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07 21:25:06| 人氣5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擂擊慈悲的法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擂擊慈悲的法鼓

↑TOP
釋迦世尊在印度的菩提樹下成道後,佛教便開始廣度眾生、普化人間的偉業。二千五百多年來,佛法的傳播,安慰、鼓勵了無量無數的人們,也為世界帶來了慈悲、智慧的光明和希望。

弘揚佛陀聖教有賴於廣大佛教徒的護持,透過身教、言教和自利利他的各項修行活動,將佛法普及於世間。以佛法的化導而言,雖身教重於言教,而言教的功能亦極為深遠。釋迦世尊初度五比丘,是以言教;佛教之能傳布世界而歷久常新,也是因為擁有豐富的三藏聖典。弘化的工作,必先要憑藉語言、文字的宣導。所以,《法華經》說「轉無上法輪,擊于大法鼓」,無限地推動佛法,普遍地度化眾生,此即是轉大法輪、擊大法鼓的實旨。輪是印度古代的兵器,鼓是二陣交戰時的號令;由於佛法所到之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大智、大仁、大勇的佛音,振聾發聵,啟迪人心,故喻之為法輪及法鼓。

我們處身於科技文明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固然不容否認,精神生活的墮落也是有目共睹的。而科學愈是昌明,心靈愈加糜爛,正如經中譬喻:人之貪欲,猶如以海水止渴,喝得愈多,渴欲愈甚。所以,現代人更需要佛法的清涼活水來滋潤動盪不安、煩躁無奈的心;用佛教的信仰、觀念與修行的方法來疏導、紓解、疏通、消融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法鼓》雜誌的誕生和我們另一刊物《人生》月刊的發行是相輔相成的。《人生》月刊的宗旨在於智、仁精義的倡導,《法鼓》雜誌則著重悲、勇願行的推動。因為法鼓山 道場的出現,開拓了我們對於明日佛教的理念,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我們共勉的信念是:

培育弘化的人才,擂擊慈悲的法鼓;

促進平安的社會,建立和樂的家庭;

養護健康的身心,展現明天的希望;

布施的人最有福,行善的人大功德。

(原收錄於《一九八九|二○○一法鼓山 年鑑》)我們法鼓山 ,是一個從事推動全面教育工作的佛教團體,所以我們今天舉辦全民祈福平安法會,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一項儀式,更是改善民俗、提振人心、莊嚴人性、淨化社會的示範活動;是以關懷社會的運動來達成提昇人品的教育功能。

我們將要唱的「楊枝淨水」,是象徵觀世音菩薩清涼的大智慧,唱的「遍灑三千」,是象徵觀世音菩薩平等的大慈悲;誦的〈大悲咒〉,是介紹並代表觀世音菩薩顯現廣大願力的各種身分和功德;誦的《心經》,是闡揚佛教人生觀及宇宙觀的哲學概論。

用深邃的智慧,來觀察分析人生宇宙的現象,就不會執著任何一種以利害得失來衡量自我價值的因緣。

用平等的慈悲,來面對接受人生宇宙的現象,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以幫助他人來圓融自我的機會。

所以,正信佛教的主張:人類當以正確的觀念,指導正確的行為,以個人的行為,影響社會的風氣。

因此,我們法鼓山 的理念,便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我們相信:如果人心不正,行為乖張,便會引起鬼神的憤怒,以致於也為人間社會帶來疾病和災難等種種的不安。

我們舉辦平安祈福法會的作用,固然是以佛法召請幽冥界的眾生,前來接受佛法的開導而放下心中的執著,或者往生佛國,或者轉生善道,接受了佛法的感召,至少也會成為保佑人間安寧的護法善神。

再者,更重要的是,我們參加祈福法會的全體大眾,在祈禱諸佛菩薩及護法善神的加被之外,也應當學習諸佛菩薩的智慧和慈悲,來做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以身作則,自度度人。人人若能如此,我們的人間社會,必定平安,必定祥和。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六日講於全民祈福平安大法會暨會員大會,刊於《法鼓》雜誌一○六期)

大好年

↑TOP
「大好年」是法鼓山 二○○一年的年度主題,推動「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鼓勵大家把自己令人感動的故事與大眾分享,而別人的故事也要彼此分享。分享別人的好話,即為好事;將好事化為語言,即為好話。

說好話不等於自我吹噓,而是分享讓自己感動,調整身心的過程和體驗。佛陀也是將自己離苦離樂、得解脫的經驗分享給別人,這就變成了讓我們受用不盡的佛法。當年若沒有佛陀發起菩提心,將自己悟道的體驗和方法分享出來,我們今日就沒有佛法可用,所以,當年佛陀的說法也即是「說好話」。

因此,我們在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不是在吹噓、讚歎自己,而是分享自己如何用佛法解決人生的困厄,把自己離苦得樂,化解煩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其目的是在提供給別人參考,幫助別人也能運用佛法化解自己的問題。說好話的好處,對自己而言,是種勉勵,使自己不再陷入困境;對他人而言,則是一種期許,幫助他人不會陷入困境。

其實,我們團體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動人故事,卻很少彼此提出分享。這是由於大家不但不善於講出來,也來自於「謙虛」的觀念,認為講出來,很容易落入沽名釣譽。但也由於如此,往往造成好事漸漸不說了;但遇到壞事,卻能傳千里。這種「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現象,大眾對團體、社會、國家容易造成失望,也容易產生混亂、道德淪喪和敗壞。

我們要扭轉這種風氣,首先我們要先發覺最讓自己感動的事,並將值得讚歎,具有正面意義的故事與社會大眾分享。

我們法鼓山 要推行這個運動。不但要在僧團中,師兄弟之間推行,居士菩薩之間,也應如此。其實,法鼓山 天天在幫助別人,例如「法鼓山 安心服務團」每天都有故事,都是值得分享的。

人生的過程,都是一關一關在過,只要能夠運用佛法,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這種成長過程,即是「好事」,若能用如此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過程,那麼,即是天天在面對好事了。

不要怕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別人,人生會遇到困難是正常的,重點在於如何化解,如何安住,如何對佛法充滿希望與感恩,因為,人往往是從逆境、煩惱境中轉為光明境,若是凡事都要師父解決,自己就不會成長,這是寶貴的經驗,告訴別人自己有煩惱並不可恥,反而若渾身都是問題,看起來才是可憐兮兮。如何「轉逆境為順境,轉困境為光明境,將苦惱轉為喜悅」,這就是修行。

但若是有人向你發牢騷、吐苦水時,怎麼辦?這時要做無底的垃圾桶,光明的反射鏡,自己不要受到影響,並告訴他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最簡單、最好用的方法。

(二○○○年九月十三日於法鼓山 僧團安居間之午齋開示)

台長: 果前
人氣(5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究竟可靠的平安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以「心靈環保」建構法鼓大學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