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30 20:30:29| 人氣1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125-云何為『菩薩得寶如來三昧八十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菩薩得寶如來三昧八十事』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得寶如來三昧八十事』?依《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開示佛語伅真陀羅。菩薩已習是八十事而具足便得寶如來三昧。何謂八十所謂

  1. 其心不忘薩芸若是則為寶。

  2. 其心不捨信是則為寶。

  3. 其心習諸功德不懈是則為寶。

  4. 其心堅其願不捨是則為寶。

  5. 其心所有施與無所愛惜而復增益是則為寶。

  6. 心所作但念菩薩是則為寶。

  7. 其心莊嚴身不犯身三事是則為寶。

  8. 其心淨者其語無惡是則為寶。

  9. 其心莊嚴心不念惡是則為寶

  10. 其心已戒莊嚴加身不欲不念人惡是則為寶。

  11. 其心無所罣礙等一切人是則為寶

  12. 其心已忍辱為莊嚴忍一切諸惡是則為寶。

  13. 其心不愛惜身壽命用菩薩故是則為寶。

  14. 其心無所憎愛亦不搖動是則為寶。

  15. 心堅固精進而不懈怠是則為寶。

  16. 其心所作皆欲成是則為寶。

  17. 其心所念意行直所作不忘欲具足菩薩事是則為寶。

  18. 其心禪三昧三摩越已發是所作便自在是則為寶。

  19. 心求法欲合會諸智是則為寶。

  20. 其心所聞法而習誦便有精進是則為寶。

  21. 其心所說法無所悕望度諸求故是則為寶。

  22. 其心於法無有虛飾是則為寶。

  23. 其心念正道所作如事是則為寶。

  24. 其心所聞所作如所聞用審故是則為寶。

  25. 其心具足智慧已不隨他人教是則為寶。

  26. 其心已無極慈而自護是則為寶。

  27. 其心為無極哀謂等一切故是則為寶

  28. 其心無極護已法自娛樂是則為寶。

  29. 心已無極等觀視諸法是則為寶。

  30. 其心於生死不以為勤苦已入功德故是則為寶。

  31. 心欲教一切人多念於人不自念是則為寶

  32. 其心不乏已法分與人令得而學是則為寶。

  33. 其心以大智無所不曉有神足無所不感動是則為寶。

  34. 其心而親近迦羅蜜無所聞而學問是則為寶。

  35. 其心遠離惡師而習功是則為寶。

  36. 其心等一切因是習無有二是則為寶。

  37. 其心知生死是則為病便入一切人意是則為寶。

  38. 其心為一切作藥而愈諸病是則為寶。

  39. 其心不輕易無智者法尊故是則為寶。

  40. 其心不自貢高而忍一是則為寶。

  41. 其心不諛諂是則為寶。

  42. 心所聞法不忘於法住故是則為寶。

  43. 其心盡護諸法用念報諸佛恩故是則為寶。

  44. 心欲報恩用堅固厚故是則為寶。

  45. 其心若有侵者而不念報是則為寶。

  46. 其心樂於山間欲守法淨故是則為寶。

  47. 其心常欲捨家作沙門至於正道故是則為寶。

  48. 其心於道而自趣足自制而護惡是則為寶。

  49. 其心知令人各歡喜是則為寶。

  50. 其心於世事知足者是為不厭足於法是則為寶。

  51. 其心自護不與眾鬧從事是則為寶。

  52. 其心不厭足諸功德用諸相具諸種好是則為寶。

  53. 其心不厭足於智慧欲決一切人疑故是則為寶

  54. 其心常念佛不離佛故是則為寶。

  55. 其心常念法所說不離法故是則為寶。

  56. 其心常念僧便至阿惟越致僧故是則為寶。

  57. 其心常念戒不動離菩薩是則為寶。

  58. 其心常念不貪身故是則為寶。

  59. 其心常念天上便入一生補處是則為寶。

  60. 其心盡知本索曉諸所有是則為寶。

  61. 其心知法不壞法身故是則為寶。

  62. 其心所作知如事盡知一切人之所語是則為寶。

  63. 其心知自在飽滿一切人是則為寶。

  64. 其心得陀鄰尼所聞法無所忘是則為寶。

  65. 其心知本法諸所有自然悉曉是則為寶。

  66. 其心護慧知其識如幻是則為寶。

  67. 其心學審諦從是而得脫不壞所作是則為寶。

  68. 其心護法欲知人自然是則為寶。

  69. 其心知無常苦生死於三界無所著則為寶。

  70. 其心視諸法無有我用無人故則為寶。

  71. 其心入泥洹從本本寂復寂是則為寶。

  72. 其心知空無相無願已度於脫近泥洹是則為寶。

  73. 其心無有生無有生無所壞無所滅其脫是者得忍是則為寶。

  74. 其心知若幻如夢如野馬如山中響如水中影已固無所悕望是則為寶。

  75. 其心喜知十二因緣去著斷之事是則為寶。

  76. 其心所見悉曉而不求不墮二是則為寶。

  77. 其心不入二事以一事悉知法是則為寶。

  78. 其心具足諸行而不轉還度於諸色名是則為寶。

  79. 其心稍已具法故是則為寶。

  80. 其心合聚三十七品用度諸法故是則為寶。

     由此觀之,如是『八十者』,即所謂菩薩得寶如來三昧八十事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如來』者,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如來也。又『三昧』者,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是故佛語伅真陀,若菩薩已習是八十事而具足便得寶如來三昧。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61230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台長: 果前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5126-云何為『菩薩四事而自在』
此分類上一篇:5124-云何為『眾生坐禪之要法五門』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