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03 20:26:58|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楞嚴經》的內容 文/聖嚴大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楞嚴經》的內容

《楞嚴經》以「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為主旨,這兩句話是說明六根、六塵本來同源;煩惱、解脫也是不二,這與《六祖壇經》所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相同,所以,禪宗很喜歡這部經。而在修行方法上,它提倡「三摩地」,用三摩地按菩薩的修行次第一個一個修,直到開悟,實證佛的境界為止。我們必須要「解行並重」,從理論上去理解,就是正知正見,然後從實際修行上去努力,這就是「正行」。

全經共分為十卷,第一卷敘說阿難尊者在托缽乞食的時候,被摩登伽女用外道幻術及咒語所迷惑,當時的阿難因為尚未證阿羅漢果,所以幾乎破了淫戒。後來文殊菩薩奉了佛陀的指示,將阿難救出,連同摩登伽女一起帶到佛前,兩人同時懺悔,並且修學佛法。

第二卷闡述理論,說明眾生都有真性,也就是佛性,本來是清淨的,但是由於眾生自己造了種種的業,所以產生了顛倒、分別,因而變成眾生。

第三卷和第四卷分別說明宇宙及人生的形成、性質與現象,也就是宇宙觀和人生觀。

第五卷和第六卷,是佛的大弟子阿羅漢和菩薩們,在佛前述說自己最初是如何修行?如何得道?用的是什麼方法?證得什麼果位而得到圓滿通達?一共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第六卷則是介紹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說明觀世音菩薩是如何用耳根聽聞佛法、廣度眾生,因而成就了三十二種化身。這二十五位成就了的聖者,都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典範。

第七卷則說出了〈楞嚴咒〉,共有四百三十九句,並且說明誦〈楞嚴咒〉的功德和功用。

第八卷分成上、下兩個方向來解釋,首先說明眾生要向上修行,應該要修三摩地,破種種顛倒妄見,經過五十七個菩薩階位,然後進入本元真如,終至成佛。五十七個階位,從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暖、頂、忍、世第一,再加上十地、等覺,乃至妙覺等,一共五十七個;其次說明眾生向下,也就是墮落到地獄,有十種因、六種果,都是自己造業、自己感受差別的果報。

第九卷講的是「三界二十五有」的種種形象。「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五有」是在三界之中,有二十五種類別的眾生,各有種種形象。

第十卷非常重要,是介紹十種外道的惡見或邪見,多是當時的哲學家,而這十種見解皆使我們無法出離三界,是永遠沉淪於生死苦海的原因。此外,這一卷也說明了修行禪定時,容易出現的十種魔境。

修學佛法應該「解行並重」,可是,如果所解的不是正知正見,而是受外道十種學說思想的影響,那麼無論你怎麼修行,都是在三界之中。此外,修行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佛法的正確知見做為指導,就會有種種魔境、魔事出現。不修行沒事,一修行就會走火入魔,那是非常可憐的事。所以解行並重,並不表示就能很安全地得智慧、得解脫,因為「行」可能著魔,「解」也可能墮入外道邪見,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是,這個世間魚目混珠的人太多了。我們講正信的佛法、正知正見的佛法、正修正行的佛法,可是外道的書也宣稱是在講正信、正知正見、正修正行的佛法,結果許多人不知道到底誰才是正的。因此,我們要有辦法來確定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邪的?如果沒有辦法區別,可以參考我寫的《正信的佛教》。

 

 

台長: 果前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 末世修行的四種清淨明誨 文/聖嚴大師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文/聖嚴大師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