付出的比較少,這算不算公平合理呢?沒有什麼不公平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一些。

現在的社會樣樣講求公平,但是,真的有辦法做到嗎?例如為什麼只有太太懷孕生產?男人卻不會懷孕生產呢?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是根本無法公平的。公平的真義應該是:每個人站在各自的立場與角度,適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合理公平。

尤其是具備了佛法的正知正見後,透過正確的因果觀,會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福報、因緣和智慧,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懂得這層道理,便無所謂公平不公平,就能夠心平氣和,沒有煩惱,眼中的敵人自然就少了。

佛法的作用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日常生活的應機接物,2.斷除煩惱,3.圓滿成佛。

從這三個層次來看,便知道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冀求一步登天,應當老老實實,先從日常生活的起步點做起;而且不論在那個層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賴佛菩薩的加持。

當然,外力的加持並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們中國人常說:「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沒有半點工夫,一旦外援斷絕,便會陷入苦難的深淵。例如說今天沒有飯吃,別人也許可以暫時給你一片麵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給你一片麵包,那麼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給你一片麵包,但如果有一天這個人出遠門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繼了,那麼你所仰賴的這個對象就靠不住了。或許有許多人願意相信權威的神,寄望他給予一切而永恆的恩賜,可惜那僅是信仰,未必是事實。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佛法告訴我們,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別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對,那會變得剛愎自用;我們仍然需要別人來指導我們如何運用佛法,也相信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慈悲呵護。

台長: 果前
人氣(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佛化家庭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心不隨外境所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